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网曝儿子陪酒”错在哪里?
近日有一名母亲发微博称当公务员的儿子总陪局长喝酒并喝醉,通过微博向中共浙江省委组织部部长蔡奇(微博)求助,蔡奇转发微博并要求当地彻查。18日,经涉事部门核实,该科员当晚与同事等人聚餐,确有喝多,但系私人聚会而非公款宴请。昨日发帖母亲接受北京青年报记者采访,还原儿子喝醉经过,并表示事发后儿子受到同事的排挤和冷落。(北京青年报2013-09-20 )
可怜天下父母心。这位母亲之所以会在网上“出卖”自己的儿子,原因只有一个,就是“觉得他喝太多,怕身体受不了,想阻止这种情况。”但令她意想不到是,她这种慈母般的“好心”不仅没有让儿子获得身心上的解放,反而陷入了“排挤和冷落”的尴尬境地,确实有点“很傻很天真”的意味。
笔者之所以说这位母亲有点“傻”,是因为她的“大实话”直接揭露了官场上的诸多问题,涉及到了太多人的利益,从而把儿子推到了“另类”和“毒药”的边缘。笔者之所以说这位母亲有点“天真”,是因为他太不了解这个社会,想法过于简单,在处理问题的方式上太过于幼稚。具体来说,表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她选错了对象。领导安排儿子陪酒,担心儿子经常醉酒会伤及到身体,本来找一下儿子的单位领导,向其说明也就罢了。但她却选择了直接向省委组织部长“求助”,还说什么“人民的父母官,望对流行的‘红黑事’喝酒也能阻止!”这不是举报信又什么呢?而作为省委组织部长接到群众这样的举报,又岂能不雷霆大怒,要求彻查?
二是她选错了方式。即使儿子“总是什么局的局长一起喝让他喝醉,在国税管理科管了一大片厂家。”很有必要向省委组织部长反映,直接到其办公室或者写封信不就得了。而她却偏偏选择了微博发帖的方式将事情的原本发布了出来,众目睽睽之下、人声鼎沸之中,网友岂能漠然视之,省委组织部长岂能漠然视之,浦江县的相关部门又岂能漠然视之?
三是她选错了时间。当下,正是中央大力开展遏制“四风”、落实“八项规定”的关键时刻,公车不得乱用、福利不能乱发、吃喝禁用公款等等方面的制约,原本就已经让那些公职人员伤心不已、感觉甚是”不自在“了。而在这一时刻,这位母亲却向省里主管组织的高官投诉儿子在官场陪局长应酬醉酒伤身的现象,这让当地的领导干部如何应答,让儿子在国税局的那些同事们如何面对,让儿子曾经非常要好的朋友如何看待他?
中国是一个酒场文化根深蒂固的国度,现今是一个”酒风如作风、酒品如人品“的时代,即便是吃喝不用公款,人们也不会丢弃这种人际交往方式。因而从这个角度来说,不能喝酒错在自己而非他人。诚如有人所说:“酒都是自己灌进嘴里的。”我想这位母亲最大的错误,就是把儿子喝酒的罪名强加在了别人的头上。这大概也就是她很后悔把儿子给“卖了”了的根源所在吧!
(李吉明2013年9月20日于河南新乡 邮箱:[email protect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