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制度的笼子为何关不住权力的腐败


中国制度的笼子为何关不住权力的腐败

——从刘铁男案看中国贪官丛生深层根源

作为国家发改委的副主任,刘铁男的落马为中共解剖高级官员频发权力腐败提供了一个反面性的教材。

对于这种高级官员的腐败,中央主要领导的思考似乎已更多地瞄向制度层面上的求解了。

815日中国江苏网披露,到河北考察的中央主要领导在谈及刘铁男一案时,就有不少触及到制度层面的思考很值得我们关注。这种思考也许孕育着中共未来反腐设计的新动向。

这个到河北考察的中央主要领导称:“我们现在有些干部权力太大,不囚不行,囚一下权力不可怕。

在权力的滋生腐败上,一位发改委的高级官员称:“刘铁男在委里应该是属于位高权重的,但是往往容易出现问题。权力是一把双刃剑,权力不受约束的时候,靠一个人来抵御各种诱惑是很困难的

绝对的权力产生绝对的腐败。权力只要没有约束、没有监督,很少有人能够逃脱被腐败的魔咒。

经过这么多年的一轮轮反腐,我们这里的腐败可谓是前腐后继,越来越多,何也?

这个到河北考察的中央主要领导内省到:“没有健全的制度,权力没有关进制度的笼子里,腐败现象就动也不动。牛栏关猫是关不住的,缝隙太大,猫可以来去自如。

根源终于被找到了——没有从制度上扎好约束权力腐败的笼子。对付权力的腐败,我们确有一些制度的笼子,比如,党政干部廉洁自律条例、规定、禁令等。这些制度的笼子之所以关不住权力,根子在于设计缺陷,即用牛栏关猫、缝隙太大。此论真是一针见血、妙喻绝伦。

怎样才能扎好这个约束、监管权力的笼子,“建章立制非常重要,要把笼子扎结实”,不要让猫可以来去自如。

建什么章、立什么制,这个到河北考察的中央主要领导虽没有更进一步地论及下去,但他的这种思考已触及到了中国未来反腐的关键所在。

用制度的笼子关住权力的腐败,中共实际上也已尝试了很多招数。比如,思想教育制度、廉洁自律制度、党政干部选拔任用制度、群众路线教育制度等。

现在,需要我们更深思考的是这些制度为何总是关不住权力的腐败。这是要害之所在,救赎之根本。

用制度的囚笼关住权力的腐败,不论是域外还是民间,都有不少真知良言。

用什么制度才可能关住起来的腐败呢?在目前的舆情环境,很难作出什么革命性的探索、架构。但从体制内的自我改良上看,党的群众路线大可一试,党要通过群众路线把体制外的群众监督真正发动起来,让他们运用微博、网络的举报、围观,发现、震慑官员的权力腐败。党要给这种体制外的群众监督以更严密的保护,使其免遭腐败官员的秋后算账、打击报复。党的群众路线实践也还要真正地走到体制外的群众之中,而不能老是体制内的群众之中走来走去。用制度的囚笼关住权力的腐败,新闻自由、官员民选上的诸多建章立制,恐怕都是难以或缺的。为人民服务,权力民授、官员民选,这就是一种最好的制度约束。如果官员民选了,还有谁再敢拂逆民意、恣意妄为。用制度的囚笼关住权力的腐败,我们只有跳出现有体制的藩篱,才可能有所新的突破。如果我们还依旧执迷于体制内的思想教育、自我反腐,害怕体制外群众力量、媒体监督的介入,到头来我们的制度反腐又会是一场春秋大梦。

2013815日初稿于论道书斋  胡显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