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学期(7):
培养方案
本科培养方案的修订工作上学期就已经开始。
这实在是一件头绪纷繁,内容杂乱的工作。学校和院里开过无数次会议,大多数情况是没完没了的争论,没完没了的牢骚。一次不了了之接着了一次不了了之。总的设想似乎是压缩课时,减少学分以及推进网络教学,但具体如何实施以及实施这样的改革可能遭遇与教学规律的冲突和对教学质量的影响,组织者似乎并没有一个成熟的认识。
原来的方案中,本科生学分要求是150分,现在压缩为100分(交叉实验班由170分压缩为110分)。因为公共教育平台不能动,通识教育平台很难动,因此压缩掉的主要是专业课。以法经班为例,现在的学分结构是:公共教育平台30分,通识教育平台34分,专业教育平台46分。压缩专业教育平台学分的结果,一是减少专业课数量,二是减少专业课学分。课程的减少可能涉及工作量等关乎教师切身利益的问题,采取的应对措施是减少学分。比如之前政治经济学的学分是4分,现在压缩为3分。在新方案中,有了很多一个学分的课程。考虑到课时大幅度压缩可能影响教学质量,讨论来讨论去的结果是增加课外教学时间,每一单位课内教学时间配备0.5到1个辅导和讨论时间。结果是换汤不换药,而且大大增加工作内容和操作难度。分管教学的老梅说,新方案实施之后,仅仅安排讨论课教室一事,就要把教学秘书忙疯!这里面有太多太多细节问题可能是组织者首先没有预料到的。比如一个200人的课堂如何分组讨论,教室如何安排,师资如何配备。
受到最大质疑和抨击的是推广网络教学。按照要求,要有相当数量的课程实施网络教学,而且要逐步推广。大多数老师对此持强烈的反对意见。教学终究是一个人与人交流的过程,是一个需要面对面的情感投入的过程。网络可能对教学起到一定的辅助作用,但绝对不能取代教学。在若干次会议中,对这个问题几乎没有多少讨论的余地,相当一致的是质疑和批评。对新方案可能带来的影响,大多数教师心里都有一层隐忧。
所有的牢骚和怀疑都消失在空气中。期末之前,培养方案按照上级领导的意图和要求如期完成。
2013-8-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