着力提升石化行业安全管控水平


 着力提升石化行业安全管控水平

陈柳钦

  石化行业历来有“国之命脉”之称石化安全问题一直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问题。近年来,石化企业安全事故频发,给人们留下了切肤之痛和巨大震动。安全问题成为石化行业的一个恒久而沉重的话题。

 为深刻吸取大连石化公司反复发生爆炸、火灾事故的教训,国务院安委会办公室718日印发通知,决定于7月中旬至9月底,在全国范围内组织专家,对沿海11个省(区、市)石化企业、石油库和油气装卸码头开展拉网式安全专项检查。通知指出,此次检查的目的在于督促石化企业、石油库和油气装卸码头所在单位切实强化和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开展彻底的安全大检查,全面排查治理安全隐患,堵塞漏洞。充分体现国务院对石化安全生产工作的高度重视

 石化安全事故危害性大危害结果可逆性差且有关监管制度与力度尚且模糊这也决定了石化有关产业安全操作的重要性及任务艰巨性。同时多次安全事故也表明我国石化行业上下游产业发展尚存在诸多安全隐患如果不及时组织自查并下决心转变发展方式石化安全隐患势必呈现集中爆发态势。因此,这次“拉网式”安全检查非常及时,也十分必要!

当然,运动式大检查虽然有作用,但难以从根本上解决安全问题,要建立一套完整的机制,才能解决高风险企业系统脆弱性,以及公共安全管理的缺陷,从而提升安全预控管控水平。

首先,严要求明职责,强化安全工作“在控”。“没有一滴雨会认为自己造成了洪灾”,但总要有人或筑坝或分洪以避免灾祸。当一根安全的链条足够漫长,长到处在这根链条每一个环节上的人都看不到这个链条的全貌时,一旦出现问题,这个链条上的每一个人似乎都有理由认为自己平庸无辜,不用为这个问题承担责任故意的恶容易被发现而经常不能发挥作用正是不经思考的平庸之恶造就了石化企业大部分的悲剧。因此,石化企业要牢固树立“生命高于一切,责任重于泰山”的安全责任理念,始终坚持“谁管理,谁负责”、“谁组织,谁负责”、“谁实施,谁负责”的原则,把安全生产责任落实到每项工作的管理者、组织者、实施者,落实到每个环节、每个岗位、每个员工真正实现了由“要我安全”到“我要安全”的转变。要大力倡导并着力强化“一切事故都是可以避免的”、“安全源于责任、源于质量、源于设计、源于防范”的HSEHealthSafety & Environment观念,立企业科学长效安全发展之志,谋企业科学长效安全发展之策,求企业科学长效安全发展之效,创企业科学长效安全和谐之业”,真正实现“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HSE管理网络全覆盖大力提升石化企业安全风险管控水平,促进石化行业安全、健康、可持续发展。

 其次,夯基础抓落实,实现安全工作可控”。“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安全基础不牢,安全稳定局面就难以把控。要夯实安全管理基础,重点应着力做好风险预控和隐患治理,着力抓好作业现场和外协施工队伍安全管控,着力提升石化企业班组安全管理水平。“天下之事,不难于立法,而难于法之必行;不难于听言,而难于言之必效。”石油石化行业的安全问题更需要的是不折不扣的执行,要变被动为主动,变事后为预防,变受控为可控,变滞后为超前。因此,石油石化行业的安全问题,我们要在实效上下功夫,实实在在地去做、去抓、去管、去落实

再次,强技能育人才,促进安全工作“能控”安全人才培养和职工安全技能培训,是石化企业安全生产重要基础性工作之一,是建立石化安全生产长效机制的重要举措。石化企业要把提高人员素质作为搞好安全发展的治本之策,把安全培训教育作为提高人员素质的第一基础,高度重视安全培训工作,把培训工作摆上突出位置,作为“一把手”工程抓实抓好要着力抓好案例培训现场标准化作业演练培训以及各级安全监督人员履职能力培训。

总之,石化企业从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和管理缺陷等方面深入排查各环节的安全隐患,把事故消灭在萌芽状态,确保安全生产,实现安全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