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雪峰 :管理定位中的轻管理


 [摘要]目前各种管理决策模型和方法,适用范围是各项计划、组织、领导、控制等具体事务的决策,对于管理方法如何选择和决策,目前尚没有一种科学的有效范式。在对管理工具如何选择决策上,轻管理三层次决策模型提供了一种全新的视角。轻管理3层次决策模型第一步:管理定位。管理定位1:定位管理在企业中的位置;管理定位2: 定位管理的元问题;管理定位3: 定位管理的三个逻辑起点。轻管理3层次决策模型第二步:管理分层。管理分层第1步: 根据企业需求层次对管理的山坡进行分层;管理分层第2步: 根据管理山坡的层次对管理进行分层。轻管理3层次决策逻辑第三步:行动和改进。管理行动第1步:从不同的管理逻辑起点选择相应的管理方法;管理行动第2步:根据不同的管理方法选择最适合的管理工具;管理行动第3步:根据不同经营目的动态完善管理系统。
[关键词轻管理 科学决策 管理决策 管理逻辑 管理定位 
经营和管理是企业运营中紧密相联而又完全不同的两个方面。经营的目的是对外的,管理的目的是对内的。管理为经营服务,起到协调人和人以及人和物的关系,最大限度发挥人力、物力、财力的作用。管理决策是管理者实施管理职能的核心工作。管理的计划、组织、领导、控制等职能活动的中心工作就是进行各种各样的决策。 
随着人们对管理决策科学化研究的不断深入,出现了很多科学的管理决策方法作为管理决策的有效辅助手段。在方法论方面有系统理论、控制理论、信息理论、混沌理论等,在具体技术方面有线性规划、整数规划、动态规划、排队论、调度模型等数学模型的应用。此外一些心理学、社会心理学、行为科学等因素也常被运用于管理决策中。
以上各种管理决策模型和方法,适用范围是各项计划、组织、领导、控制等具体事务的决策,对于管理工具如何选择和决策,目前尚没有一种科学的有效范式。在对管理工具如何选择决策上,轻管理三层次决策模型提供了一种全新的视角
轻管理,即适度管理。是一种减法的概念,指在管理中不盲目应用复杂的管理方法,而是根据企业不同的管理需求层次,抓住管理现实中的主要矛盾,举重若轻的、动态的选择最适合、最简单的管理方法实现轻松管理的目的。
丁雪峰博士在201310月份由机械工业出版社正式出版发行的新著《轻管理:让管理很简单的真正秘密》对轻管理理论进行了详细论述。轻管理的本质是管理层次论。采用3层次轻管理方法,根据不同管理成熟度的管理目标采用相应的管理方法,从而可以动态的根据复杂的管理现状中选择最适合、最简单的方法实现轻松管理的目的。
管理定位1:定位管理在企业中的位置
轻管理要为管理做减法,在实践上就要首先确定管理在企业中的位置。对管理职能在企业中的作用如果在理解上出现偏差,就会导致重管理现象的出现。
轻管理认为:首先要定位管理的职能,因为企业经营、领导、管理3种职能完全不同。
经营主要是和组织外部打交道。第一步选择经营目标。确定独特的企业客户群,目标客户是个小水塘无论如何做都是小企业,目标客户是湖泊企业就可以做成中型企业 ,目标客户是大海就能做成大企业 。第二步选择经营方法。开着你的船去捕鱼,你的捕鱼工具决定了你的收获。用钓鱼竿和渔网、万吨巨轮不同的捕鱼工具收获的鱼当然数量完全不同。而这些不同的捕鱼工具就是企业不同的经营方法,包括如何构建商业模式、经营模式、品牌管理、营销管理、客户管理等等。 
管理主要是和组织内部打交道。首先是组建什么的团队。小水塘管理就是独木舟,湖泊管理需要大轮船,大海管理就是万吨巨轮。用万吨巨轮的管理方法,到小水塘放都放不下。第二是如何让团队发挥最高效率。管理就是让你的独木舟、大轮船、万吨巨轮跑的最快最平稳。企业大了,做成了中型企业,还是用独木舟的管理工具,独木舟无论效率多高,跑的多块,在湖泊里的效率也比不过大轮船。
领导是船长,决定你的企业方向。领导的职责是用人和出主意。领导水平的高低,首先是选择谁做船员,大副,其次是出主意,就在于如何选择自己独特的客户群,提供什么独特的价值才能赢得客户。领导决定是采用独木舟、大轮船还是万吨巨轮,领导决定能否激发船员的积极性更好努力工作,让船跑的更快,让船采用什么更先进的技术去赢得比赛。领导是企业赢得比赛最重要的角色。
轻管理的逻辑是先领导再经营最后管理。因为企业赚钱主要靠经营而不是管理,企业发展主要靠领导而不是管理。
管理定位2: 定位管理的元问题
从组织生态学的视角看,企业是一个有生命的组织,构成整个组织生态系统的三个重要因素分别是人、组织(活动)和环境。人、组织、环境(不同层次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共同构成一个复杂的复合生态系统。任何组织的存在都是一个能量交换的过程,没有能量输入组织就会死亡。

让我们先看看企业和环境的能量交换图:

 

企业和环境的能量交换图
根据上图,企业要存在,必须有足够的能量输入。因为企业是由人组成的,而人聚合成组织,必须消耗能量。那么,利润、资源、顾客、企业使命、管理技能、人才这6项,哪些才是能量?毫无疑问,只有物质性的东西才是最基本的能量,其他都是产生能量的基础或者手段,最基本的能量就是资源的输入,即企业利润。 
企业要存在,必须保证企业消耗的资源要小于输入的资源,否则企业就无法存在。企业消耗的资源,表现为企业内人员的各种活动消耗,这些消耗无论是何种形式,都可以用货币表示,所以企业必须有大于企业消耗的货币输入才能保证企业的存在。
企业的货币输入来源于两个:第一、外界的资源输入,比如企业资本金,无偿援助等等。第二、企业自身创造的利润输出以后部分转化为新的资源输入,形成一个闭循环,靠企业自身的能量产出维持企业生存。
作为赢利性的企业,外界的资源输入,比如企业资本金,无偿援助等等无论数额有多么大,如果企业自身不能够赢利,创造新的资源来维持组织生存,这样的企业都会死掉。因为企业最初可以投入的资源总是有限的,而组织要生存下去持续消耗的资源却是无限的。作为一个生命组织,保持其墒值的平衡,必须靠自我的产出来形成自我维系生态系统的闭循环才可以。
在商业社会里,企业消耗的资源是货币形态的,因此要求其投入的资源也都可以用货币形态来表示。这种情况下,我们可以确定,企业生存最基本的要素是货币。而货币的来源一是外界的资源输入,即原始的资本投入,但是这个投入无法维系组织长期的生存,组织要长期生存,必须自己产生货币来进行闭循环的投入,维持组织运作。组织自己产生的货币,就是组织的利润。
从组织生态学视角来看,组织靠输入的资源大于组织运行消耗的资源来生存,因此组织生存最基本的物质基础是要有利润。因此轻管理得出结论,利润是企业存在的根本理由,企业进步的动机就是利润最大化。
管理定位3: 定位管理的三个逻辑起点
提高劳动效率是管理逻辑的第一个起点,企业对于管理的需求处于企业生存需求阶段。这是企业在生存的需求阶段管理最重要的任务,其他管理方法都在其次,解决不了效率,企业就不会有效益,企业就会在初创期死去。
提高组织效率是管理逻辑的第二个起点,企业对于管理的需求处于企业尊重需求阶段。因为企业经营已经有了一定的规模,没有规范的企业管理,企业就会一团混乱,管理成本和经营成本非常高,就无法为顾客创造良好的顾客体验,也就不会有良好的企业形象、雇主品牌、产品品牌,企业就不会有很强的市场竞争力。
提高个人效率是管理逻辑的第三个起点,企业对于管理的需求处于企业基业长青需求阶段。企业主要的任务是保持和巩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双赢交易能够真正尊重员工,发挥员工的积极主动性和创造性,通过全员的积极创新,突破企业过去发展的束缚,塑造新的企业竞争能力。
注:本文刊发在《企业管理杂志》2013年第7期
【作者简介】丁雪峰:都经济贸易大学劳动经济学院人力资源开发与人才发展专业博士研究生,中国国际人才专委会秘书长、香港城市大学访问学者; 《轻管理-企业管理的真正秘密》、《轻管理实操--企业管理很简单》作者;《中国雇主品牌蓝皮书 12345》主要作者。 新浪微博:丁雪峰轻管理。
联系方式:  [email protected]
参考文献:
[1] [  ] 赫伯特西蒙 . 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奖者著作丛书,管理行为——管理组织决策过程的研究 . 北京 : 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 ,1988,3. 
[2] [  ] 孔茨奥唐奈里奇 . 管理学经典教科书——管理学 . 上海 : 上海人民出版社 , 1990,70. 
[3] 邱菀华 . 管理决策与应用熵学 . 北京 : 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2,8~9.
[4] 戴维 R. 安德森《数据、模型与决策》,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6 
[5] Greeno,J.G. The Nature of problem Solving Abilities,In Estes,W.K.(Ed), Handbook of learning and Cognitive Process,5,Human,Information Processing, Hillsdale:Lawrence Erlbaum Associates,1978. 
[6] Holzman S. Intelligent.Decision systems,Addision-Wesley Publishing Company, INC.1989. 
[7] Simon,H.A.The structare of ILL Structured problems,Artificial Intelligence. 1973 (4) 
[8] Reitman,W.R. Cognition and Thougt:An Information Processing Approach, New York: Wiley.1965. 
[9] Newell A,Simon H A.Human Problem Solving.Englewood Cliffs,New Jersey, Printice Hall, INC.1972.
 本研究获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3年研究生科技创新重点项目资助
 
《轻管理:让管理很简单的真正秘密》2013年10月份由机械工业出版社正式出版发行。轻管理是丁雪峰博士在十多年孜孜不倦的管理学研究实践基础上,通过与30多名管理专家、200多名知名企业家和人力资源高管的调研探讨,经过对400多本书、9000多篇文章的文献研究和11遍反复修改,历时3年半潜心完成的重要管理学创新著作。
 “轻管理”,即适度管理,是一种为复杂的管理做减法的概念,英文译为:appropriate management。指在管理中不盲目应用复杂的管理方法,而是从管理的原点和管理的有限性、管理的层次性、管理的阶段性的本质特征出发,根据企业不同的管理需求层次和管理现实中的主要矛盾,按照管理的山坡模型和轻管理决策模型,举重若轻地、动态地选择最适合、最简单的管理方法,实现轻松管理的目的。
《轻管理:让管理很简单的真正秘密》是丁雪峰博士在广泛借鉴、继承西方100多年管理学科学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和对管理“重思”的基础上,对管理进行的“重识”和“重构”,并重新定义了管理的价值、作用、决策、逻辑、方法、工具。《轻管理:让管理很简单的真正秘密》通过创造性设计出的轻管理决策模型,清晰揭示了管理的内在逻辑和运行机制、机理,指出了穿越管理丛林很简单、理解管理理论很简单、选择管理方法很简单、应用管理方法很简单的具体思路、方法和步骤。
《轻管理》专家推荐语
 
APPROPRIATE MANAGEMENT
The Real Secret to Make Management Very Simple
丁雪峰博士的《轻管理—让管理很简单的真正秘密》展现的是所有管理者、领导者必须明了的复杂管理现象背后的真正秘密。以前很少有管理大师通过清晰严密的逻辑推理,给出进行管理方法决策、应用的普适性工具。 
——香港城市大学商学院讲座教授、长江学者黎建强
知识经济时代需要新的管理思想、模式和方法,轻管理是在继承传统旧管理精华基础上的管理创新和新突破。丁雪峰博士的《轻管理—让管理很简单的真正秘密》通过创造性设计出的轻管理决策模型,清晰揭示了管理的内在逻辑和运行机制、机理,填补了管理学研究的空白,是中国本土化管理学研究的创新成果,为现代管理学的发展做出了新贡献。
——国务院总理《政府工作报告》主要起草人、国务院研究室宏观司司长向东博士
“轻管理决策模型”具有强大的逻辑力量,模型涵盖管理理念、管理决策、管理系统3个方面,通过“管理的山坡”模型中竖列10大项目的3个层次,和纵向“定位”、“分层”、“应用”轻管理的3大步骤10个小步骤,用一个清晰的理论框架基本涵盖了从理念、决策到应用所涉及的管理系统的方方面面。更难能可贵的是,这个模型实现了80多项管理内容从纵向到横向所有内容的层层对应、环环相扣、步步相连,无论是管理理论的严密性还是实操性,都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这样的管理模型,在我看来,丁雪峰博士的《轻管理决策模型》丝毫不比卡普兰和诺顿的平衡计分卡(The Balanced ScoreCard)逊色,有较高的理论和实践价值,为管理实践提供了简单轻松的且具有可操作的科学决策和应用工具。
——国家行政学院中国领导科学研究中心主任、中国领导科学研究会副会长刘峰教授 
雪峰多年来都在研究《轻管理—让管理很简单的真正秘密》。这本书是建立在他十多年孜孜不倦的管理学研究实践基础上,通过与30多名管理专家、200多名知名企业家和人力资源高管的调研探讨,经过对400多本书、9000多篇文章的文献研究和11遍反复修改,历时3年半潜心完成的重要管理学创新著作。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学会副会长、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劳动经济学院原院长 杨河清教授 
翻看着《轻管理—让管理很简单的真正秘密》的书稿,感受着字里行间的热情和倔强,也是又一次享受雪峰予我的感动。
——飞亚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徐东升博士
丁雪峰博士在一个崇尚人治和厚黑的国度,用超人的毅力,付出三年半的心血写作《轻管理—让管理很简单的真正秘密》一书,努力建构一个充满现代思维的管理科学思维,并形成一个严密的、极具操作性的“轻管理决策模型”,对当下致力于完成国际化、现代化的中国企业弥足珍贵。毕竟一个总是靠领袖语录和封建末期建立的权钱媾和管理模式是没有希望的,即使这些企业家仍备受追捧。
——著名资深媒体人、《工人日报》社会周刊编辑部主任石述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