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币离岸业务


人民币离岸业务
 
 
一般来说,各国的金融机构只能从事本国货币存贷款业务,但是二战之后,各国金融机构从事本国货币之外的其他外币的存贷款业务逐渐兴起,有些国家的金融机构因此成为世界各国外币存贷款中心,这种专门从事外币存贷款业务的金融活动称为离岸金融。人民币离岸业务是指在中国境外经营人民币的存放款业务。离岸市场提供离岸金融业务:交易双方均为非居民的业务称为离岸金融业务。通过开展离岸业务,把境外人民币资金盘活。
人民币海外存量从1999年的大约100亿元,上升到2003年的1100亿元,到2013年中期,人民币币海外存量总计超过8000亿元(据不完全统计,仅香港一地就超过5000亿元),增长异常迅猛。
迄今为止,已经提出在上海、香港、新加坡开展人民币离岸业务并建立人民币离岸中心。香港市场上的人民币在5000亿左右,主要由个人持有,初始驱动力是人民币的升值预期,投资产品则是存款、国债、保险和基金等为数不多的定息产品。随着香港人民币回流内地的渠道逐渐打通,收益开始成为持有人民币的主要驱动力,香港离岸人民币市场已经初步形成。
需要特别提到的是,英国对人民币离岸业务表现出极大的兴趣。2012418日,离岸人民币业务中心计划在伦敦金融城正式启动,目标是把伦敦打造成为人民币业务的“西方中心”。该计划还欲在为伦敦人民币产品及业务市场提供技术、基础设施和监管方面的支持与发展方向。争取成为欧洲人民币离岸业务中心。2012年伦敦金融市场平均每天人民币交易量为25亿美元,比上一年增加240%。同时,伦敦各银行大力推广其人民币业务,2012年各企业对人民币的使用明显增多,进出口融资业务量达到336亿元人民币,较上一年增长100%。信用证和其他信贷担保业务则增长13倍达到47亿元人民币。
非常有趣的是,英格兰银行行长金恩在离任前最后几天做了一件对提振英国经济具有战略性意义的事:与中国央行签署了规模为200亿英镑的中英双边本币互换协议。这也是中国与G7国家签署的首个双边本币互换协议,它标志着人民币国际化又往前迈出了重要一步,也标志着中国央行与英国央行在货币金融领域的合作取得了新进展。2013年7月1日,英格兰银行史上第一位外籍总裁卡尼正式上任,为巧借人民币国际化的“东风”,确保英国经济能抵达“重返超级经济强国之列”的彼岸,卡尼上任以后还将会更积极培育伦敦离岸人民币业务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