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好制度比一个好领导强一万倍


 

 
栗彦卿的评论:一个好制度要比一个好领导强一万倍2013/7/24

人民日报今日刊文,没有领导,群众的创造力就发挥不出来。是的,群众的生产和生活运动,社会革命及建设,都需要领导的组织管理,引导,没有领导,一盘散沙,就会一事无成。但是,这仅仅是初级知识,最基本最一般的知识,一般民众都知道的东西,并不需要中央党报在这里画蛇添足。中央党报应该干什么呢?需要宣传和灌输的,应是科学民主的现代化的先进的知识普及,应是一个好制度比一个好领导强一万倍的真理的普及,应是由浅入深,从表象到本质的探究。决不能仅仅停留在肤浅的表象上。因为,一个领导,我们姑且认为他就是好领导,但是,他的作用再大,也仅仅就是一个而已,一个人而已,且很可能人亡政息,人走茶凉。而历史终究是人民大众的历史,不是少数英雄的历史,是人民史观,不是英雄史观。这里,就迫切地需要符合现代的先进的政治制度的制定及其贯彻实施,一个好的政治制度,可以充分调动绝大部分人的智慧和力量,群策群力,汇聚到一起,形成真正的历史前进的洪流,健康可持续发展。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甚至一个全球全人类,绝不会因一个人而兴,因一个人而废。
 
一个好的制度,正确的政治制度,是根本的稳定的长远的决定性的,它可以有效阻止坏人办坏事,可以促进人民都团结一致,共同奋斗,共同富裕。
 
一个不好的制度,可以刚好相反。
 
所以,请别再高唱英雄史观了,历史都发展到二十一世纪的现代知识经济社会了,还在这高唱个人史观,英雄史观,害臊不害臊啊?人民日报?回顾建国以来的历史,改革开放以来的历史,你人民日报在一些人的高度官僚集权的掌控下,你到底做了那些有意义的事情呢?依我看,大部分都在助纣为劣。
 
不信的话,看看多数人的意见吧:
 
热门跟贴 (跟贴82条 有29073人参与)
 
蹉跎命运 [网易中国网友]:2013-07-24 07:22:13 发表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缔造者!  顶[7941]
 
瓷锅终结者 [网易福建省福州市网友]:2013-07-24 04:57:17 发表
 
只有在英明的领导下   创造力才能无限大发挥  顶[3430]
 
附:
人民日报:没有领导 群众的创造力就发挥不出来
2013-07-24人民日报(北京) 有25673人参与
 
“干部不领,水牛掉井”,这是焦裕禄的一句名言,颇耐回味。
 
虽然群众有无限的创造力,但如果没有领导,这力量有时就发挥不出来,如同一头水牛掉进了井里,有劲无处使。群众盼望好干部、好班子,“给钱给物,不如给个好支部”“选对一个人,富了一个村”,就反映了这种心声。同时,群众又打心眼里反感那些昏庸之辈,“一将无能,累死三军”“兵熊熊一个,将熊熊一窝”,便是生动例证。
 
从一些发达村镇的发展历程看,虽然条件禀赋千差万别,有的拥有资源,有的拥有技术,致富门路也各不相同,却都有一个好“带头人”。百姓所以能走出贫困、走向富裕,有一个好带头人是决定因素。他们是百姓眼里的“小能人”,懂得利用各种条件和优势,没有条件也善于创造条件,能够在贫困中找到致富门路,在困境中开辟新路。
 
一个单位人浮于事、人心涣散,一项工作久推不转、久攻不克,都可以从领导班子或“一把手”身上找到原因。领导带头,万事不愁。不领就是缺位,不导就是失职。但是“领”就要敢为人先,注定有风险;“领”就要率之以行,肯定多流汗;“领”就要较真碰硬,难免唱“黑脸”。所以,怕担当、怕吃苦、怕得罪人的干部,就不愿“领”、不敢“领”,也不会“领”。
 
党员干部在“如何领”上,也容易出现两种错误倾向:一是强迫群众干这干那,“好心办坏事”的失误、“逼你致富”的霸道、以“刁民”相污的戾气,大多在于患上了“急性病”;二是放弃领导责任,那些“差不多就行”的积习、“等靠要”的心理、“不为最先,不耻最后”的思维,就在于患上了“慢性病”。
在带领群众的过程中,干部只能是群众的引导者和向导,而不应该是代替群众包打天下的“英雄好汉”。刘少奇说:“如果有人企图在这里再多起一点作用,一切错误都可能由此产生。英雄主义、命令主义、包办代替、恩赐观点等,都可能产生。”在现时代,尤其是在社会转型期,干部的角色定位更是如同准星,差之毫厘,谬以千里,不但不能化解矛盾,反而容易激化矛盾;不但不能赢得民心,反而失信于民。
 
没有本领难领路,不讲方法领错路。同是“领”,有的领上了快车道,“激浪轻舟疾若风”;有的领上了慢车道,“雪拥蓝关马不前”;还有的领到了歪路、邪路,“径回路绝飞鸟还”。正确的方法,从根本上说乃是“依靠群众”。焦裕禄仅在兰考工作470多天,但他使兰考的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至今焦桐仍在,仿佛无声诉说当年故事。之所以能有这样的成就,在于他懂得如何依靠群众。在当年的起重机厂工作时,焦裕禄为车间基层干部总结了“十条工作经验”,“要依靠群众”就位列第一条。
 
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正在深入推进,如何把群众路线这个法宝活用于今天的火热实践,如何更好地“带头”“带领”以起到“四两拨千斤”的效果,值得各级干部思之行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