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现实问题


      在途的我,一个噩耗传来:朋友年迈的母亲离开了我们,在记忆中搜寻,去年伯母的生日时,精神都是相当令人欣慰,平时虽说有点身体不适,但也没有听说有如此严重,这消息还真让我顿时傻了,特别是在旅途中的人来说,这突如其来的消息还真的有点猝不及防,心里更添苦涩。­

      改变行程,希望能多看一眼伯母慈祥的双眼,路上一直在试着理顺这心里突然而至产生的落差,有些遗憾也许只有经历了的人才能明白,朋友马上就快步入婚姻的殿堂,在这节骨眼上伯母撒手而去,朋友在家又是最小,这遗憾对于父母来说真不知道该怎么形容,中国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子女如野外的蒲公英一样,希望他们展翅而飞,飞得越高越远越好,可这中间也充满矛盾,对于年迈的父母来说,老了最怕孤独寂寞,最希望子女能留在身边,可谁又知道我们的父母在内心深处时刻进行着这样的艰难抉择,他们到底会会给出怎样的答案呢?反观现实,我们的父母在面对自己子女前程时,都会忍痛割爱,在他们心里唯一保留的安慰就是:希望有生之年能看到子女有幸福美满的婚姻家庭,如能儿孙满堂,那应该是再好不过的了,可如今伯母是带着遗憾离开的,希望灵魂可以转世,看到朋友幸福美满的家庭,也算是告慰她的在天之灵,最终可以含笑九泉。­

     匆忙赶到,真想帮着做点什么?由于丧礼风俗差异较大,再加之年轻,也还帮不上什么,就到处走走,消解心中烦闷,这个村寨朋友家本性比较多,人也比较热情好客,我们就选择一个小店坐下,这店主人是一位七十多岁的老人,比较健谈,我呢也很随便,总觉得历史好像欠了我什么似的,对于建国后我所没经历的那段历史特感兴趣,因为新中国的缔造者能在这片土地上建立这样一个泱泱大国,毕竟是奇迹,而从这些历史的亲历者口中了解过去,应该算是原汁原味,因此我特喜欢向他们打听了解过去。这位老人很是主动,没等我建立话题,他首先带着我们回顾了伯母不平凡的一生,抚今追昔,不胜感慨!

     兴致正浓,老人见我是年轻人,好像从我身上看到了他的过去一样,有幸和他一起走进他们那段火红的、激情燃烧的岁月,他们面对百废待兴的祖国大地,面对一种全面建设的激情,忘却了小家,为了一点微薄的报酬,那报酬应该只能算作是糊口吧,把自己的青春献给了祖国的建设事业,以前我一直都在心底里为他们这一代人的命运感到痛惜,总觉得是社会苦了他们,今天当我问到他当年是否埋怨过那时的环境,悔恨过自己的青春“遭遇”时,他居然告诉我:他很乐意,因为他火热的青春在那时得到了尽情的燃烧,发光、发热。今天看到自己用青春换取祖国的繁荣昌盛、和平安宁,自己很值得,我怔住了。忽然发现自己这么多年生活得那么无知,以前一直都生活在自己创设的迷局中,怎么不换个角度去审视那一代人的生活呢?是思维堵塞还是思维定势,还是对过去岁月的“弱智”呢?真想狠狠痛批一下自己,不过性格细腻(自我感觉)的我,还是挺感谢生活给予我的点滴启发,让我忍不住想说一点与此有关的一些东西!­

      与我年龄相仿的朋友们,我们的父辈都应该是经历过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的一代人,从远处看:他们无怨无悔地用自己的青春堆积起祖国今天的美好;从近处看,是他们用磨难造就了新一代青年。面对着我们年迈的父辈,我们也要即将经历生离死别这个考验,在那个即将到来的时刻,你准备好了吗?你能做到不让他们带着遗憾与我们告别吗?是啊,有时我们不得不承认是有环境的因素,造就了他们一代人的心里,在面对现实时他们无法像我们今天一样做到“我的青春我做主”。当一切条件都改变时,你又能用逻辑为青春推导处一个什么样的结果呢,前些年常常听到“年轻真好”、“年轻就是资本”,可一直以来都没有真正体会这些话语的分量,今天才恍然明白,人不能自私地活着,该为自己承担起属于自己的担子。反复思考:我准备用我的青春做什么?然后在纷繁的世界中,抓住一些可靠的东西,展开自己有限的人生,珍惜现在的一切­。

      谨以此文悼念伯母,同时衷心祝福朋友的生活幸福美满,对于我所谈问题,如果读者你有所共鸣,也算是给真诚的我一点鼓励,我的努力没有浪费,大爱无边,有爱就有一切,顺祝我的朋友们都能找到自己的位置,幸福安康,拥有一个完整、幸福的人生,高品位的的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