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划管理的实务手册!
文/交广企业管理咨询公司首席专家谭小芳
前言:
计划管理就是计划的编制、执行、调整、考核的过程。它是社会主义国家用计划来组织,指导和调节整个国民经济,各部门、各企业经济活动的一系列管理工作的总称。企业在国民经济计划指导下,根据市场需求和企业内外环境和条件变化并结合长远和当前的发展需要,合理地利用人力、物力和财力资源,组织筹谋企业全部经营活动,以达到预期的目标和提高经济效益。
著名企管专家谭小芳老师官网(www.tanxiaofang.com)认为, 任何一项经营活动只要有了“计划书”,就说明企业的经营活动在执行前经过了科学预测、全面分析、系统筹划,以及对计划执行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偏差制定了相应的措施,从而确保了企业经营活动结果是可预测、可控制的。反之,没有计划书其经营活动必然是盲目的、盲动的,其经营活动的结果也将是不可预测的、不可控制的,那么这个企业的经营班子也必然是失败的。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间的竞争异常激烈,企业要生存、要发展、要保持可持续发展的态势,企业任何一项经营活动都不允许处于盲目的、盲动的状态,其经营效果必须处于可控状态下。换言之,计划是企业经营决策者意志和理念的具体体现。
因此,计划是企业经营活动的基础,经营决策者为实现自己的意志和理念必须要不断的夯实和巩固这个基础,不断提高计划的科学性。计划管理本质上属于控制类管理,是对企业经营活动的控制,这种控制首先是企业自身的控制,其次才是同级监察、审计部门的控制和上级职能部门的控制。
企业自身的控制是计划管理的责任主体,对经营结果负责;同级审计部门和上级职能部门的控制是计划管理的监督主体,对经营活动的质量负责。计划管理责任主体的控制对象是计划执行体系的效率和计划实施过程的有效性;计划管理监督主体的控制对象是计划实施全过程的规范化、程序化、标准化和制度化程度,发现问题及时纠偏。
计划管理应在科学预测的基础上,为企业的发展方向、发展规模和发展速度提供依据,企业应制定长远的发展规划,并通过各短期计划组织实施。企业根据市场的需要和企业的能力,签订各项经济合同,编制企业的年度、季度计划,使各项生产经营活动和各项管理工作协调进行。计划管理充分挖掘及合理利用一切人力、物力、财力,不断改善各项技术经指标,从而取得最佳的经济效果。
企业经营计划要做到每个月,每个产品,每个客户群。成长多少?支撑成长所需的费用要多少?这样的成长需要多少资源?这样一种严格经营计划,只有成长到第四年,才能慢慢体会到。在成长的企业中,尤其是企业到了三、四百人,收入做到两亿的时候,经营计划变成非常重要的手段。没有这样的经营计划,管理者没有办法考核、检验与培养一支优秀的管理队伍;没有这样一个经营计划,实际上管理成长也没有办法实施。
有人说,管理企业使命很重要、远景很重要、价值观很重要,有人说技术很重要、销售很重要,全都没有错误,但都不能否定计划的作用。著名企管专家谭小芳老师建议我们的企业家不仅对目标要有计划,对过程要有计划,即使是使命、远景规划、价值观也需要计划,这些崇高的神圣的理念也不是一蹴而就的,一样需要过程的日积月累,这个过程就需要计划,否则一样是纸上谈兵。
无论公司实行长期计划,还是生产计划、成本计划,其目的都是为了提高工作效率,有效合理地调度配置公司资源,进一步落实目标责任制,提高管理决策的科学性及员工工作评价的可操作性。
1、产生积极的心态,充满激情、信心和勇气;
2、看清使命、产生动力;
3、体现生存的意义和价值;
4、有助于把握重点;
5、自我完善,不断进步。
总的来说,眼下咨询公司推出的面向管理人员的培训课程不多,层次较浅,其中做得比较成功的,还得数计划方面的课程,比如计划管理和目标管理等,这块也是管理理论中发展得比较好、实务操作性比较强的一部分,因而效果也相当不错。对于企业管理来说,目标和计划意味着动力与效率;而对一个管理人员的职业生涯来说,目标与计划搞得好与坏是关系一个企业人发展档次分野的决定性因素。
我们在职场中,最常用到的计划是工作计划,其中按照不同的分类方法又可以分出许多层次,按时间进行分类,我工作过程中比较常使用的是日计划、周计划,月计划,年度计划。日计划是工作自我管理的基础,一般企业并不要求,但要想提高工作效率,我觉得日计划是不可少的。日计划可以不拘形式,可以记在台历上、笔记本上,甚至不以文字形式出现,关键是对自己每天工作的一个梳理。
对个人而讲,超过一年的计划就可以算中长期计划了,中长期计划同样也是以目标为主的一种计划形式,确定自己的人生发展趋势而已。正因为如此,中长期计划中有大量的不确定性,许多人觉得“计划不如变化快”,订不订关系不大,有的人即使订了,但在环境发生了改变时却不能及时调整,也没有多少实质性的意义。
我常常向学员介绍一种滚动计划法,来帮助大家克服这个问题。滚动计划要求按时间从近及远把计划制定的由细致逐步转向粗略,然后根据时间的推移,过一个周期就重新审订一下过去订立的计划,把刚过去的计划总结掉,把新近要面临时期的计划进行细化,根据现实变化了的情况对远期的计划进行调整。这样就把计划纳入一个动态的管理机制,从而克服计划的空洞现象。
我们个人很少对个人的花销进行记帐的,西方人大部份都有个人花销进行记帐的好习惯,这就是进行有效的计划管理。企业就更有必要进行开支的计划管理了,因为,企业中有很多管理不当的方面,就像“黑洞”
一样吞噬着利润:每个员工一年为企业浪费100元,1000个员工累加就是10万元,10年呢......我们平时请客吃饭,点了很多的菜,吃不了,扔掉了一大半,可以用500元的费用,却用了1000元;10次累加是5000元,100次累加是50000元......总之,谭老师希望我们的管理者能重视计划管理,提升计划管理水平,为企业创造意想不到的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