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亚洲电台背景分析


作者:毕研韬 来源:《青年记者》20138月上第87-88
 
无论在中国、美国还是其它国家,人们对自由亚洲电台(RFA)和CIA的关系有颇多争执。笔者近几年的研究发现,不管美国国会1996年组建的RFA是否隶属于CIA,其使命与CIA1951创建的RFA完全一致。
 
一、北京对RFA的认知
 
 20111014,《中国青年报》(第10 版)发表了“解放军某研究中心研究员”吕正韬的文章,题目是 《朝鲜半岛上的攻心之战》。文章称,“由美国中央情报局开设的‘自由亚洲电台’一直把对朝宣传‘西方民主’、促进朝鲜政权瓦解作为重要的战略内容和使命。”从语境上判断,作者指的是1996年开播的RFA
2011年1月31日,香港《文汇报》(A15版)发表“资深评论员”王绍尔的文章。文章说,“众所周知,自由亚洲电台’有美国中央情报局的背景是美国极端反华的政治工具,该台以遏制中国和平发展、颠覆中国政府、分裂中国为目的。”文章借网友之口说,吴志森……,将港台变为另一个自由亚洲电台,做了美国中央情报局不能做的事情
     上述两例基本反映了目前中国军方(和政府)对RFA的性质认定。换言之,中国把1951年开播的RFA1996年开播的RFA视为一体,其背后都是CIA,其目的都是遏制中国发展、颠覆中国政府。早在1992年元旦,当美国方面还在酝酿成立“自由亚洲电台”时,《人民日报》就发表社论,披露美国的幻想就是“以攻破‘铁幕’时的活力和毅力来攻破‘竹幕’”。
 
二、1996年创建的RFA
 
《人民日报》1992年元旦刊文称,1991年4月10日,美国“捍卫自由委员会”等民间政治组织就建立“自由亚洲电台”召开大会。1991年4月29日,白宫签发总统声明,宣布成立美国总统国际广播特别小组,负责研究如何最好地组织美国的国际广播、怎样继续与亚洲邪恶的共产主义战斗。当时国际政治发生了“戏剧性”变化,东欧发生了民主革命,“冷战”结束,中东陷入冲突。
这个特别小组由前政府高级官员组成,组长是“美国之音”前台长约翰·休斯任。这位满脑子意识形态斗争的组长当时宣称,美国国际广播“发出的是话语,而非子弹;是思想,而非炮弹,但是它们拆掉了一堵墙,并帮助摧毁了一个邪恶的帝国。”[1]所谓“国际广播”,其实就是国家资助的新闻、信息和宣传复杂组合的委婉语。199112月,特别小组向总统提交了研究报告。报告称,前苏联的解体是我们的胜利,但还只是初步胜利。“世界上尚存的六个共产主义国家中有五个在亚洲,它们占世界人口的三分之一。只有当这些政府被推翻,世界才能从根本上免除共产主义制度的祸害。”报告建议,美国应尽快建立针对中国、越南、朝鲜、老挝和柬埔寨的“自由亚洲电台”。[2]这便是RFA成立的历史背景。
报告宣称,推广民主价值符合美国的国家利益,投资国际广播是维护国家安全的明智之举。报告称,政府国际广播的首要任务是营销外交政策。美国政府的这份报告是对美国媒介法律与政策专家门罗·普莱斯如下观点的有力佐证:国际广播的使命就是通过改变目标社会的话语结构、增加社会多元性,并确保这些观点能够表达并传播,来打破社会稳定。[3]
1992年,美国国会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广播委员会批准了美国总统国际广播特别小组的新建一个电台的建议。“1994年,当把贸易与人权脱钩对待时,时任美国总统克林顿把RFA视为对华政策的核心步骤。”1996723的国会(众议院)讨论中,南希·佩洛西称,在VOA之外建立RFA的原因是:VOA是政府机构,国务院不便支持不被其它国家待见的电台,而RFA具有独立性,国务院可以否认与之有联系。议员阿兰·莫洛汉也提到,1994年国际广播法案批准成立的是“独立的”RFA[4]
1994年,美国通过了国际广播法案。法案指出,新建一个针对中国和其它亚洲国家的电台“将有助于信息与思想的推广、有助于推动美国外交政策目标的实现”。与199112月美国国际广播特别小组建议不同的是,法案要求自由亚洲电台向“中国、缅甸、柬埔寨、老挝、朝鲜、西藏和越南”广播。把西藏与中国并列,充分说明了美国政府当时的政治立场以及赋予RFA的使命。
1996929RFA第一次播音,使用的是普通话。现在,RFA使用9种语言向亚洲播音,其中针对中国的有4种(普通话、广东话、维吾尔语和3种藏语方言)。RFA现在设有11个电话交谈节目,其中9个面向中国(普通话4个、广东话1个、藏语4个)。可见,中国是RFA的第一目标国家。
 
三、1951年创建的RFA
 
在社会主义中国和朝鲜宣告建国后,美国急于扩展与亚洲人民的联系。为此,于1951312成立了“自由亚洲委员会”。该委员会是由美国国家安全委员会批准成立、由中情局间接资助的秘密行动机构,其目的就是建立一个有充分自由的私人机构,去做政府想做但不便做或不能做的事。[5]
19515月发表的委员会“简介”中,委员会首任主席布雷顿·威尔伯写道,“委员会的目的是在亚洲人民和自由世界的人民之间建立起直接沟通。通过这些渠道,亚洲人民可以与美欧人民交流思想、希望和愿望,从而建立起一个自由人的联盟,进而击退苏联帝国的黑暗势力。”[6]
为筹建“自由亚洲电台”,彰显该台的非官方性质,由中情局参与操纵的“自由十字军运动”于1951年组织了为“自由亚洲电台”的募捐活动。“(战时)广告委员会”曾为其发布宣传资料。195194日,由“自由亚洲委员会”经营的“自由亚洲电台”开始首播,使用汉语普通话。布雷顿·威尔伯说,RFA的最终目标是“用确凿的、准确的、真实的新闻刺破亚洲的‘铁幕’”。[7]
19533月,中情局评估了RFA的广播作业,并决定停止播音,理由是“节目在亚洲任何地方都没有被听到。[8]中情局将相关发现以报告形式(标注日期:195341)寄给了总统的“国际信息活动委员会”主席W. H. 约翰逊。[9] 1953630,“国际信息活动委员会”将中情局的调查结论以摘要形式汇报给了时任总统艾森豪威尔。[10]
1953415,“自由亚洲委员会”做出了停止RFA的决定。1953430,该委员会主席布雷顿·威尔伯向媒体宣布了这一决定,称“与亚洲人民的沟通将以其他形式取代”。[11] 1955年,RFA停止了播音。[12]在美国的外宣媒体中,1951年创建的RFA是最短命,且不成功的。
 
四、两个RFA的关系
 
美国历史上有两个RFA,一个由中情局创建于1951年,一个由美国国会创建于1996年。这两个RFA之间究竟是什么关系?有人认为,二者实为一体,1996年诞生的RFA就是1951RFA的转世,因为新RFA不仅继承了旧RFA的传统,还继承了旧RFA的名字。另一方认为,1951年建立的RFA早已死了,新的RFA与旧RFA除了名字相同并无其它关系。对“冷战”时期的广播宣传有深入研究的德国学者理查德·H.卡敏斯(Richard H. Cummings)持后一观点。
2008325,在拉萨3.14骚乱发生后不久,《亚洲时报》发表了“情报与安全顾问”理查德.M.博内特的文章,题目是“西藏、‘大游戏’和中情局”。文章称,“中情局深度介入了‘自由西藏运动’,并资助了消息灵通得令人生疑的‘自由亚洲电台’”。此文引发美国广播理事会主席詹姆斯. K. 格拉斯曼不满。
理查德.M.博内特随后做出回应,为其观点辩护,但同意将其2008325的表述修改为,“中情局深度介入了‘自由西藏运动’,由美国政府资助的RFA消息灵通得令人生疑但符合中情局的利益”。博内特写道,2008313,印度前情报官员B. Raman曾为“南亚分析集团”(SAAG)撰文称,“RFA是中情局资助的电台”。[13]
博内特继续写道,“1994-1996年,RFA的管理及将美国纳税人的钱大量划给RFA的方式发生了变革,但是,许多观察者认为,这‘主要是为了掩护’,目的是提供某种程度的‘可否认性’。“可否认性”是指在从事秘密行动时,上级官员会事先精心设计,防止事情败露后把自己和组织牵涉进去。博内特说,这个电台存在的理由基本没变:美国政府和情报系统的既得利益。[14]
虽然中国、印度、美国都有情报人士称,现在的RFA是中情局资助的,但都没有给出有力证据。从专业角度存在两种可能,一、中情局作业不会留下把柄;二,他国同行不愿透露所掌握的情报。至于现在的RFA由“(美国)广播理事会”(BBG)而非中情局管辖,有观察者认为,BBG只是“掩护组织”,正如1973年成立的“(美国)国际广播委员会”(BIB)。
“维基解密”曝光的一份美国国务院密电加深了人们的上述猜疑。一份由美国对外政策专家苏珊.B.爱泼斯坦撰写的向国会的报告(标注日期为200651)提到,1973年设立BIB的目的就是把“自由欧洲电台”/“自由电台”转变成私立的、非营利电台。这样就在美国政府(中情局)和“自由欧洲电台”/“自由电台”之间建立了一道防火墙。
笔者研读了美国国会的相关记录和法案,没有发现中情局与RFA有关联的字句。当然,不能排除相关文献已被“消毒”的可能。美国国会的记录表明,美国对RFA的定位是美国的“代理电台”,赋予RFA的使命是向信息不自由国家“传递准确及时的新闻和信息”,目的是将专制国家改造成民主国家。1996723的国会(众议院)讨论中多次提到设立RFA的初衷。
 
五、结论
 
人们之所以认定今日RFA是由中情局资助的,主要根据有四:该电台沿用了中情局1951年创建的电台名称;今日的RFA继承了中情局RFA的传统:颠覆社会主义政权;RFA消息灵通得令人生疑;将今日RFA置于BBG管辖之下是为美国政府建立某种程度的“可否认性”,就像1973年设立BIB管辖“自由欧洲电台”和“自由电台”。
但上述判断忽略了一个前提,从上个世纪中叶,美国政府就已意识到,“民主推广”需要长期战略。所以,19549月,“自由亚洲委员会”就转换成了具有慈善掩护色彩的“亚洲基金会”,主要项目也进行了重大调整。上世纪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美国朝野更加重视国际广播的战略功能。《美国1994年国际广播法案》就声明,“支持对其它国家广播符合美国的国家利益。”
9.11事件后,国际广播被视为美国实施公共外交与战略传播的重要平台。今日RFA是由美国国会创建、资助的“美国代理电台”,其终极使命是将亚洲改造成符合美国标准、美国利益的亚洲。这不仅是中情局的任务,也是美国政府的目标。对中情局资助今日RFA之说,目前既无法证实,也无法证伪。虽无法彻底排除其嫌疑,但笔者倾向认为,今日RFA是独立于中情局的。这种“独立性”正是当年美国议员们需要的,只是沿用旧名称,令人费解。
 
(毕研韬系海南大学传播学研究中心主任、国际战略传播学会理事长)


[1] James Wood. History of International Broadcasting: volume 2. London: The Institution of Electrical Engineers, 2000, p.1
[2]  James Wood. History of International Broadcasting: volume 2. London: The Institution of Electrical Engineers, 2000, p.35
[3] Monroe Price. “The Transformation of International Broadcasting”. http://www.razonypalabra.org.mx/anteriores/n23/23_mprice.html
[4] US Congressional Record-House, July 23, 1996
[6] Richard H. Cummings. Radio Free Europe’s Crusade for Freedom. North Carolina: McFarland & Company, Inc., Publishers, 2010, p.48
[8] 同上
[9] Richard H. Cummings. Radio Free Europe’s Crusade for Freedom. North Carolina: McFarland & Company, Inc., Publishers, 2010, p.98
[10] Richard H. Cummings. Radio Free Europe’s Crusade for Freedom. North Carolina: McFarland & Company, Inc., Publishers, 2010, p.98
[12] “Worldwide Propaganda Network Built by C.I.A.”, New York Times, December 26, 1977
[13] Richard M Bennett. “Is Radio Free Asia supported by the Central Intelligence Agency (CIA)?”.
[14] Richard M Bennett. “Is Radio Free Asia supported by the Central Intelligence Agency (CI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