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一连串的事件揪紧了中国人的心:美国启动对台军售并付诸实施;日本加强了对钓鱼岛的实际控制;菲律宾将我黄岩岛和部分南沙岛礁划入其领土范围!这对我们这个正在崛起中的泱泱大国、对于十三亿国民是何等的羞辱与蔑视!?是可忍孰不可忍!愤懑难言。冷静下来想一想,这三大事件都与海岛、海洋和海权息息相关!这说明了什么?说明我们中国现在正处在一个困局中:安全的困局,更确切说是一个海洋的困局!我国虽然陆海兼备,具有广袤的海疆,四大海一体相连,但东有岛链锁国、南有马六甲困局!中国一直尴尬而无奈地受着“有海无洋”的困扰。中国的海洋战略在哪里?中国维护海权的出路在哪里?中国的主权、安全、利益和尊严又在哪里?龙困浅滩遭虾戏啊!如果说我们现在只是受困受堵而无动于衷不去改变的话,那受苦受难的日子就会接踵而至!如果那样,中国的复兴崛起就会是一句空话、一场春梦、甚至一个笑柄!这绝不是危言耸听!
怎样才能龙入大洋,遨游海天?这就不能不探讨中国的海洋战略问题。中国的海洋战略应该如何建构?如何突破?中国海洋战略的着力点、切入点和突破口在哪里?收复领土联盟试着对以上的问题做一粗浅的探讨,欢迎斧正。
一、中国海洋战略的基本构想
收复领土联盟对于中国海洋战略的基本构想是:中国的海洋战略必须是两洋战略,亦即同时实行太平洋战略和印度洋战略。也就是说中国必须鼎定南海,连通两洋;现在看来,中国海洋战略的突破口在印度洋!由于美日的重点封锁和围堵,中国目前在太平洋左冲右突很难突破岛链限制进而突出重围。独辟蹊径,迂回实施印度洋战略或许会事半功倍、别开生面;实施印度洋战略的切入点在巴基斯坦和缅甸,着力点在以陆通海、以陆制海、陆海相连,即以巴基斯坦、缅甸两国作为中国进入印度洋的陆桥(或称走廊)与中国广阔的内陆相连,与浩淼的印度洋相通。为此,中国必须摒弃不结盟和不在海外建立军事基地的迂腐陈见,与巴基斯坦和缅甸两国全面结盟并建立永久性军事基地,让中国的“珍珠链战略”率先结出硕果;中国海洋战略的关键节点是台湾、南沙、巴基斯坦、缅甸、琉球群岛、朝鲜半岛和整个中南半岛(当然包含缅甸),最关键处是台湾、巴基斯坦和中南半岛!基本思路是以巴基斯坦和缅甸作为“双引擎”,优先实施印度洋战略,以印度洋战略破解岛链困局和马六甲困局,策应太平洋战略,使中国跳出美日的战略包围,获取广大的战略纵深和回旋余地,便于中国实施战略威慑,维护中国的根本利益。但中国的两洋战略总体上将长期是防御性质的区域战略而非全球战略。
二、迂回实施印度洋战略,打破岛链封锁和马六甲困局
收复领土联盟认为,由于中国已经在巴基斯坦、缅甸和非洲立定根基,中国人以巴基斯坦和缅甸为两大战略支点,以辽阔的非洲为依托,使中国内陆与印度洋和非洲连为一体已经不再是梦,中国实施印度洋战略在政治、经济、军事等层面已经诸事具备,只欠领导人拍板决定这场“东风”了。
(一)中国实行印度洋战略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第一,中国在太平洋方向正面突破岛链封锁难度很大。美国挟二战胜利之威,占领日本,控制韩国、台湾,遥控菲律宾、印尼等地,构筑起围堵中国的第一岛链。这一岛链美国已经建立并经营了六十多年,其用心之苦、着力之大、投入之多、防范之严密都非同寻常,中国因此也被封锁和围堵了近六十年。近年来,美日两国更是将美日同盟作为遏制中国崛起、维护西太平洋海权的基石。收复领土联盟认为,对美国而言,第一岛链的最关键处是日本。如果日本易手,则美国岛链战略彻底失败,势力完全退出西太平洋;对中国来说,第一岛链的最关键处是台湾。如台湾回归,第一岛链即遭腰斩,中国面向太平洋的门户洞开。失台湾而得日本,美国仍然牢牢控制西太平洋海权,中国仅得喘息之机,一个出气孔而已,获得最基本的海权、安全和战略通道,但大局仍然掌控在美国手里。即便如此,台湾的战略价值仍然非常之大,美国人绝不会轻易放弃!对台军售仍然不会停止,台湾统一仍然遥遥无期!不要被眼前台海局势和缓和历史上美国人为了与中国建交而做出的与台湾断交、撤军、毁约所迷惑,美国的底线仍然是控制台湾!过去、现在以至未来都是如此,除非美国大幅衰落或中国用巨大的利益去交换。台湾是美国手中的王牌。可惜的是,中国手中并没有可以要挟美国的王牌。更可惜的是,中国人在历史上已经失去了通过库页岛进出北太平洋的机会!也没有趁机收复琉球群岛!何况,除第一岛链之外,还有第二岛链呢,美国早已大规模地建设关岛了。现在,中国人在台湾问题上都很难突破,更不要提解决琉球问题了。另外,南沙是攸关马六甲困局的一处战略要地,美国人更是处处插手。近年来,美国、日本、甚至印度介入南沙问题日益深入和严重,越菲马等周边国家加快侵略步伐,南沙岛屿被占领、海域遭瓜分、资源受掠夺的局面触目惊心!这一切,对于一贯秉持和平思维的中国人来说,维持现状尚且很难,还枉谈什么战略突破?
第二,印度洋战略地位重要,没有岛链封锁,可以直通大洋。在收复领土联盟看来,印度洋作为世界第三大洋,连接太平洋和大西洋,在四大洋中居于中间位置,并贯通亚洲、非洲、大洋洲,无论从海权角度还是陆权角度看,其区位优势都无与伦比!其海域、空域是重要的战略大通道、运输大动脉和安全生命线,具有极其重要的战略地位,对中国的影响更是生死攸关!是中国最为重要的贸易、能源通道,中国80%以上的海运都要经过海洋,尤其是印度洋。记得西方一位海军将领曾将多佛尔海峡、直布罗陀海峡、苏伊士运河、马六甲海峡和好望角形象地比喻为“五把钥匙锁住世界”,其中印度洋就具备了苏伊士运河、马六甲海峡和好望角这“三把钥匙”。印度洋是世界上最为繁忙的海上贸易通道、能源通道之一,拥有九分之一的世界海港,五分之一的货物吞吐量,有三条主要的石油运输线:波斯湾—好望角—西欧、北美线;波斯湾—马六甲海峡(或龙目、望加锡海峡)—中国、日本线;波斯湾—苏伊士运河—地中海—西欧、北美线。是许多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仰仗的“战略生命线”。从军事角度看,任何海洋大国在全球领域调兵遣将都离不开印度洋这个“中继站”。对于任何一个大国来讲,谁能在印度洋上获得战略优势,不仅能确保自己的海上命脉不受制于人,同时还可在战时掐住对手的咽喉,不怕对手不乖乖就范!其有效影响不仅止于西亚、中东、南亚、非洲,更远及五大洲、四大洋。另外,印度洋地区与我国所处的西太平洋海域迥然不同的是,印度洋没有岛链!美日等国不能也无法构筑起封锁中国的岛链。印度洋直通太平洋和大西洋,并与北冰洋连为一体,中国的核潜艇由此出发,将能自由、顺畅地在三大洋间纵横驰骋!龙入大洋将不再是梦想和奢望。
第三,中国与绝大多数印度洋国家没有领土纠纷和历史恩怨,阻力小。与我周边海洋邻国截然不同的是,中国在印度洋没有领土,除了与印度在陆地上有领土纷争之外(这完全是印度侵占藏南造成的),中国与绝大部分印度洋沿岸的国家(马来西亚、印尼除外,这也是其蛮横侵占我南沙岛礁或海域造成的)没有领土纠纷,也没有历史恩怨,大多数国家对中国比较友好。建国后,中国政府加大了对印度洋沿岸国家尤其是非洲国家的援助,更加深了他们对中国的感情。未来中国出于和平和防御的目的,进入印度洋,不会给他们带来威胁,反而可能将他们从霸权意识浓厚的印度的魔爪下解救出来,更会加大对他们的援助,他们没有理由不支持中国。除个别国家外,中国实施印度洋战略遇到的阻力普遍较小。
第四,中国有巴基斯坦、缅甸这两个事实上的盟友,具有实施印度洋战略的两大支点。关键是,目前,中国与巴基斯坦、缅甸这两国的关系都非同一般,是事实上的盟友。这两国都是中国通向印度洋的战略通道(陆桥),是中国复兴崛起最重要的两大战略支点
中国牢牢地保有这两大战略支点,是实施印度洋战略的关键和最基本的现实基础。倘若不能在此借力,则中国的印度洋战略就无立足处和切入点,更谈不上实施了。
第五,中国在非洲有重要的战略支撑。非洲是印度洋的一条边。雄才大略的毛泽东等一代伟人高瞻远瞩,慧眼独具,数十年前就充分认识到了非洲的战略地位,并持续不断地加大、加深对非洲的援助,使中非友谊历久弥新、长盛不衰。改革开放以来,中非关系不断加深,中国在非洲的影响力已不容小觑。从地缘战略上来看,非洲大陆两边分属印度洋和大西洋,非洲大陆在我国经略海洋中具有独特的战略地位。如果中国能以非洲为根据地,那实施印度洋战略就会事半功倍。目前,非洲大陆在事实上已经成为我国重要的战略支撑。
第六,印度洋美日俄等势力较弱,便于中国打开局面,实现突破。虽然美国在印度洋有基地和舰队,但在此没有领土,也没有他们要遏制的大国,美日俄的势力相对较小。如果中国果断地进入印度洋,他们调整战略集中对我的可能性不能排除,但短时间内迅速增加实力是不可能的,他们欲遏制中国怕是有心无力、鞭长莫及。往最坏处想,他们再也不可能在印度洋造出一条岛链来!何况,印度洋虽然比太平洋和大西洋要小一些,但怎么说也是世界第三大洋,具有巨大的空间,足够容纳下中国的战略雄心!只要中国在印度洋立定根基,美日等敌对势力再想遏制中国,怕是万万难了。中国极有可能在此打开局面,实现突破!
第七,是遏制印度,解决藏南,维护中国利益的需要。在印度洋沿岸各国中,印度是惟一的大国。在地理位置上具有无与伦比的优势:印度南瞰印度洋,东临孟加拉湾,西濒阿拉伯海,国土最南端的科摩林角伸入印度洋1600公里,几乎处于北印度洋正中位置。以此为圆点,在1200海里为半径的弧线附近,东有马六甲海峡,西为亚丁湾口,西北是“世界油库”波斯湾的惟一出口霍尔木兹海峡;南面是美国的迪戈加西亚空军基地。由于此范围内没有任何自然障碍和强国,印度海军能十分方便地进行战略机动,自由地向东、南、西三个方向集中力量。由于印度在印度洋沿岸长期没有强有力的制约力量,印度一直以印度洋霸主自居,并制定了全面控制印度洋的战略。近年来,印度更是制定出了“东进、南下、西出”的战略,欲全面控制印度洋,进军太平洋,染指南海,西出大西洋,南下非洲。俨然一副“天下霸主,舍我其谁”的丑恶嘴脸。殊不知,印度欲独霸印度洋的战略本身就是根本不可能实现的!这么大的一个大洋,以印度这么有限的国力和军力,如何担当得起?印度能嚣张于一时,是美国出于遏制中国的需要惯着它,当然也有其实力还相对弱小、不够强大、美国未加大防范的缘故。其实,之所以中国的藏南问题一直未能解决,这与中国在印度洋上一直受制与人、甚至根本不设防有着极大的关系。中国的软肋在印度洋,中国的利益遍布印度洋。印度的王牌在印度洋。中国有陆权优势,印度有海权优势。遏制印度只能从印度洋入手。如果印度在印度洋上的势力消失殆尽,则印度的地位就不值一提。印度将是中国长期的战略竞争对手,至今还占领着9万多平方公里的美丽藏南。中国只有极大地消减印度在印度洋上的优势,才能最大限度地为解决藏南领土获得胜算。收复领土联盟建议,在我国未获得印度洋优势的前提下,绝不能与印度谈判解决藏南问题。谁大量割地谁就是中华民族的千古罪人!这一点铁定了,谁也洗不清、逃不掉!印度多年来一直宣传对华仇恨,并处处挑战中国利益。近年来,其海军势力已经向南海发展,并与越南眉来眼去。如此恶邻在侧,中国你想不陪着它玩都不行!你能向印度认输投降吗?笑话!近年来印巴力量对比日益失衡,印度越来越不将巴基斯坦放在眼里,恐怖袭击发生后,印度甚至一度叫嚣要对巴基斯坦动武!从长期来看,巴基斯坦的国力和军力是难以和印度相提并论的。中国要真正地支持巴基斯坦,只能进军印度洋。
第八,是影响中东,经营伊朗的需要将伊朗看作中国在中东地区的战略支点,这一点,伊朗当之无愧。具体原因,笔者不再赘述。。伊朗在现在以至将来都是中国的能源基地,也是中国西部可能依赖的战略屏障。如果伊朗沦陷,整个中东、中亚恐怕将随风而倒,巴基斯坦也恐难以独存。美国的大中东、大中亚计划将顺利实现,那时中国在中亚的缓冲地、在中东的油源、在南亚印度洋的出海口将彻底失去,中国不但随之失去影响中东、实施印度洋战略的机会,中国的西部也将永无宁日。经营好伊朗,也是实施印度洋战略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二)中国实行印度洋战略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
第一,使中国打破岛链封锁和马六甲困局,跳出美日的战略包围圈,获得驰骋大洋的自由,大幅度增强中国的战略威慑力,从根本上改善中国的战略处境,加速中国的复兴崛起,并改变世界格局。中国如果能够通过巴基斯坦和缅甸这两国借地借力进入印度洋,则美日的战略围堵自然消除,岛链封锁和马六甲困局不复存在,中国将获得广阔的生存空间和发展空间,战略压力也将大幅减轻。中国的战略处境将极大改善。中国的舰艇将自由出入大洋,无形中将加大对敌对势力的战略威慑,并在事实上影响有关国家实行不利于中国的政策和采取不利于中国的行动。倘能如此,则中国的复兴崛起将不可阻挡并加速到来。中国印度洋战略的成功还将从根本上改变世界力量对比和国际格局,使大国实力和势力发生此消彼长的变化,加速分化和洗牌,国际格局将随之大变,世界形势将为之一新!
第二,显著降低台湾、南沙、日本和东南亚部分国家在围堵中国中的战略价值,为顺利收复领土、南沙,改善与有关国家的关系创造有利的条件。只要台湾、南沙在围堵中国中的战略价值足够大,美日势力就值得加大投入,就不会罢手,不会放弃干涉中国内政的政策。由于美日势力远比我国强大,台湾、南沙的收回就会困难重重、遥遥无期。以台湾为例,如果中国不足够强、台湾价值不足够低,美国就难以下大决心放弃台湾。印度洋战略的实施,将深远地影响到台湾、南沙问题的解决。印度洋战略成功实施后,作为美国西太平洋战略支点的日本的战略价值也会降低,菲律宾、印尼等部分国家的战略价值也会随之降低。这为今后我国改善与这些国家的关系,顺利实施太平洋战略创造了好的条件。
第三,有效保护中国在印度洋的利益和安全,大幅度降低运费,改善经济布局,并为今后经略非洲、走向大洋、实施全球战略立定根基。在我海军舰队亚丁湾护航之前,中国在印度洋上的船只几乎没有任何保护。这对我们这个严重依赖海洋的国家是极其危险的。目前,中国的利益已遍布全球,但中国的军事力量尤其是海空力量发展严重滞后。这一方面是由于我们国力不足、投入较少、技术落后造成的,但很大程度上也与我们受遏制、遭围堵有莫大的关系。实施印度洋战略后,中国在印度洋上的利益能够得到有效保护。如果这一战略实施较快的话,那中国的护航战舰也因此得到停泊的基地,中国的军事力量就不会再从印度洋消失了。印度洋,中国人来了;我们,不再走了!无论是中国的西北地区还是西南地区,如果绕行本国的领海再入印度洋,仅从经济角度来说,就是路途遥远,费时费力费钱!要从军事角度来看,对战局的影响就更大了。如果中国西北的货物直接从巴基斯坦出海,西南的货物直接从缅甸出海,从印度洋进入中国的西北和西南地区也是同样,那要缩短数千公里!会大幅度降低各种费用。印度洋战略实施后,中国西北和西南的经济布局也会相应改善,这对于我国的西部大开发具有相当大的意义!长远来看,如果中国顺利实现以巴基斯坦和缅甸为支点的印度洋战略,那对于今后经略非洲、走向大西洋、太平洋、北冰洋,实施全球战略都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第四,可以有效地遏制印度,保护巴基斯坦、缅甸和伊朗,拱卫中国的西北和西南,为中国的复兴崛起提供强有力的保证,为解决藏南领土创造有利条件,并显著降低印度在美日心目中围堵中国的战略价值。毫无疑问,中国进入印度洋将是印度的噩梦。印度人怕什么我们就来什么。当然如果印度人归还我国的藏南,与中国修好,不损害中国的利益,我们根本无意与印度为敌,但这可能吗?在印度强占我藏南领土并处处与我敌对的形势下,印度在本质上就是我们的敌人,最起码也是一个严重的威胁。中国除了遏制印度外,别无他法。直到有一天,中国强大了,印度衰弱了,和平谈判收回藏南或许有一定的可能性。但现阶段收藏南肯定是与虎谋皮。在国家和民族的根本利益面前,容不得任何儿戏!进军印度洋将是我国坚定不移的既定战略。进入印度洋后,中国在客观上也会有力地保护巴基斯坦、缅甸和伊朗,拱卫中国的西北和西南,维护中国的根本利益。当然,中国顺利进入印度洋后,印度的综合国力和战略地位都会降低,美国人利用印度来围堵中国的图谋会彻底失败。在中国强大到一定程度之后,中美关系或许会有一段比较平稳的发展时期。
(三)中国实行印度洋战略的主要方法
第一,迅速与巴基斯坦和缅甸结盟并建立军事基地。收复领土联盟认为,中国要实行印度洋战略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就是与巴基斯坦和缅甸结盟,并通过结盟全面保障两国的国家安全。中国尤其要充分尊重两国的主权,不干涉其内政,不使两国产生不安全感。结盟要做到双方自愿,不可强迫。由于巴基斯坦面对印度直接的威胁,中巴双方有共同利益和共同威胁,结盟或许是巴基斯坦求之不得的。但是缅甸或许就不一样了。缅甸已经加入了东盟,面临的外部威胁又不是很大(缅甸军政府统治虽然为西方社会所不容,但统治者可能顾及国家主权对结盟有所顾虑),对结盟一事不一定十分迫切。但客观现实是,没有中国的暗中保护,巴基斯坦和缅甸政府早就不存在了。中国需要做通双方的工作,在条件成熟时签订盟约,正式结成盟国,共同对付共同的威胁和侵略。盟约的主要内容是结成政治联盟、军事联盟和经济联盟,加强两国全方位的关系。军事方面主要是在缅甸和巴基斯坦划定军事基地,必要时开放对方领海和领空。如果对方同意,中国与两国建立联合舰队也可以考虑。
不少人可能认为结盟一事触犯了政治禁忌。其实是否结盟应该根据其是否符合中国的最大利益来决定。严格来说,我们一直未做到严格的不结盟:以前与苏联结盟,签订了《中苏友好互助条约》,实行一边倒的政策;后来中苏关系恶化后又提倡不结盟。但实际上,我国与朝鲜一直是盟友关系,不信的去看看《中朝友好互助条约》就明白了。或许还会有人说结盟与不结盟又有什么区别呢?只要双方实际上是盟友就会互相帮助的。其实这过于理想化了。应该想到,一旦中国决定踏入印度洋,一定会引起美国、印度的强力反弹,他们一定会不惜代价、不择手段,千方百计地将中国势力驱赶走。美国在吉尔吉斯无奈地撤走军事基地就很说明问题。中国难道不应防止出现这种局面吗?但双方一旦签订盟约,对双方都具有很大的约束力,在未到期之前是不能毁约的。当然了,如果条件暂时达不到,就要慢慢等。现在正是经济危机时期,各国都缺少真金白银,世界上似乎只有中国好一些,连美国都想着让中国出手去挽救美国经济。但好钢要用到刀刃上。中国可以以经济援助这个“胡萝卜”去换取这两个国家同意结盟并提供军事基地。其实,在境外设立军事基地才是中国要跨越的政治障碍,毕竟新中国还没有先例。收复领土联盟认为,签订盟约要与提供军事基地一同签署,虽然不一定在同一个文件上,但最好一起解决。有了这两样,中国就算在印度洋沿岸有了立足之地。
如何才能加深和巩固中国与两国的盟友关系,这才是中国真正应该下功夫的地方。为了中国的根本利益,中国一定要舍得在两国投资,要在两国全方位经营,全力打造中国与两国人民的经济共同体、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一定要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惠及两国绝大多数人民,特别是中下层人民,要真正取得两国广大国民的支持和拥护。同时要在政治、经济、文化甚至语言、习俗等方面全方位地影响两国国民。为了加强中国与两国的密切联系,也为了真正实行印度洋战略,中国政府应该增大对两国的投资、援助和援建,最大限度地增加对方国民就业,为他们办实实在在的好事、实事。中国需要修建经喀拉昆仑山纵贯巴基斯坦的出海铁路和高速公路,将中国西北内陆与印度洋连结起来;中国也要修建中国云南纵贯缅甸全境的出海铁路和高速公路,将中国西南腹地与印度洋连结起来。当然也可以加强港口建设,铺设油气管道。
第二,中国一定要在印度洋组建航母舰队,多建核潜艇。未来,印度将拥有三艘航母。其他各国也将最先进的海军装备投入印度洋。中国要建军事基地,就一定要建世界一流的基地。虽然建基地不一定要打仗,但必须立足于打仗,不能建和平军,和平建军。为此,中国在印度洋至少要拥有一艘航母,有三艘左右的核潜艇。这是中国突破岛链封锁后战略威慑的需要。有了印度洋基地和核潜艇,中国的战略威慑力量不用通过中国的四大海也可进入第一、第二岛链、第三岛链,并可纵横四大洋,那岛链困局和马六甲困局将不复存在。美日时时要防范的就是不知什么时间,不知从什么地方会突然冒出中国的核潜艇,中国的战略威慑力必将大幅提升,美日建反导系统最终会形同虚设。
第三,进军非洲,依托非洲,策应印度洋。在印度洋上有了依托之后,中国应该加大对非洲的经营,中国的企业全面进入非洲,加强与非洲各国的各种关系。中国应该重点加强与马达加斯加和南非的关系,如果能在马达加斯加岛和在南非的好望角等地建立军事基地或建立舰船补给基地,那对于经营南印度洋将会大有裨益。当前,印度的军事触角已伸向马达加斯加,加快了在全印度洋的部署,中国人也应该加快速度了。
第四,全面经略中南半岛。从整体上看,缅甸和巴基斯坦两国均为一域之地,太小了点,总觉得是遗憾。其实,包括缅甸在内的中南半岛才真正是影响中国兴衰荣辱、成败得失、甚至生死攸关的又一处战略要地!是中国两洋战略的基石!环顾中国周边,极大影响中国未来强盛与否的关键就在中南半岛,也仅有中南半岛!这里远离美日俄的核心控制区,其势力相对较弱,却是中国直通两洋的战略要地。控制中南半岛是中国成为强盛大国的根本。中国人完全可以在这里大有作为。中南半岛的战略地位极其重要,具有得天独厚的战略优势:坐拥两洋居于要冲之地,且与我国海陆相连、唇齿相依,是我国大西南的天然屏障和最优越的战略出海通道!也是我国控制南海、实施印度洋战略的天然基地!对中国来说,得到缅甸可以直通两洋,打破马六甲困局,彻底改善中国的战略布局尤其是海洋战略格局;得到越南可以拥有南海走廊并进而完全控制南海;得到泰国,开凿出克拉运河则可以在最短的距离上连通两大洋,彻底废掉马六甲海峡这条咽喉要道。从此,缅泰越三国通过克拉运河直接与我国的东南沿海陆海相连,结成一体!我国由北到南,由南至西,从太平洋通印度洋的海路将顺畅无比!这是何等的地缘优势!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中国控制这三国,完全可以在中南半岛得其大势,控其大局,享其大利!中国人若能在此立定根基,足可以开启中国的两洋之基、强盛之门、财富之源、胜利之势,为中国开万世强盛之基业。
经营中南半岛,我国具有国力优势、军力优势、地缘优势、历史、经济、文化优势、民族华侨优势等诸多便利条件。中南半岛五国人民与中国人没有种族差别,也没有巨大的民族差异和宗教冲突。数千年来中南半岛一直是我国的藩属国和势力范围,是中国人长期经营的一块熟地。近代以来,虽然越南不再使用汉字,并侵占了中国大多数南沙岛礁和海域,在历史上也多次与中国恩怨交织,几成寇仇。但这并不能阻碍中国人经营中南半岛。越南,中国人欠你一战!一战过后,越南最终还是会乖乖地回到中国的身边。中国早就为周边小国做好了战略定位,他们的兴旺发达只能寄托在中国身上。这,就是他们的命!是逃不脱的。看一看历史上,有多少民族都融入了中华民族。中南半岛五国人民会最终融入中华民族吗?这不好说。理论上是能够这样的。如果中国真正发展起来,如果中国能够一如既往地善待五国人民,与之同荣辱共患难、祸福与共、休戚相关、心心相连,在长时间内结成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经过长时间的自然融合,或许能够走到一起,成为一家人。如果诚能如此,那无论是对于中国人还是对于中南半岛五国人民,都是幸事,都是福祉,都是进步。这个时间,收复领土联盟认为可以长到五百年,也可以长到一千年。如果能够在中南半岛实现“再造中国”的伟业,那都是中国人八辈子修来的福报。其实,中国人完全没有必要强行推进政治融合,那样会事倍功半、得不偿失的!中国的海洋战略应该长期立足于1+5的关系,中国人只要能得其实就行了,何必非要在乎名分呢?
第五,以伊朗为战略支点,经营中东。在巴基斯坦和缅甸取得初步成功后,中国要依托此势,迅速实施伊朗战略,加强与伊朗的全方位关系,并以伊朗为支撑,经营中东,防止俄罗斯通过伊朗涉足印度洋。
第六,极力打压、遏制印度。如果中国人能够通过在巴基斯坦和缅甸两国实现在印度洋的长期存在,一东一西,一左一右,在陆地上形成了对印度的钳型攻势,在海洋上形成了对印度的夹击之势。这或许类似美日岛链封锁、遏制中国的翻版!只要中国实现印度洋战略,则印度全面控制印度洋的战略就会走向失败,印度的综合国力、国家威望和战略地位就会下降。在印度洋上遏制住印度的上升势头,才会为藏南问题合理的解决创造条件。其实,真正决定中印力量消长的是对中南半岛的争夺、博弈。中国得之则兴,印度得之则强。但显然印度是无此实力的。但千万别小看印度,只要它不解体,仍然具备长期威胁中国的实力。
第七,加强对印度洋沿岸小国的扶持和联系。中国势力进入印度洋后,要加强与斯里兰卡、马尔代夫、塞舌尔、毛里求斯等小国的扶持和援助,加强与他们全方位的联系。这些小国虽小,但区位优势相当明显。由于这些小国国小人少,容易被印度全面控制;另一方面,也正由于此,对这些小国的援助会花钱少,见效快,立竿见影。中国一定要防止这些小国被印度控制,大力加强与他们的友好关系。
(四)中国实行印度洋战略可能造成的不利影响
第一,坐实了中国威胁论,迫使美国将中国作为头号战略竞争对手,投入更多的资源和更大的力量对我遏制、打压。中国面临的战略压力将增大,中美矛盾将更加突出并可能在一定时期恶化。这可能对我相当不利。正因如此,即使我国现阶段实施印度洋战略条件已完全具备,但决定实施的政治家还是要具有相当的政治魄力和战略决断能力,敢于担当,勇于拍板。但如果我们不这样做,就应该想想,即使我们老老实实地听美国人的话,美国人就会放过我们吗?看看近来美国在钓鱼岛、台湾和南沙问题上都干了什么?今天对台军售,明天说钓鱼岛适用美日安保条约,后天又与菲律宾等国搞南沙演习,何曾把中国的利益放在眼里?!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可以肯定地说,如果中国不能顺利崛起,那就面临着分裂和失败,想维持和平发展的现状基本不可能。
第二,促进印度与日本结盟,并最终形成美日澳印同盟,联合对付中国。中国进入印度洋,会使印度如鲠在喉,如芒在背,如眼中钉肉中刺,极欲除之而后快。中印关系必将长期对立并可能恶化。出于共同对付中国的战略需要,又都与中国有领土争端,印度会自然地与日本结成牢固的同盟,从海陆两方面包抄中国,中国周边面临的压力将增大。如果中国进军印度洋,同样会引起澳大利亚的警觉,而澳大利亚是美国盟友。加上同样对中国有遏制战略需要的美国,一个美日澳印同盟必然会出现!必然会联合对华!这对中国也不利。但我们应该想到的是,如果我们不这么做,印度和日本会实现联合吗?收复领土联盟认为,印度和日本联合已成为必然趋势。这一方面是由于印度海军野心膨胀使然,目前印度的触角已经染指南海;另一方面则是美国在背后的推动、鼓动,印度反华、制华会获得实实在在的利益;第三方面则是印日为了获得既得领土利益,有共同对华的战略需要。收复领土联盟认为,无论中国进入或不进入印度洋,印日都会联会对华;中国进入,印度对日联合会更迅速、更激烈、更牢固;中国不进入,印度对日联合会迟缓、会观望、烈度会轻一些。但无论如何,印日联手制华已成为双方的既定方针了。这一点,通过印度一些智囊人士的言谈已经表现的很清楚。如印度战略专家切拉尼就说:“从更广泛的意义上说,印度同日本的海军合作已不可避免。”澳大利亚是否结盟,会受此影响大一些。但中国即使进入印度洋,澳大利亚也不会激烈反对,因为他显然也会认识到中国一般不会危害澳大利亚的利益。从最近来看,奥巴马上台后,对中国的遏制力度是加大了。不但有美日澳印联合制华的可能,甚至存在美日等势力联合东盟有关国家瓜分南沙的苗头。
第三,俄国会通过支持印度、日本、越南与我对抗,并加紧与我争夺伊朗。如果中国进入印度洋并取得切实成效,俄罗斯也不会袖手旁观,坐视中国日益壮大。如果中国实质性地与巴基斯坦和缅甸结盟,俄罗斯肯定会加大对印度的扶持。还有可能加深与日本的关系,以日本、印度联合来制约中国。甚至通过支持越南来给中国制造麻烦。出于与中国联合制美的战略需要,俄罗斯赤膊上阵、充当反华急先锋的可能性倒是很小。此外,如果中国实质性进入印度洋,俄罗斯最可能的是大力加强与伊朗的关系!毕竟,伊朗才是俄罗斯离印度洋最近的地方!两国又接壤,有着多方面的联系。俄在伊朗的影响力,中国暂时还比不上。
第四,一定程度上造成中国兵力分散。显然,在中国军力投入一定的情况下,向两洋分兵确实会造成一定的兵力分散的问题,这是十分浅显的,不用赘述。但严格说来,这也是似是而非的问题。实际上,兵员多少和达到的实际效果完全不是一回事。军事问题是一个十分复杂的问题,绝不是数字的简单相加。举个简单的例子,同样是兵员不变,装备不变,美国为什么不允许中国的海军力量轻易地跨过岛链封锁线?更不允许他国的力量轻易靠近美国本土?
毫无疑问,凡事有得必有失,有失也必有得。中国实施印度洋战略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影响是全局性、世界性的,值得中国人去大力实施。当然,实施这一战略也会造成一定的不利因素。这是必要的代价。
二、实施太平洋战略
在实施印度洋战略的基础上,如何实施太平洋战略呢?其实这和单纯实施太平洋战略没有太大的差别。所不同的是两者要互相配合,互相促进,交互运用。古人说,东方不亮西方亮,又说功夫在诗外。很多事情按常规思维可能无解。但换一个方式可能就会豁然开朗,中国的两洋战略优先实施印度洋战略就是如此。
下面简单地谈谈实施太平洋战略的几个节点。
(一)关于台湾。台湾问题急不得,也松不得。台湾问题不会很快解决。但也不能放松不管。大陆要加大军事斗争准备。如果印度洋战略实施好了,大陆国力、军力蒸蒸日上、一日千里,会存在和平统一台湾这种可能的,尽管机率非常小,但终究有这一可能。台湾不一定必有一战。尽管现在看来,一战的可能性仍然很大。两岸在“三通”的基础上和平发展一段时间是必须的。只要美国不明确宣布废除《与台湾关系法》、停止对台军售、支持中国统一、不干涉台湾内政,台湾问题就难以解决。这是力量对比决定的。印度洋战略成功了,中国的海军力量能够通过印度洋进入太平洋、甚至逼近美国的周边,台湾的战略价值就会大幅降低,中国的军力也会有大幅的提升,美国人会不得不放弃台湾的。这是一个大趋势。
(二)关于南沙。南沙问题现在非常复杂。大国势力已经插手。这一问题的解决亦非一朝一夕。中国人在南沙要硬气一些,要有所作为。如果中国人一味软弱,南沙存在迅速恶化的趋势。怎么硬,关键在行动。在西太平洋,在中国南海,要尽快建造航母,加快海空军力量建设,结合在海南建成的大型海军基地。今后,要将海空军力量大量地投入南海,大量地投入南沙,加大海上行政执法力度,海军舰艇和海监船要勇敢地进入所谓的争议海域(实际上是被占海域),大幅度挤压外敌的活动空间。寇能往,我亦能往!存在本身就是威慑力。不要怕发生冲突和摩擦。对于敌国单方面开采油气的区域,中国人要学会制造麻烦和摩擦。你不让我开采,我也让你开采不成!要加大到争议海区巡逻,权当练兵了。对于外敌嚣张的海区,中国可以宣布在此地进行军事演习,制造紧张局势和恐怖气氛,但控制着尽量不发生流血冲突,以此给敌国当局制造压力。逼着他们去谈共同开发,不然就成了中国搁置、敌国开发了。在南沙问题上,中国人要坚持一个原则:就是寸土不让,寸海不让。中国人可以在南沙油气开采方面做一些让步,给他们一些经济利益。但在涉及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问题上,我们没有任何让步的余地。
其实,只要中国人下定决心,在南沙也并非不可以打一仗。尽管背后有美国人的影子。我们不要有“恐美症”,如果美国人侵占我岛礁我们就只能坐视不管不成?如果能够快速地取得胜利,打一打菲律宾,夺回菲占岛礁又何尝不可?这就象对待恶狗咬人,你明明知道这只狗是某某人指使的,但这个人却不露面。眼看恶狗扑上来了,你怎么办?最有效的办法是打烂它的狗嘴,打断它的狗腿!就象俄罗斯打格鲁吉亚一样,顺便给其他狗一个教训。关键是要打就要打胜。打胜了还要守得住。不然就不要打。
对于菲律宾将我黄岩岛和部分南沙岛礁划入其领土范围的丑恶行径,最好还是在中沙群岛建大型人工岛并实现驻军。尽管中沙大环礁在海平面以下,尽管建造人工岛可能困难重重,或许根本就不适合建人工岛。但只要有一线希望,我们也不要放弃。只有将这个最靠近南沙的地方建成大型的人工岛,那才能为武力解决南沙奠定物质基础。武力可能成为解决南沙问题的唯一方式。中沙是南海的“中继站”,一旦建成会对菲律宾占据的黄岩岛和南沙形成极大的压力。马克思说,国家是阶段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战争是国家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为了南沙,我们不惜一战!
(三)关于钓鱼岛和琉球群岛。笔者认为,中日间必有一战。这一战将决定未来东亚和东北亚的秩序。日本与我国是结构性的战略矛盾,不可调和。中日友好在现阶段没有任何基础,中日斗争甚至战争可能是唯一的方式。大和民族在历史上就是一个不乏野心但缺乏战略思维的民族,自私、凶狠、贪婪、变态、狭隘,这样的一个民族是无资格在未来世界争雄的。收复领土联盟认为,中日间的这一战,应该在琉球群岛,而不应该在钓鱼岛或者台湾。钓鱼岛或者台湾铁定是中国的,你小日本最好靠边站。东海也完全是中国的,你们日韩最好也别插手。中国人只有通过一场血战才能完全收回琉球群岛,才能从根本上打掉日本人的侵略野心,赢来中日友好时代的来临。未来中国的太平洋战略,就是一个中国在第一岛链实现完全突破的战略。中国将通过一战摆脱美日等敌对势力强加在身上的枷锁,迎来中国完全进军太平洋的时代。
中国需要怎样的海洋战略设计?
评论
7 vi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