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银破位盼右肩与上海概念崛起?
中国是一个奇特的国家,它的奇特之处在于它的独立性与概念性的泛滥。
这种独立性与概念性的泛滥主要体现在资本市场上。
看一看沪A是世界上早期实现2008危机翻番后的品种之一,但而今却在2238,与翻番价3478相比,差55.4%。显然这是中国独立性造成的,也是中国市场相对封闭性造成的,最重要的莫过于中国主控方对资本市场高度控盘技巧造成的。
概念性的泛滥也体现在中国资本市场,其实美国也玩概念的,2008年危机就是一个天大的概念性问题,现在想来也非常可笑。
概念的引入对于资本玩品的涨跌可以起到良好的推动作用。
棉花、橡胶的暴涨源于需求旺盛与低库存概念,但它的暴跌又源于丰产期与高库存,这是需求与库存概念的引入。但实际上想一想,低库存与暴涨有关,因为越涨、买的人越多最后干脆屯起来,库存自然就低。但越跌、抛的人越多,库存自然就高。
白银的低幅度主升也伴随着叙利亚的危机概念,它的涨幅超越了早期的八卦值0.33,而今它的破位(伦敦的:23.09-23.02与中国的4685-4662)又与叙利亚有关。
那么白银到底还有没有一波反抽呢?
按照传统的左、右肩概念,当白银下行:伦敦的21.77与中国的4422左右时,将伴随着做右肩至中国的4947。或许那个时候又会抛出叙利亚局势再度紧张气氛。
中国的概念总是层出不穷。有好的概念,也有灾难性的概念。
灾难性的比方说:地震、水灾、旱灾、瘟疫等,都会为相关品种短时间内的龙头品种实现翻番提供了契机。
不过,任何一个概念都远不如中国的重组概念具有持久性。
重组概念的经久性与中国上市公司天然包装特性分不开的。既然达不到上市要求,都可以包装实现上市,故而上市后亏损再让你赢利就不是见不得的人事情。
重组概念的美还在于基本面变差时可以积极做空,达到洗筹活动,变好时又可以实现高位套现。
当然,中国历史上的两地概念,上海与深圳概念也是隔一段时间会达到疯狂暴炒的地步。
尤其是上海,概念的广泛性与叠加性为它的暴炒提供了坚实的基础:什么直辖市概念、迪斯尼概念、蒲东概念、新近的自贸区概念等等。
当然,天津的直辖市概念、滨海新区概念,以及直通车概念;振兴东北概念、西部大开发概念、深港前沿合作概念。也为以上海概念为中心的概念炒作锦上添花。
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概念性炒作都会沉寂下去,因为概念炒作的背后,都是主控方拉高后为高位派发提供了局够的空间,最后再度实现腰斩也不是什么难事?!
不过低价股涨一涨也是情有可原的,毕竟跌了那么多,明天有望消灭一元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