中国银行业大幅缩水?


  随着中国央行拍卖国债没有完成定额,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又宣布缩减发行规模,凸显银行现金紧张。分析家对此作出不同分析。有说银行同业拆息市场的现金紧张是由于资本外流突然增加造成。也有说,存款被从银行储蓄账户提出并投入影子银行理财产品,造成流动性趋紧。

  随着七年来最严重的资金短缺遏制了对证券的需求,中国农业发展银行缩减了两个6月18日即将发行的债券规模,减幅达31%。这家北京的政策银行在中国债券网站发布的一份声明说,它将销售80亿元人民币的三年债券,先前的计划是130亿元。五年债券从130亿元减少到100亿元。

  七天回购利率,一个评估银行同业资金获得性的指标,在六月份平均为6。03%。这是自从2006年以来的最高水平。中国财政部在6月14日出售了95。3亿元人民币的273天债券,低于它的目标150亿元。中国农业发展银行6月6日通过出售六个月债券筹集了115。1亿元,低于目标200亿元。

  “市场预计更加紧张的流动性可能将持续到七月早期。”佛山顺德农村商业银行债券分析师宋秋红说。

  农业发展银行在声明中说,减少第一轮债券的最大规模是因为“最近债券市场流动性的大型波动。”中国进出口银行在6月14日把五年期和十年期债券销售目标砍掉一半的时候,也提及类似的理由。

  《金融时报》6月16日报导说,中国银行间市场利率出现飙升,反映出随着经济增长放缓和存款被从银行提出并投入更加高收益的理财产品,流动性趋紧。上周利率飙升到9。6%,之后周五跌回7%。一个月之前,它们才不到3%。

  作为放缓影子银行理财产品销售的成功努力的一部份,北京似乎不得不容忍这种紧缩。

  但是仍然,这是有关影子银行活动对于经济有着巨大并常常是不可预测的影响的一个最新迹象,它影响信贷增长和小银行的稳定性。

  有关影子银行的担忧已经广泛存在于在政府官员,银行家和投资者当中。

  加重担忧的是理财产品缺乏透明度和终极借贷者常常是最不受欢迎的那些人。

  另外,许多这些产品是通过短期资本集资,使得它们容易出现期限错配,因为这些产品一般只有几个月的寿命,但是他们融资的项目却常常是长期的。

  对于影子银行的未偿还融资没有一个确切的数字,但是根据德意志银行,它可能达到21万亿元人民币或者GDP的40%,理财产品价值15万亿元,而美林银行认为这个数字是11万亿元。

  惠誉评级警告说,由于借贷者只能挣扎着归还短期债务,中国的影子银行系统失控并且处于越来越大的压力下。中国的信贷规模如此极端,以至于中国政府难以像过去一样通过过度投资经济增长促进增长来摆脱这种过度负债,这意味着中国未来的经济将更加艰难。

  惠誉机构在北京的高级主管朱夏莲(CharleneChu)说,信贷驱动的增长模式显然在分崩离析。这可能演化成一个大规模产能过剩问题,并可能引发日本式的通缩模式。

  “影子银行系统没有透明性,而且系统性风险在增加。我们不知道谁是贷款人,谁是借款人。资产质量怎么样。”

  银行的不良贷款的比例可能看起来还好,只有1%,但这个数字已经变得无关紧要,因为一半以上的新增信贷已经是被信托、理财基金,离岸工具和其他形式的非常规借贷所占据了。“如果你可以随意剥离任何不良资产,它就没有任何意义。许多银行的物业贷款并没有标记为物业。”

  此前,青岛,鄂尔多斯,吉林等地方的信托产品爆出一系列问题之后,引发更多的担忧。信托产品占据中国影子银行系统的1。4万亿元。

  在短期Shibor基准借贷利率如雨后春笋般涌现的过程中,十天前光大银行拖欠银行同业贷款,这是流动性突然干涸的迹象。“典型的紧张开始于外围,然后向中心移动。这是我们从信托产品违约中看到的。”

  惠誉警告,价值2万亿美元借贷的理财产品实际上是银行一个“隐藏的第二资产负债表”,允许它们绕开贷款限制和规避监管机构制止过量的努力。

  惠誉警告,价值2万亿美元借贷的理财产品实际上是银行一个“隐藏的第二资产负债表”,允许它们绕开贷款限制和规避监管机构制止过量的努力。

  朱夏莲说,银行已经被迫在央行存储超过3万亿美元的准备金,以备危机出现的时候使用,但是这样的金额可能不足以应对大规模贷款潮的出现。自从雷曼危机以来,中国总体信贷已经从9万亿美元跳跃到23万亿美元。“在五年里,他们已经复制了整个美国商业银行系统。”

  中国信贷跟GDP的比例已经增加75个百分点,达到GDP的200%,美国在次贷危机的五年前,这个比例是40%,日本在1990年日经指数泡沫破灭之前也是这个比例。“这超过了我们过去在大型经济体当中看到的任何情况。我们不知道这会变成什么局面。未来六个月将是关键的。”

  惠誉机构四月份下调中国的长期货币评级到AA-,但是仍然认为政府可以处理任何的银行危机。“真正的问题是这对增长意味着什么,因此对社会和政治风险意味着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