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世中国人与雅量老白干
“人生八雅”乃琴棋书画,诗酒花茶。由此,酒还算是雅数,不然,连之乎者也的斯文书生,居然也能以酒附庸风雅。
相传中原文明的发端早期并无果蔬之丰,而如西方欧陆那样首酿果酒。谷物米酒乃中国酿酒之源头,其谷米酿酒,味酒烈而甘,中国酒成度数越来越高的烈性白酒。
“春生夏长,秋收冬藏”决定了中国酿酒之节律,黄河长江流域的五谷杂粮渐成中国酿酒原料。葡萄本就是外来果类,其果糖直接发酵生成果酒,而在中国是从不具备此类过剩原料的。中国季节性过剩的唯有谷物,酿酒之初的史前谷物过剩状况也属少有,因而具有陶醉感的水泡米而生糖后再酿酒的繁复工艺,也只能产生祭司祭拜所用圣品。
酒被神权所垄断,其后的夏代至商代才被王权与贵族在五谷丰登的丰年以规模化方式逐渐扩大,直至春秋,酒才开始惠及天下。
酒至民间乃丰收之秋的大喜过望之象,“有粮不酒”乃粗人无知与鄙夫憨涨的呆傻。文明之邦为之不齿,于是,莽野族类竞相醉倒,唯有饿殍蝗蚁才不知酒味,还窃以为中原酒樽乃天公私底下之尿壶。
中国米酒乃天功万物丰登的大吉兆,米酒性烈遂造成中国传统饮用烈酒之习惯。虽然,中国市井在唐宋以后坠入贫穷逻辑,于是乎,在越穷越俗与越依赖谷米就越是酿造烈酒的循环逻辑之中越陷越深而不可自拔。
自此,中国人乃世上真正能挺住高度烈酒狂饮乱灌的唯一人种,虽然,俄罗斯人也能顶得住大约40多度沃德伽的猛烈撞击,但那种莫名言状的劣质酒精,主要还是以猛刮喉咙管以引起刺痛感而闻名于世的。要讲回醉生梦死,这个世界上唯有老白干,那可是天旋地转,一灌到底的通透,以至于第二天的一泻千里而不可收拾之状可谓是痛快淋漓加酣畅淋漓。
中国人平日里斯文有加,大气不敢出,可三杯下肚,脸红颈涨,挽起袖子,猜拳行令,喉头发直,怒吼震天直至摔碗砸盆,不省人事,睡卧桌底才能算是已经喝过酒了,难道这还不能说是中国酒就是好吗?
老夏
2013.9.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