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图书馆馆长解读一周热点


 杭州图书馆馆长解读一周热点(上)

为什么十年不拒绝乞丐进图书馆:

我无权拒绝他们,但您有权离开

 

2013922日《都市快报》 

陈小向

                                                

     在这个@时代,@无处不在。你有什么想对TA说的,可以@TA;你有什么想听TA的看法,也可以@TA。每一个@,都让你和TA近在咫尺。天下周刊全新栏目《周末@你》,将@微博上够特别、够有想法的TA,邀请TA来和所有人分享TA对一周新闻热点的看法。如果你有想@的对象,欢迎在微博上@都市快报国际部,或@都市快报中国新闻部。也可能,我们下一个@的就是你。 

   本周@他:褚树青,杭州图书馆馆长,倡导“平等、免费、无障碍”和无差别的阅读服务,坚持让图书馆的大门向所有读者免费敞开。十年不拒乞丐,杭图被外界称赞为“史上最温暖图书馆”,但也引来一些读者的不理解和质疑,褚树青回应说:“我无权拒绝他们来读书,但您有权离开。”在他看来,“对弱势群体而言,图书馆可能是唯一可以消弭与富裕阶层之间在知识获取上鸿沟的重要机构”。  

   Q1:杭州图书馆允许任何人进来看书,这种无差别服务背后,是一种什么样的理念?

  褚树青:和公园一样,公共图书馆具有公共性,应该允许任何人自由穿行,平等地使用。图书馆是知识的殿堂,而知识不分高低贵贱,学者可以到图书馆求知,乞丐和拾荒者同样有这样的权利。一个理想的公共图书馆,是公平、开放、现代、多元、无门槛和舒适的,应该是每一个读者的天堂,所有人都能在这里享受到无差别的服务。  

    Q2:近日有网友发帖说,西安有游客为了登上城墙,竟然“遁地”逃票。西安宣武门附近加装了结实的围栏,但围栏下有一个自来水检查井,有人就先从井这边钻下去,再从井的另一边钻出来,这样就可以“免票”上城墙。从徒手攀墙到遁地钻井,逃票花样不断翻新,你怎么看?

    褚树青:公民素质的提升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这不仅仅是标语式的宣传或者运动式的批驳,一个社会的文明程度,既涵盖着个人的作为,更考量了整个体系的完备。这个事件出现后,在一片针对行为本身的指责声中,我们也听到了更深层次的对景区公共属性和高价门票之间矛盾的质疑。

  其实,公共性与GDP并非不可兼得。在这一点上,杭州还景区于民的做法是最好的注脚。

      Q3:近日,法国一些媒体报道,巴黎著名旅游景点卢浮宫门票遭遇造假,而持有假票的是中国旅行团。消息爆出后,一些媒体把矛头直指中国游客,认为他们贪图小便宜,素质低。法国一家华人旅行社负责人说,中国游客参观卢浮宫不需要或者不能够自行购买门票,因为有的团费中已包含卢浮宫门票,有的让游客从导游处购票。因此,中国游客不会是假票来源,实属躺着中枪。

  褚树青:虽然法国方面只是在前期推测时表示,“可能与中国旅行团有关”,但在开展调查之后,法方还是很快给予了客观真实的判断,这对“躺着中枪”的中国游客来说,还算是个小小的安慰。

  其实我们可以脱离事件本身的喧嚣来思考一下。可以看到,大部分时评与网友所持观点都相对接近,话题的发散都着落在“中国人的国际形象”上。随着人们收入的提高和国门的打开,走出去看看成为越来越多人的选择,而由此又衍生出许多将不文明陋习展现于“国际舞台”的笑话。在这点上,人们对“提升国人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达成了高度的一致。我们甚至可以说,正是这种更多源于民间自发的文明诉求,让事态开始朝着好的方向发展。

   

   这一次是“躺着中枪”,也许下一次,就不会中任何“枪”了。

  Q413日,福州教育学院附中初二(11)班的英语课堂上,有学生当场拍桌而起,大喊不喜欢英语老师的上课方式,要求全班表决更换老师,获得不少同学的举手赞同,老师当即离开。不过,班主任说,学校德育处将对“闹事”学生进行处分。

  褚树青:中西方的教育差异,一直处于被比较被对照的漩涡中心。就中国目前的教育体制和教育环境而言,不满与质疑的声音明显要更多些。

  中国人传统观念里讲究“师道尊严”,但这实际上也是在封堵学生自由的表达。“学生弹劾老师”这一事件的表象确实有点“离经叛道”,但也透露出师生日常交流之不畅。我们不能要求这个年龄段的孩子能以各种圆融的方式处理问题,只能建议校方以宽和自省、平等沟通的态度对待之。

  

  Q5:东莞理工学院城市学院新生入校先签协议,其中明确:“学生本人对自杀、自伤引起的后果承担责任”。学生认为,学校用冰冷协议推卸责任。校方说,协议类似“温馨提示”,为告知新生在宿舍要注意的事项。

  褚树青:一方面,“协议书”的确如校方所言,只能起到“温馨提示”的作用,并没有实际的契约意义。如果学生的确是因校方的原因而出现问题,校方的责任是逃不掉的;如果是学生自身的问题,作为已经18周岁以上的成年人,学生自然应该自己承担责任。

  另一方面,学校的这一做法也折射出我国现行社会保险体系不健全、家长盲目寻找“替罪羊”、校方急于撇清责任的无奈心态。眼下应该做的是,政府要尽快推动社会保险体系的健全,家长和校长则应共同在孩子的心理教育上承担更多的义务。

 

杭州图书馆馆长解读一周热点(下)

“以房养老”只可能是部分人的选择

政府完善养老制度才是根本

 

    Q6:甘肃天水张家川县16岁的初三学生杨某,被警方以涉嫌寻衅滋事罪刑拘,杨某曾发微博质疑当地一男子非正常死亡案,警方认定其“发帖转载500次以上”。“@张家川公安”说:由于杨某散布谣言、煽动群众游行,严重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给公安机关办案带来极大被动,造成恶劣社会影响。

  褚树青:两高的司法解释必须得到正确的执行,这是毫无疑问的。问题在于具体的执行过程中如何做到“正确”。在案件的执法过程中,如何严谨地分析和把握具体的情节和后果,是执法部门需要认真做好的功课,而不能简单地以是否“发帖转载500次以上”这样机械地来判定。不严谨的执法既是对公民权利的损害,也是对法律的不尊重。

  

    Q7:有吸毒史的乐燕,在丈夫服刑期间,多次将两个女儿反锁留在家中,她们最后被活活饿死。918日,饿死女童案在南京中院开庭。法庭调查显示,乐燕出生在非婚家庭,从小没有父母管,12岁才开始上学,16岁就辍学独立生活,长期在夜场、美容院混。

  褚树青:近日,有媒体报道南京吸毒母亲饿死幼女事件,这件事情一经曝光,立刻引发了社会各界的热议和讨论。

    很长一段时期以来,我们认为在未成年人保护方面,已经做了很多的工作,付出了不少的努力,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这起事件为我们敲响了警钟。它提醒了我们,虽然女童饿死一事是一个孤立的极端事件,但折射出我们在未成年人保护方面还有许多有待改进的地方,尤其在当前这个社会转型期,需要调整工作方式和制度内容,使我们的工作更接地气,更具有操作性。就个体而言,无论这个母亲个人经历如何,她对待孩子的行为都是一种“犯罪”。

  

    Q8:近日,网络上曝光了河北兴隆县孤子山镇党委书记梁文勇辱骂百姓的视频,梁文勇一边喝五粮液,嚼大龙虾,抽中华烟,一边说“老百姓手里端着米饭,嘴里吃着猪肉,最后还得骂娘,老百姓就是这副德行”。兴隆县政府16日通报,已免去梁文勇职务。

    褚树青:这一事件充分反映出,当下社会中普遍存在于官员们心底深处的封建官本位意识。在他们的意识中,他们还是封建社会的“父母官”,做了一点对人民有益的事,人民群众应该对他们感恩戴德才是,但他们忘了,他们是人民的公仆,为人民服务是他们的本分。从这个意义上说,眼下的群众路线教育活动正逢其时。

 

    Q9:中国已进入人口老龄化快速发展阶段。在“银发浪潮”来袭,“421”家庭模式成主流的背景下,如何养老引发人们思考。914日,由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若干意见》公布,明确提出开展老年人住房反向抵押养老保险试点。老年人将名下房产抵押给金融机构,可定期获取养老金直到去世。

    褚树青:我国进入老龄化社会以来,养老问题确实比较突出。

  从个体来说,养老有很多种方式,“住房反向抵押”是一种新的方式,给了老年人更多养老选择。且不说这种方式是否适应我国社会“养儿防老”的主流观念,以及可能涉及的制度方面、现实操作方面的困难,更重要的是,“住房反向抵押”只可能是部分有房老人的选择,这和出租、出售自己的房屋换取养老的性质是一样的,都是老年人个体自发的经济行为,并不需要政策引导。

  就整个社会层面来说,养老问题的根本解决,需要政府更多的完善养老制度,为退休者提供福利,保障老年人有尊严的生活。


摄影 朱丹阳

  下周@他:光泉法师,杭州灵隐禅寺住持,杭州佛学院院长、浙江省佛教协会副会长、杭州市佛教协会会长。94日晚,他在美国哈佛大学发表《佛教艺术与世界和平》的演讲,成为灵隐寺首位登上美国大学讲坛传播佛教文化的法师。下周日,他将从佛教视角为我们解读一周新闻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