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潮州己略黄公祠谈客家人的祖根意识
曾祥裕(赣南杨公风水培训网 http://www.gnfspx.com)
漫步潮州,穿行城乡之中,你的眼光会被这块土地上一座座祠堂吸引。这种独特的祠堂文化的发展过程和繁荣,反映了人们崇拜祖先、孝行天下的儒学传统观念,表达了人们敬天法祖和对祖先慎重追远的崇拜心理,是纪念祖先的一种很好的形式,也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祖根意识,如江河之水流转不竭的具体体现。
我乘坐的三轮车如一条小鱼,穿行在这座古城狭窄街道中的车流和人流之中,师傅把我拉到一条小街上,说这里原为古城较为中心的位置,指着一个显眼的门庭说,这就是黄姓人在1887年建的祠堂,是祭祀本地望族黄己略而建的私人祠堂。其面积550平方米,格局为两进,硬山式屋顶,四合院结构,中间是天井,整体围成一个庭院。
像多数潮州古建筑一样,己略黄公祠是一座对称式建筑,大门(癸山丁向)在中轴线前端,跨过门后,是门厅,门厅后一道木质照壁。这样即使大门敞开,路过的人也无法直接看穿宅内。照壁在潮州古建筑中比比皆是,它一方面构成了屋内和屋外的屏障,为屋内的人提供私密性;另一方面也有风水避煞功能,大门和天井间因为有照壁隔绝,空气流动会因此变得舒缓而均匀。
照壁两侧各有一门,过了它们就是四方的天井。从祠堂的结构来看上下厅之间,必有一块天井,这都与风水观念有关。
说到天井,多说两句,因为天井有风水玄机。天井的作用,从风水的角度来看,是为了“养气”,从建筑功能来看是为了采光和提供共享空间。传统的观念认为:天井是藏蓄之所,是财禄的象征。融“四水归堂”于天井,有言曰:“天井乃一宅之要,财源攸关,要端方平正,不可深陷落糟,大厅两边有异,二墙门常关,以养气也。凡富贵明堂自然均齐方正,有一种阴阳交媾之美。”这里要求天井所以被看作是财禄的象征,以养生气,体现阴阳交合之美。
天井所以被看作是财禄的象征,还因为它是排水之所。天井在向外排水时,不是直泄而去的而是屈曲绕行的,以表明家财聚而不散去。《风水讲义》一书中对排水路径作过较详细的论述:“水沟者,即居室内之出水阴沟也,宜暗藏,不宜显露。决沟折水宜顺地势,按子位屈曲而出,则气不流散。若直泄前去,则财不聚。如几宅并排居住,宜在门外横凿一沟,过门远抱出水方吉。若开门,财散不住。对门放水亦不聚财,水于两旁,富而悠久。人字流去,败财杀伤。凡丙午向,宜从前天井右边辛方回流,中天井从庚方回流,后天井从乾方出外口,水的排放应由内而外,由小到大,不可穿房,不可直泄,曲屈暗流,回环而去”方为吉利也。杨公风水一般排水是采取三神排水法,里面有房分的奥秘。
天井在潮州古民居中非常重要,它们一般都不大,摆上花盆、鱼缸,四周的建筑都能分享到天井的绿意和雅趣。天井四周的屋檐和屋脊是潮州嵌瓷展现技艺的场所,花鸟虫鱼的嵌瓷造型,和天井里的绿色植物,共同营造一种生活的情趣。
上述的照壁和天井是客家祠堂风水的构件。实际上祠堂风水最讲究方位。要有一个好坐向就要精心选址。
而选址必须遵循风水法度。得风水之胜,须是村落中的宝地。藏风聚气是其主旨,依势造形、讲究天人合一的理念,围绕龙真穴的,案秀水绕做文章。
评价一个祠堂环境的风水优劣,一般有三个标准或条件:一为龙(山岭的脉络),发脉要雄壮磅礴,奔腾有势,落颈要俊秀、灵活,结基要丰、敞;二为局(即对景),自总脉分出的支派,要重重围拢,能成基地拱卫,基地对景,须湾环回托,罗列各峰,要各有格构,或旗或鼓、或印或案;三为水,基地前面,最好能逆大江,但水不宜直冲基地,水口要回环,最好有种种关栏水口的山岭或沙洲,立在基地以看不见水的出口为佳。通常认为,龙主人丁,局主功名,水主财路。
有如此好的风水气场,祠堂的外观及内涵才能借此得以凸显。祠堂的坐向要切合元运和讲究消砂纳水。兴宁刘氏总祠的坐穴前后不一致,自有玄机。最好过堂水要有生旺水,正如《玉尺经》云:“人丁实系于长生,财禄必根于官旺。是以生水朝堂,螽斯千古。官旺聚局,食禄万钟”。
祠堂的地位在族人心中至高无上。祠堂作为族姓胜地的象征,在选址时大多建于族群区域的核心位置,有的背靠大山,有的面对水塘,无不暗含“富”字的寓意。古人寄望丰衣足食、生活富裕,所以在祠堂建筑布局上,也寄予着希望。将“富”字笔画构件分解,宝盖头,是有靠后山的祠堂建筑,“一”字就是门前的屏风,“口”就是水塘,水塘之后就是良田。
祠堂的外形基本上是整体长方形,前有主大门和侧门,主次分明,内有天井采光。外有明堂聚气,还有半月形的水塘,符合天圆地方,天地互通的规律。
由于潮州己略黄公祠位于城里,前面没有半形水塘,决定了它的风水功能不完美。
从己略黄公祠出来,听三轮车师傅说,祠堂在潮州大地上如雨后春笋身般林立,不过当时黄姓人家更有钱,己略黄公祠建筑更精致而已,如它的屋架雕刻得就很完美,金瓜雕刻精细,缠着大量的木雕花坯。花坯不仅有环绕的叶子,还有大量人物造型,远看密密麻麻,近看栩栩如生。为了彰显本宗族的富足实力,己略黄公祠这些木雕都髹上了金漆。
现在沿海发达地区大兴修祠堂之风,而且攀比之风越演越烈,这是客家后裔沉睡已久的祖根意识在新时代复苏的体现,如果一味追求外表和装饰豪华,大有炫富虚荣心作祟之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