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企业品牌营销的五大误区(三)


中小企业品牌营销的五大误区(三)

 

第三,“做品牌就是‘烧钱’”

 

中小企业品牌建设的重大误区莫过于此。它们认为,做品牌就是做广告;做广告就要舍得“烧钱”;只要花了钱,广告做得大,品牌自然就名声大。只要进行强势的广告传播,强势的品牌才能真正地建立起来。这种看法是极端错误的。品牌是存在消费者心房里的一个“感情烙印,是现代企业市场竞争最为核心的武器广告只是将广告信息传递给消费者,是促进品牌发展的一种营销方式,仅此而已。广告既不是等于品牌,而且广告与品牌并不是“正相关”的关系。广告做得多,可能提升品牌的知名度,也可能败坏品牌的声誉。那种“狂轰乱炸”式的广告,不仅不能给消费者留下“感情烙印”,相反还会留下“讨厌烙印”。几轮广告轰炸下来,有的果真“成就了老板梦寐以求的名牌。殊不知,这样的企业除了品牌知名度外,其他品牌资产都少得可怜,更不用说品牌的抗风险能力、价值感和溢价能力了。现在许多广告的效果是事与愿违。一是电视广告片和设计的杂志及户外广告,质量极为一般,创意平庸,设计简单,传达的主题不突出二是广告内容与企业的品牌关联性不大,有些广告与品牌内涵衔接不自然,牵强附会,对品牌形象的树立和传播显然没有什么好处。

做品牌“烧钱”的案例最典型的当属“一代标王”山东秦池酒厂。1995秦池酒厂为了在中央电视台作5秒钟的广告,以6666万元竞得“标王”。名不见经传的秦池酒厂连续夺得令举国瞩目的中央电视台广告“标王”,于是名声大噪,销量大长,身价倍增,一夜成名。1996秦池酒厂投标金额为3212118亿元再次夺得“标王”。秦池酒厂蝉联央视“标王”的巨大光环不仅没有给他们带来荣耀,反而招来了灭顶之灾。一则关于秦池酒厂“用川酒勾兑”的报道,像钢针一样把气球扎破,使这家刚刚登临巅峰的企业从半空中坠落而下,摔得粉身碎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