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校人说党校事——中国干部教育有哪些渠道?
一、中央党校
中共中央党校是轮训培训党的高中级领导干部和马克思主义理论干部的最高学府,是学习、研究、宣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重要阵地和党性锻炼的熔炉
中央党校现任校长由曾庆红同志兼任,常务副校长苏荣,副校长王伟光、李君如、石泰峰、孙庆聚。学校领导机构是校务委员会,下设哲学、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政法、中共党史、党的建设、文史等七个教研部和国际战略研究所,并设有教务、科研、组织人事、行政后勤等职能部门。全校有工作人员1360多人,每学期在校学员1600人左右。中央党校还设有进修部、培训部、研究生院三个学员管理部门:进修部负责省部级、地厅级干部、县(市)委书记的轮训;培训部负责中青年后备干部以及新疆、西藏等少数民族干部的培训;研究生院负责培养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博士、硕士研究生和党校系统师资。中央党校还设有中直机关分校、中央国家机关分校、部队分部、国资委分校,培训相应级别的干部。
二、国家行政学院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行政学院是适应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的需要,根据中国共产党第十三次全国代表大会和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的决定而建立的。 1988年开始筹建,1994年正式成立。国家行政学院是负责培养高中级公务员、高层次的管理人员和政策研究人才,提供政府管理政策咨询、开展公共管理等领域理论研究的正部级机构,为国务院的直属事业单位。
主要职能:一、承担对政府系统部分省部级、司局级和处级公务员的培训;承担对部分优秀中青年司局级、处级公务员的培训;承担受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委托为其培训高级公务员的工作;承担接受外国政府高中级公务员来华培训。二、承担部分国有重要骨干企业领导人员的培训工作。三、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开展与本院主要学科有关的硕士、博士学位教育,接受外国留学生、进修生。四、向中央国家机关和政府以及有关部门推荐优秀学员。五、研究公务员培训教育工作中的重大问题,参与制定公务员培训的方针政策。六、负责本院培训教材和有关参考资料的编写和编译工作。七、围绕政府工作中的重大问题和教学需要开展科学研究,向国务院和有关部门提出政策咨询意见和建议。八、会同有关部门对地方行政学院公务员培训工作进行业务指导,承担部分师资的培训工作。九、开展与外国(地区)行政院校、公务员管理机构、有关国际组织和学术团体等有关方面的交流与合作。十、承办国务院交办的其他事项。
学院领导:院长由国务委员兼国务院秘书长华建敏担任,党委书记、常务副院长姜异康主持学院日常工作,党委委员、副院长唐铁汉、陈伟兰、洪毅、袁曙宏、韩康,党委委员、人事局局长杨文明。
主体班次:省部级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司局级公务员任职培训班、进修班、专题培训班和专门业务培训班,国有重要骨干企业领导人员培训班,公共管理硕士(MPA)专业学位班,青年干部培训班,港澳公务员研修班和外国公务员研修班等。2005年学院举办各类培训班次110期,培训人数5416人次。
师资队伍建设和学科建设:学院现有教职工386人,其中获得博士学位的66人,获得硕士学位的66人,占全体人员的34.2%。学院按照德才兼备、素质优良、专兼结合、优势互补的原则,建设高素质的干部教育培训师资队伍。实行专职教师职务聘任和分级设岗、竞争上岗、按岗取酬的岗位管理制度。选聘实践经验丰富、理论水平较高的党政领导干部、企业经营管理人员、国内外专家学者担任兼职教师。现有专兼职教师210人。学院大力加强学科建设,逐步形成了以公共管理为重点,以公共行政学、行政法学、政府经济学、政治学为主要学科和优势学科的学科体系。
科研咨询:建院以来,承担了多项国家级科研项目,已成为中国研究行政体制改革、依法行政和政府管理创新的重要科研基地。承担了大量国家和省部级委托咨询课题,成为政府公共管理领域重要的咨询中心。1999年创刊《国家行政学院学报》,截至目前被评为“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全国百强社科学报”、“中国人文社科学报核心期刊”、并入选“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IC)来源期刊”。
国际合作:目前已与44个国家(地区)的行政院校和有关机构建立了长期友好合作关系。国家行政学院是国际行政院校联合会会员和该组织负责亚洲地区事务的副主席单位,是亚太地区行政院校联合会主席单位。学院已聘请了20余位来自英国、美国、加拿大、德国、日本等国家的高级官员和资深专家担任名誉教授。学院每年都派出省部级和司局级学员赴美国、加拿大、法国、日本等国进行短期培训。
校园设施:学院位于北京西郊绿化带,占地面积157495.86平方米,总建筑面积约134983平方米。拥有教学办公楼、图书馆、电教中心、学术报告厅、会议中心、学员公寓、学员餐厅、文体中心、综合服务楼、国勤楼等设施。
网址:http://www.nsa.gov.cn/web/index.html
三、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
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是经党中央、国务院批准成立,负责对党政干部、企业经营管理者、专业技术人员和军队干部进行中共党史、党建理论、革命传统教育和基本国情教育的国家级培训基地。学院为国家财政全额拨款的中央直属事业单位,由中央组织部管理,日常事务由江西省委负责。
学院实行理事会领导下的院务委员会负责制。理事会由中央组织部、中央宣传部等30多个单位组成,理事会秘书处设在中组部干教局。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央组织部部长贺国强任院长,中共江西省委副书记王宪魁任第一副院长,李小三任常务副院长,张泰城、周金堂、张友南任副院长。学院设办公厅、教务部、培训部、教学科研部(案例发展中心)、对外交流与培训开发部、人力资源部(机关党委)6个内设机构,事业编制为135名。
学院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贯彻实事求是、与时俱进、艰苦奋斗、执政为民的办学方针,利用井冈山及周边地区的革命历史资源和区位优势,以提高广大干部的政治思想素质和执政能力为目标,以党的优良传统、党性党风和国情教育为主要内容,以中共党史、党的建设和基本国情为主干课程,以体验式、研讨式为主要教学形式,以短期培训和专题研究为主要班次,借鉴国内外的先进教学经验,不断探索干部教育培训的新方法、新途径,切实把学院建设成为进行革命传统教育和基本国情教育基地、提高领导干部素质和本领的熔炉以及开展国际培训交流合作的窗口、激发广大党员干部保持革命激情的“加油站”。
学院地处风景秀丽的革命摇篮井冈山。目前,学院占地面积242亩,建筑总面积2.6万平方米,2004年底建成,2005年投入使用,可同时容纳在院学员400人。
四、中国延安干部学院
中国延安干部学院是经党中央、国务院批准成立,由中央组织部管理的中央直属事业单位,是对党政干部、企业经营管理者、专业技术人员和军队干部进行中共党史、党建理论、革命传统教育和基本国情教育的国家级培训基地。
学院的建设与发展始终得到了中央和中央领导同志的高度重视和深切关怀。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在学院开办之际专门发来贺信,并于2006年1月28日亲临学院视察,同时作出了干部教育培训工作要"联系实际创新路,加强培训求实效"的重要指示。江泽民同志为学院题写了院名。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吴邦国视察了学院。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家副主席曾庆红多次听取学院建设情况的汇报,并作出重要指示。
学院实行理事会领导下的院务委员会负责制,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央组织部部长贺国强兼任理事会理事长和学院院长,中共陕西省委分管组织工作的副书记兼任学院第一副院长。理事会由中央组织部、中央宣传部、国家发改委、教育部等单位的有关领导组成。学院内设办公厅、教务部、培训部、对外交流与培训开发部、教学科研部、人力资源部(机关党委)等工作部门。
五、中国浦东干部学院
中国浦东干部学院是中组部管理的中共中央直属事业单位。学院实行理事会领导下的院务委员会负责制。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中组部部长贺国强同志任院长,中共上海市委副书记殷一璀同志任第一副院长,奚洁人同志任常务副院长。
学院是对党政领导干部、企业经营管理者、专业技术人员和军队干部进行改革开放意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现代化建设知识和能力教育以及开展国际培训交流合作的国家级基地。胡锦涛同志为学院建成并正式开学发来贺信。江泽民同志为学院题写了校名。
学院座落于上海市浦东新区中心腹地,占地面积619亩(含水面),建筑面积10.6万平方米,拥有行政中心、教学中心、会议中心、图书信息中心、文体中心、国际交流中心、餐饮中心,以及宿舍楼等15栋单体建筑。教学设施先进,可同时容纳862人在校培训。校园绿化率达79%,三面环水,景色怡人。
学院编制400人,内设办公厅、教务部、培训部、教学研究部、科研部、对外交流与培训开发部、信息技术部、人力资源部8个部门。
在上海浦东这块激情四溢、充满希望的土地上建设中国浦东干部学院,是党中央从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和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全局出发作出的一项重大决策。中国浦东、井冈山、延安干部学院的建成,为干部教育培训提供了重要基地,对于继承和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提高领导干部领导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本领,对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将发挥重要作用。
遵循“实事求是、与时俱进、艰苦奋斗、执政为民”的办学要求,本着“忠诚教育、能力培养、行为训练”的培训理念,中国浦东干部学院将建成为进行革命传统教育和基本国情教育的基地、提高领导干部素质和本领的熔炉以及开展国际培训交流合作的窗口,在中国干部教育培训新格局中发挥应有的作用。
六、中央社会主义学院
中央社会主义学院(简称中央社院),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统一战线性质的政治学院,是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的联合党校,是开展党的统一战线工作的重要部门。从1956年创建至今,已走过了四十多年的风雨历程。在毛泽东、周恩来、邓小平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和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以及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的亲切关怀下,学院不断发展,为培训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代表人士,巩固和发展我国的统一战线事业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学院占地82亩,建筑面积5.23万平方米,拥有良好的教学设施和学习、工作环境。校舍由教学楼、办公室、学员宿舍楼、图书馆、礼堂和食堂六幢白色大楼环形相继而成,可容纳400人同期在校学习培训。图书馆总面积2400平方米,现藏书10万册。拥有两个设备先进、环境舒适的计算机房,全院共有微机70台。2000年,学院投资2000多万元对教学楼、学员宿舍楼和食堂进行了重新装修改造,增设了娱乐设施,进一步改善了学员的学习生活环境。
学院人员编制170人,现有教职工143人,其中教学科研人员27人(副高以上职称20人),已初步建立了一支专兼结合的教师队伍,采取“内培骨干、外请名师、专兼结合”的方式,在招聘引进学科带头人和加强培养教师的同时,聘请了一批著名专家、学者和中央、国家机关等党政部门以及各民主党派中央的领导担任兼职教授。
学院现有院长1名,常务副院长1名,副院长5名,另有正副秘书长、教务长,社院办公室、教务部、培训部、人事部,行政管理部、马克思主义理论教研部、统一战线理论教研部、中华文化教研部、机关党委、后勤服务中心等副局级机构10个和学报编辑部、图书馆等部门。
作为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的联合党校,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统一战线性质的高等政治学院,新时期的中央社会主义学院的主要任务是组织培训民主党派高中级领导干部、无党派代表人士以及党的统战干部,研究、宣传邓小平理论,新时期统一战线理论和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根据这一性质和任务,中央社院办学的指导思想是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以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以教学为中心,以科研为基础,以党的建设和队伍建设为保证,以行政后勤服务为保障,正确认识和把握统一战线干部教育工作的规律,全面推进学院的工作,为培养高素质的统一战线两支干部队伍服务,为巩固和发展爱国统一战线服务,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自复校以来,学院共举办各类班次160多期,培训学员近7000人,为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巩固和发展爱国统一战线培养了一大批骨干力量。其中学院的主体班次有民主党派领导干部进修班、培训班,培训干部近2000人。学院坚持“高层次、有特色、正规化”的办学方针,加大培训力度,提高培训质量,现每年培训各类学员1000人左右,形成了一定的培训规模。
近年来,中央社院的教学改革不断深化,教学科研水平和教学质量显著提高。在教学改革实践中,逐步形成了富有中央社院特色的教学布局和教学体系,教学布局概括为“抓好理论武装”、“坚持合作协商”、“加强自身建设”、“提高政治素养”。“抓好理论武装”就是要搞好“马克思主义理论基本问题”、“毛泽东思想基本问题”、“邓小平理论基本问题”的教学;“坚持合作协商”即搞好马克思主义统战理论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制度的教学;“加强自身建设”即搞好民主党派自身建设的理论与实践教学;“提高政治素养”就是在全面提高学员理论素养、政策水平和参政议政能力等自身素质基础上,突出提高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促进中华民族的大团结、大联合,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为主要内容的政治素养。教学体系概括为“强化一个中心,突出一个重点,搞好四个结合”,即:组织学员以学习邓小平理论为中心,突出统一战线理论和中国特色的政治理论这个重点,把学习邓小平理论同学习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基本理论著作结合起来,把学习理论同学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结合起来,把学习理论同学习现代化建设和参政议政、统战工作等必需知识结合起来,把学习理论同联系工作和思想实际、总结经验、加强修养、提高素质、促进民主党派自身建设结合起来。在教育培训中,中央社院坚持以自我教育为主与积极引导相结合的教学方式,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认真贯彻“三自”(自己提出问题、自己分析问题、自己解决问题)和“三不”(不抓辫子、不扣帽子、不打棍子)的方针,充分发挥学员在教学中的主体作用。在教材建设上,编写出版了《邓小平理论专题教学概要》、《统战理论专题教学概要》、《邓小平新时期统战理论读本》及配套的学习资料等一大批新教材,初步形成了有自己特色的教材体系。在理论研究上,成果显著,已完成4项国家级科研项目和一批省部级项目等。
1997年初,经上级批准,成立了中华文化学院,与中央社会主义学院“一套机构、两块牌子”。其任务是贯彻邓小平“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方针,积极开展面向港澳台胞、海外华人华侨和国际友好人士进行中华文化等方面的学习、培训、研究和交流,弘扬中华文化和促进祖国统一。
网址:http://www.zysy.org.cn/portal/index.htm
八、此外,各省、市、自治区、州党委都设有党校,她与各地的干部行政学院合署办学(两块牌子、一套人马)。
要进入各地方党校、行政学院,请先打开“中央党校”网页,
如图:
在打开的网页右上角上选择准,点击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