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载:美国洛杉矶一家诊所称提供选择婴儿性别及身体特征服务。近日全球首例基因筛查试管婴儿在美国诞生,这意味着“从父母基因中选出最优基因,培养出想要的婴儿”的基因筛查术将更普及——“想要金发碧眼的女婴?我们能办到!”
自古以来,人类社会是按照其本身的规律“自然地”成长与发展的。千姿百态的各色人等构成了内涵极其丰富的“社会”,而“社会”的核心则是从血缘和亲缘关系发展出来的人伦关系乃至社会制度。如果我们用“科学”的手段,从胎儿的形成和孕育开始就去按某些人的想法去对人的遗传特质进行干预,上述人伦关系和社会制度就丧失了立足之本,进而人类社会就有可能面临崩溃的危险。
可以预计:“基因筛查术”的“更普及”肯定会与市场挂钩,那么,马太效应就会显现出来:有钱的人可以对自己的后代进行种种设计和改造,用科学技术筛选出更为优秀的基因,像装电脑似地将优选出来的基因拼装到一起,以使自己的“子女”智商更高,能歌善舞,面貌娇好……
但是,穷人呢?他们的孩子只能按照传统的方式孕育,所以就会显现出很多遗传上的劣势。因此,人类社会就会形成两大集团,一类是“设计过的”的“科学人”,一类是“未经设计”的“自然人”。到此时,所谓美国梦就会彻底变成黄粱梦,因为社会流动会遭遇“科学人”和“自然人”之间无法逾越的“人种”鸿沟。是否可以预期,我们这个星球将在“科学人”和“自然人”的激斗中毁灭。
追溯历史,始于13世纪末的意大利文艺复兴以及其后17世纪的法国启蒙运动,从中世纪的野蛮愚昧中解放出两个“精灵”,即“人性”和“科学”。也许是物质追求更接近人的本能,在后来的社会经济发展中,与科学技术结盟的市场和资本一发而不可收,而“以人为本”的理念却总是昙花一现或仅仅作为点缀。当“科学理性”被异化了,低级趣味、急功近利、激烈竞争和冷酷无情随处可见,理想、信仰、伦理、道德,这些与人生终极意义密切相关的基本社会规范便会趋于瓦解。
因此,贝尔写了《风险社会》一书,指出了当今世界面临的风险有两类,一类是传统风险,一类是现代风险。在现代风险中,“科学”的风险很可能对社会的破坏力极大。
讲到人类的起源,西方基督教有上帝造人之说。无独有偶,中国也有女娲捏小泥人的上古神话。但是,今天的“科学”要想取代上帝的角色,从社会和人性的角度看,这不啻是一场灾难。
“科学”的风险会毁灭人类社会
评论
8 vi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