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合作能替代野蛮竞争吗?


人类合作能替代野蛮竞争吗?

不要以为人类进入了现代,就已能算是一劳永逸地踱进了文明的门槛。那种以为古代一直处于野蛮,而唯有到了现代,人类才赢来了文明曙光的历史观点,无疑是一种最为流行的误解。

其实,现代文明更像是古代经典文明的一种流失或绝非无害的变态。无论从人类技术史、科学史与文化艺术及思想史的现代状况来看,它们到底又为整部人类文明史树立起了多少座历史性的丰碑?这确是大可怀疑的。因为,人类迄今为止的相反事态主要集中在其政治史、战争史、民族史,乃至于国家及国际关系史之中,而这一切自我标榜的人类社会的文明水平,在现代与近代及古代之变异的本质上并无明显区别。

从文明存在及延续的价值意义上看,自东方的四大文明(中国、印度、尼罗河、幼发拉底河与底格里斯河之两河流域),以及从其夹缝空隙中溜出的腓尼基(与犹太人是近亲,同属于西闪米特民族,对希腊和希伯来文化有巨大而深刻的影响,而后者又是现代欧美文明的基石)——犹太——基督教文明横贯了欧亚非三大陆以来,人类依靠拓展与扩张来满足未加细究的需求的行为,一直就受着不断增强的限制,但人类却通过不断的转移“话题”来获得了空间扩展上的成功。

在此期间,一旦人类遭遇困境,就毫不犹豫而一以贯之地诉诸巧取豪夺并直至掠夺与杀戮。人类从没有过改变自己最初在丛林里的习性、规则与本性。当然在从古代至现代的进程中,人类愈益倾向于掩盖或隐匿这一赤条条的,刺眼的丑陋胎记。

显然,在政治、社会关系、战争等事关文明属性的决定性领域内,人类社会的本质、属性与素质几乎没有发生过性质上的任何改变。人类社会素养在漫长的数千年文明史中,几乎没有获得任何本质上的进步,而这一点恰好是脑满肠肥而无所事事的现代人类,因难以正视而无法获得化解的。这是一件既令人遗憾,还让人沮丧,又使人愤慨的破事。它使人类在上帝与自身命运的面前,都显得既猥琐,又丢脸。

时至今日,无视残酷丛林现实的理想主义,仍然是现代政治与国际间残酷斗争的唯一大敌。现代人类迄今为止仍绝不可忘怀尼可罗·马基雅维利阴暗的告诫,孙子兵法中的无所不用其极的机巧,以及马汉的“海权论”、麦金德的“世界岛中心陆权论”、斯皮克曼的边缘地带理论等近现代海陆战略家们的专业研究成果。因在恶意竞争中取胜仍是主导现代国家意识与意志的主要宗旨,谁也不能以自欺欺人的雕虫小技来掩盖人类文明世界经漫长跋涉之后仍无真实进步的本质。

丛林斗争从来就没有离开过人类,比起古代冷兵器时代的血腥杀戮的场面,现代社会只是学会了更为复杂的掩盖术,从而使我们所看到的一切,更像是一场精心编排好的恶作剧。

现代文明比较起所谓的古代野蛮社会,只是添加了一些恶毒的花招,文明意义上的车轮从一开始到现在,几乎就没有开始转动过。我们今天的所有文明举动,都不过是在继续实践古已有之的劫持时,能够更显戏剧性与正当性。人类的使命到迄今为止,仍表现为一种高于动物的技能与低于动物的本能。我们就是一群品格低下而手段高深的厉鬼。连上帝造物的所有高明在人类面前都显得幼稚可笑,但是,人类这种颠覆存在准则的缺德习性只能导致文明走向疯狂与倾覆。

根据现代动物学领域的全新研究与观察所得出的成果,动物种内甚或种间普遍存在的合作现象表明:合作能减轻生活中的许多焦虑,使烦恼在不经意间化为无形。这种以合作与天然配合为基调的行为模式的锤炼,有利于生存实况改善并达成种内或种间关系的天然和谐化。在其中,技能既是一种仁慈的遗传,又是对一次次成功的模仿。这种有益活动之所以在动物之中被保留下来,就是因为它能使遗传的下一辈能过得更加容易些。

可连弱肉强食的野生动物都能普遍做到的这一群居准则,人类至今都没能做到其中的起码规则。不信,就请看满世界的国际关系与国际政治领域,再看看民族之间、族内社群之间以及普世人际之间的普遍而可怖的丛林搏杀之实况。

如此刺眼的,令人羞愧的人类社会现实之真相,除了令人气馁之外,就只能让一切文明进步论调倍感惭愧。

尽管二战后世界大体上保住了和平,但国家间的关系除了局部的特定苟且之外,在总体上仍是以残酷而不择手段的恶斗为主流。对此,人们千万不要有丝毫的怀疑,因为这样自我迷糊只会耽搁时间而不利于人类后代的生存质量。

更为残酷的现实是,人类的这一丛林法则即将被集中运用于中华民族的周边。这既与美国的霸权维护有关,又与中国周边众多的丛林国度意图浑水摸鱼有关。中华民族未来的50100年的时间内,将面对如同海啸般的恶意围攻态势的帷幕正在被徐徐拉开,而这并非如同几个岛礁那样的小儿科争执那样的简单。中国人从现在起,就得从普及读物开始重新温习人类史上从未中断过的残酷斗争之精髓。因为,从来就没有一个人能成功摆脱人类弱肉强食的基本逻辑,当然,也不会有一个民族有机会得到这种梦呓中的意外惊喜。

 

老夏

2013.7.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