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度行者——心的宽度,决定路的宽度》
【心度网站】
http://www.mentoring.com.cn/archive/show?id=116
http://www.mentoring.com.cn/archive/show?id=117
http://www.mentoring.com.cn/archive/show?id=118
http://www.mentoring.com.cn/archive/show?id=119
http://www.mentoring.com.cn/archive/show?id=123
《心度行者》职场话题小说连载六
http://www.mentoring.com.cn/archive/show?id=124
【心度微信】
一
二 五
“心度辅导”品牌下的第一本职场话题小说,
本连载从第五集开始,除了人物原型的性格外,
故事情节部分纯属虚构,如有雷同,你懂的……
《心度行者——心的宽度,决定路的宽度》
愿给您带来职场与生活、欢喜与眼泪的“两栖”分享。
它正在心和心“相遇”的路上…
它正在为你到来的一期一会里…
它正在刹那声灭每日绽放的当下…
关注原汁原味的原创,关注心度,关注“行者俱乐部”
【行者俱乐部】是心度辅导为企业的HR和自由导师们搭建的一个类似“梅花拳”教学相长、互为师徒、不分宗派、互助自助性质的自我成长研习平台;设置门槛,进入者不收费。每一个人都可以是这里的授艺者(如果您符合以下条件),并愿意分享;每一个人也可以是这里的学艺者(如果您符合以下条件),并愿意把自己投进来……心度辅导的导师,将不吝在这个平台上,分享他们所有的业务心得和项目经验……这个主题,将自始至终,按需贯穿;同时,我们的每一期活动,都包含了专业人士,给到的支持性的活动带领,以使大家百忙之中,留出的这段时间,在这里尽可能获得品质的互动。欢迎您带着问题或好奇而来……您可以邀请我们为您的企业提供愿意拿来讨论的深度咨询或项目支持,或者您也可以接受我们的邀请(如果心度有一天从这个平台里拣选自己的合格导师并向您发出邀请),由我们的资深导师,一对一地带进项目组……成为心度未来的一员或半员(松散型合作关系的兼职导师)。
第一期【行者俱乐部】封闭式
第二期【行者俱乐部】开放式(拟邀请并接受十位相关同行与同道报名)
1、身份:管理者、HR、培训师、猎头、行业中人(我们会统筹和考虑这里面关注点与话题圈的适配度;为了保证活动品质,互动的质量,没有进入这一期的,会在下一期通知)
2、欢迎关注【心度辅导】公共微信,关注【心度辅导】新浪微博。
3、邮件至:[email protected] 或邀请新浪微博@文兰筠竹 关注您并在通过后私信方式、留下您的真实姓名,手机号,注明您的职业身份。
五、
“我今天犯了一个低级错误……”
电话里,浅米深蓝把下午在K5,很投契同时又略有尴尬的那个细节,以及后来疲惫的原因,自嘲地描述给了续儒听,把续儒听得哈哈大笑,“幸灾乐祸”道:“谁叫你没把它们整理一下,放进一个文件夹就没事了……”
“还好,编辑是个女的……”浅米深蓝悻悻地自我安慰。
下午,海在浅米深蓝带来的移动硬盘里,下那几个跟书稿有关的采访信息和资料时,那几个音频和Word的文件,一下就掉进了那个200G的满屏的文件浮标里,海不容拒绝地多花了一分钟,把它们一一搜出来、拖进新建的一个文件夹里……以便浅米深蓝容易找。
这个过程,很无意、又不可避免地看到了那一组浅米深蓝颇大意地存放在电脑里的雪山照。
要知道这个移动硬盘,是浅米深蓝堆放所有信息的“杂货间”。换任何一个生人进入,那组被主人信手一搁的照片,不需要点开,都会有海当时瞥见的那般突兀和醒目。
有点心疼,有点犹豫,但浅米深蓝一想到恼人的用了近乎十年的hotmail邮箱被盗,QQ和QQ邮箱,也莫名其妙地时有异常,加上刚发生的这个虽无伤大雅但也算一个提醒的“小事故”,有点心烦的她,还是决定趁现在还没有来得及后悔,删掉它们中较“敏感”的几张——
那是N座7000米以上呈一字排开的雪山,在曙光带来的一片云蒸和霞蔚里,一个个头戴金顶,肩披纱冠……下面偌大的山体,静穆壮观,像一位沉思者的额头……酒店前面那片黎明未醒、优美沉睡的湖岸,则是那只高贵的“额头”下面,一只澄净清澈如婴孩的大眼……阳台是号称可以一无遮拦地欣赏到整个“喜马拉雅众雪峰”的观景台。铁制的阳台栏杆上,放着一只陶瓷的咖啡杯,在半明半昧的光与影中,浅米深蓝或背朝镜头,或……
三年半前,和公司的几个人一起,参加了一个为期五天全封闭的“剑与莲花”的课。因为课程的内容,主办方特选在了尼泊尔开课。是旅居澳洲的一位德裔的心理学大师,和台湾的一位很棒的女翻译共同主持。那个课,也因着这位一口台湾软糯汉语的女翻译、现场看似不经意、却嵌得很自然、之=并>翻译内容的小小幽默,而充满了“智慧点灯”之外的“亮点”。续儒、骆拉、砚莲……几位公司的导师都去了。除了专业的资质认证与系统的学习,几乎每年,浅米深蓝身边的这几位用世俗的标准来定义,即在行业里已经足够“资深”的导师,都会抽出一定的时间,或者说,给到自己一定的时间,去完成和自我有关的那份无止境的探索。
什么是被头脑绑架的“小我”的心智模式,浅米深蓝便是在那五天里,得以真正地潜到感受的洋流里,有所领会和触动;当放下头脑(但凡只要习惯性地一上脑,老师的那柄“剑”就毫不客气地隔空而直指过来,头脑的模式和运作的机制,在一个个看似得意、越是得意的问题里,被暴露无遗,同时也渐渐被熟悉,渐渐被放下……“剑”之所到,你会发现那地方终于可以有机会空出来,盛放一坛智慧的“莲花”,而不再是一钵可怜的聪明与伎俩了),当整个人跳进纯然的感受之后,就立刻明白了概念背后的那个那份不浸下去,不浸彻底,就无法接触和理解、同样一个词其代表的事物背后、那个永恒不去的“湿性”。对应于某个事物的概念,永远是抽去了水分的干货,而我们要的湿淋淋、假一赔十、在人生这把秤上真正“压秤”的活蹦乱跳的东西……五位数的学费,自然不菲,收获也不浅。当时,酒店除了她们这拨大多从事和人有关的工作的特殊游客(其实是学员)外,还有另一拨男男女女的登山爱好者。其中有一位来自湖南的叫“梅”的女驴友,半道上弄丢了充电器,见浅米深蓝举着一个和她同款的手机,有一天晚上在过道上,便过来借充电器,一来二去,二个人就认识了。在被邀请到梅的房间,看她登顶四姑娘山的照片时,浅米深蓝,第一次被她收藏的这样一张照片,击中。也直接催生了她接下来,借着黎明之无人的阳台,让续儒给她摁的那一组被她文件名为“赤子天心”、三年半后又删了个一干二净的所谓裸照。
尼泊尔的那次因缘,直接让这二个年龄相仿的女子,回国后,成了无话不谈的朋友。然而一年后,梅在一次哈巴雪山的活动中,意外滑坠身亡。
编辑海,穿着一身和梅一样的冲锋衣,连名字的半个偏旁,也长得一模一样,一个是“每”的左边站着一个“木”,一个是“每”的左边站着三点“水”……浅米深蓝奇怪,之前的“梅”,之后的这位“海”……似乎有什么相似的地方,似乎有什么神秘的牵连,是什么让她和她们,一见如故,貌似特别的有缘?她还没有完全想明白。
删那几张一时心血来潮、其实并无不雅的照片时,浅米深蓝眼前再一次跳出“梅”电脑上直接让她“中毒”的那张“雪山赤子”。画面上,是一位一看就知道不是户外多年,就是健身房多年、或舞蹈多年的年轻男子,那种赛过“大卫”、有点像“云门舞集“的”水月“里,甫一出场的男舞者一样的人体线条,和洁白纯净得让人瞬间熄灭一切杂念的雪山背景,仅仅一眼,就像子弹一样击中了浅米深蓝的视觉。
T台的模特,和直接在天地间“走台”的“模特”,它们的差别是什么?在这张“雪山赤子”的照片中,答案是:一个是再怎样陶然忘我,都不会忘记台上和台下的边界。一个是和整个世界,都消融了物我之分的那个边界……年轻男性的胴体,散发着一个常年户外、不断与大自然“恋爱”“做爱”而来的健康与阳光……明明是静的姿态,却有着比运动员还运动员的动的气息,每一生动的线条下,既刚硬、又充满柔韧,潜伏着一股随时待放的爆发力。冰天雪地,肘立而撑掌,以一种假躺于雪地的姿势,将下巴高高仰起……全身肌肉,犹如“云门舞集”“水月”之太极状态中的一个定格;在雪山的背景下,无不给人一种既真实又虚幻的张力感。因为这个有瑜伽、太极之美的拉直引颈的姿势,照片的整个构图和画面,有一种问鼎哲学的意境;在身体之拉伸的几何形里,作为一个支点的其中一条腿,弯曲成某个恰到好处的角度;正是这个自然的角度,让身体的某个敏感部位,成了唯一被视线遮挡的"盲点"。阳光无遮无拦地打在那一片耀眼的洁白和胴体上,望向天空的眼睛里,只剩下一望无际的蓝天……
一个是“白了发”的“断背山”一样的山体,一个是类似“云门舞集”里、既动感张力又一锤锤雕下太极般静默的人体,两者无声而又气冲山河地交融于一体……竟然太阳也只是这一幕的“追光”……整个画面所带来的震撼,让浅米深蓝在尼泊尔的最后那个凌晨,三、四点钟,就破天荒早早醒来,顺势做了一个课外的20分钟冥想,不抱期望的任思绪来去中、思绪第一次像是随身心脱落……从未有过的宁静到极致的体验;20分钟后,那一组与雪山零距离神交的合影,于是就自然而然“产”下了。
梅不是一个可以用漂亮之类的词来形容的女子,漂亮这个词,在这样的女子面前,是稍嫌单薄的,梅这样的女子,只能用另一类词来接近她,她的整个人散发在微笑里的一种冬日暖阳的味道,她的和她的利落的动作正好相反、语速之缓,慢到了不能再慢、字字清晰、像是经过雪山洗涤的声音……让人会在她面前,不知不觉,就变得有置身雪原般的沉静和安宁;她说,“玩户外的男驴们,通常都会以这样的方式,来纪念他们的雪山处女行和登顶”。浅米深蓝不知道照片上的男子,和梅是什么关系,梅没有解释,只是说,是在贡嘎山附近的某个六千米海拔的雪峰上,拍的。
梅,留在雪山上的最后的姿势,有一点,和这个照片一样——朝向天空的眼睛,在合上之前,那满目的蓝……喜欢一个叫胡香的女子的诗歌的浅米深蓝,念及梅最后的那一刻,就会想起胡香的一句诗——这空自打开的天空,呈现的一派虚妄之蓝……诗人用了“虚妄”那个词。不知道,虚妄的是那个白云之外、铺天盖地的蓝,还是试图要读懂那个铺天盖地之“蓝”的白云之下的人与人生。
就在浅米深蓝一个个鼠标下去,有些心烦有些气躁之下,删掉了那些并无不妥的照片之后,不到二个月,一起震惊海内外的恐怖袭击,让那片照片背景里的圣洁的雪山,蒙上了一层不该有的阴影。新闻报道的来龙去脉里,因果实在是很无由,11座海拔8000米以上的雪山,都没能阻止,却莫名而成了恐怖袭击里、最无辜的“祭品”。那二个罹难者的名字里,有一个是梅生前跟浅米深蓝有提到过的。
浅米深蓝在电话里,和续儒聊了一下公司品牌下、作为未来导师摇篮之孵化平台的“行者俱乐部”最近九期的活动主题,1、组织以怎样的方式实现其有序的世界?2、组织关系与权利 3、文化、价值观愿景如何在组织中发挥作用?4、怎样设计未来的组织结构?5、什么是组织管理的目标?6、组织沟通与信息管理的关系 7、如何激励萎靡不振愤世嫉俗的员工?8、组织出现问题时,如何找出原因使其恢复运营?9、参与管理是怎么回事?
续儒在电话里,一一应之。“之所以要有这九大主题的设置与‘淬火’,是因为,在企业培训里,导师这一角色,往往面对的不是缺技术,也不是缺工具,而是,更多时候,技术和工具底下,大家对一些“基本面”的更深的认识,以及这些基本面如何在认知上达成共识。即我们所说的‘内功’……”
——如何紧贴企业(项目)的现实情境,以“战”养人?!如何以企业(业务)的现实情境为“教练泳池”?而不是以导师固化的课件流程为“教学泳池”?如何让导师一个猛子扎入“你们”?!而不是“你们”被赶鸭子,前面有为你们预备好的一个“标准泳池”?! 如何让企业的这份投资,成为其财务报表上最杠杆效应的可见数字!成为支持并赢得一切商业竞争的资本的资本?!
这里的“如何”们,和它们的关注们,可谓浅米深蓝所在的公司,自研发课程最大的亮点与特点。它没有无视每个管理者与员工,所面临的真实业务和团队情景、之“水池”与“水深”的那份不同与不一……导师跳进对方泳池不至“淹死”,控场之功,也绝不是外化的那些招式,而是结结实实的内功;“行者俱乐部”内功武馆,每固定一个周期,邀行业同道,一起来打磨那把内里的“剑”,就变得十分的有意义。
暂定的九个问题与主题,就是九把磨刀石。
聊完和“行者俱乐部”有关的这些,浅米深蓝没有忘记“汇报”一下上午她骗老董的成果——“亲爱的,老董说他晚上会给你电话的。哈哈,你等着……”
续儒的全名叫王续儒。学员们都叫她王老师。
王老师在电话那头表示,和老董玩笑的这一出,不能在她这里露马脚,她一定配合演逼真;老董要是给她电话,她会故意不接,然后给老董一个貌似正在痛苦中的短信回复。“亲爱的,这条短信的内容我也想好了……”。只谈了一次恋爱,就结婚生子,从体制里人力资源的老大位置上出来,无波无澜,开始做培训,被浅米深蓝标签为,“有着一个标准答案一般的人生”的王老师,后来,真的就这么煞有介事地回复老董了:谢谢老董……我想自己待会儿。原以为企业的问题各不相同,但企业的大的需求都差不多,不曾想,企业和企业间的文化,竟有这么大的不同,我可能需要好好反思一下……你走之后的那天的培训,怎么说呢,我有些沮丧。
几个臭丫头,以为这点伎俩就能骗下一切尽收眼底的老董,其实老董心里灯火通明,故意揣着明白装糊涂。见王老师没接他电话,这短信一看就分明“有诈”,王老师的心理素质和能量,岂是这点小毛雨就摇摆得了的;但他还是将计就计,一本正经地回复了王老师短信:一城一池的得失,不足为憾,也不足为据,我这边还有个二天,等我回来,我们好好复盘。呵呵,我这几天,发生和经历的,也正想和你讨论和交换一下,之前还真没有碰到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