飘扬在弹奏中的憧想


 飘扬在弹奏中的憧想

 

喻建国

下午,喻熠醒了,月嫂抱着她下楼来,我对着她讲了几句话,之后我突发臆想,我说:“阿爷来为你弹奏一曲,你将来好好地成为钢琴家。”

我打开琴盖,掀起琴键盖布,放好琴椅。月嫂十分惊异,“阿爷还会弹钢琴?!”我坐上了琴椅,心中还不知弹奏什么。一个闪念:弹奏德沃夏克新世界交响曲的主旋律。

捷克作曲家安东·德沃夏克(1841—1904)的《新世界》交响曲是他最重要、最有价值的一部作品,同时也是世界交响音乐宝库中的珍品之一。《新世界》交响曲分为四个乐章。第一乐章为奏鸣曲式。阴暗、悲戚的引子深藏着不安与险恶,但又饱含着被压迫者顽强的意志和威武不屈的英勇。呈示部主部的主题由前后两个部分构成,前半部分气势磅礴,威武雄壮;后半部分的附点音型则是一个舞蹈般的渲染。经过连接部的准备和铺垫,音乐进入抒情而充满民歌风的副部第一主题。副部第二主题源自美国黑人灵歌《马车从天上来》,这个主题有着非常强烈的号召性。,那是抒情的号召,不可抗衡的号召。我的弹奏也是即兴的,不断地反复着主旋律,变化着伴奏,一遍下来,我离琴看一下喻熠,她竟神色喜悦,月嫂说:“乖乖喜欢阿爷的钢琴演奏,她听得好入神哦。”我立刻返回,再度弹奏,当然还是老的主旋律,只是不断做一些变化。我也就进入了我的音乐世界,在回忆和憧想中飘扬。

我至少已经四、五年没有弹钢琴了,小时候,妈妈要我和弟弟一起学弹钢琴,可是我并不想弹,每周当我家的轿车把钢琴老师接来我家时,我只要一看到车进我家的大门,心中就恼火,因为还一周的钢琴功课是我很害怕的。不过就是在这样的学习中,我的心中种下了对西洋古典音乐钟爱的种子。后来家庭发生变故,我的钢琴学习也就停下了,又过了几年,我强烈地萌生了学琴的念头,可是没钱交学费,我就向我家对面在上海音乐学院工作的的邻居张民权老师请教,再后来我又对作曲有了强烈的兴趣,找到姨娘的姑父邓尔敬,其时他在上海音乐学院任作曲系系主任,我不时去求教,有点像求学的乞丐。只是在我考上海音乐学院未被录取后方才歇手。

1956年夏我走进上海市第六十一中学任教,并担任初三班主任,正值学校要参加区里的文艺演出,我就为班级写了一组歌曲,练习后全班上台演出获得了区级佳评,这对我从教一年后就获得优秀班级的带班主任的评级肯定是有贡献的。1969年我工作的单位要开办初中教学,我工作的单位不缺数理化语英史地生的老师,独缺音乐老师,我成了香馍馍。

1974年喻熠的爸爸还是小学生,为了考虑免去往后到农村去的繁重劳动,我和妻决定让他学习小提琴,因为学好了就能当文艺兵或是当文工团的演奏手,那又为什么不学钢琴呢,因为家中没有钢琴,也买不起钢琴。为了正宗地学习,专门托亲戚介绍了专业小提琴手韩连廷任教,每周付出对我们当时来说不菲的学费。

如果喻熠喜欢上了音乐,现在我们肯定能让她接受最好的音乐教学,我憧憬的钢琴家会在我家的钢琴上弹奏出天籁佳音,也让她把人间美妙的音乐带向全世界。一段憧想在我的弹奏中起起伏伏,飘飘荡荡,无限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