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就相信官员找下属谈心3268次


我就相信官员找下属谈心3268

--------官员称10年内找下属谈心3268次遭督导组质疑而引发的感慨!

汪华斌

近闻,有个单位的一名同志向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督导组汇报成果;说本单位有一领导十年来找部下谈心多达3268次。督导组的同志反问“这个数字是怎么统计出来的”?结果汇报者一脸尴尬;半天说不清楚。其实老百姓都知道这数字还是保守的估计,因为10年往领导家送礼的难道只有3268次吗?按照我们现在正常的节假日计算,每个下属每年至少应该到领导家送礼30次以上;这就是说最保守的领导每年找每个下属谈心30次以上,因而同一下属10年内就可能被领导谈心300次以上。如果这官员有10多名下属,所以10年内谈心3268次难道不是正常地吗?

我们知道改革开放后谈心的概念变了,上门送礼领导的话就是谈心;这可不是我们在部队那种指导员找你谈心的概念。因为我们上门送礼就是要领导记得你,因而领导的话就表明领导与你已经交心谈心了。更为重要的是我们这上门可没有固定的概念,反正上门越多则领导越容易提拔你;如当年我单位有个人长期得不到提拔,于是他就上领导家的门去探索根源;领导对上门送礼的人则直言相告,‘没有哪个领导会提拔书呆子’;因为改革开放领导首先喜欢吃喝玩乐样样精通的人。正是这直言不讳,从而使他成为了领导家的座上客;休息就上领导的家,有人时陪领导打牌;没有人时就帮助领导家干活。正是这紧跟领导而感动了领导,于是任何公款吃喝玩乐也就成了领导的跟班;没有多久就得到快速提拔,而且还是连升几级。也就是说今天找不到一个不上领导门的人,却能得到领导提拔的现象;所以朋友们笑话我说‘连领导家的门在哪里都不知道的人’,能得到领导的提拔只能是天方夜谈。正是这社会的潜规则,所以争先恐后上领导家门的人比比皆是;因而10年只找下属谈心3268次的官员还是少的;有的官员恐怕一年就超过这个数,这就是今天的中国社会。

当然这个汇报也有尴尬是当然的,因为3268次是有零有整;所以叫人很奇怪。因为领导找部下谈心是日常性和经常性的工作,很难做到谈一个记一个;而且一个都不漏。更不可能身边带个专职记录员,谈到哪记到哪;谈到谁记到谁。估计这个官员还是太老实,竟然对上门送礼的都有记录;所以在这次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汇报时忘乎所以,竟然脱口而出;从而使3268次这样的数字让人生疑。

我不知道督导组官员是什么样的人,但我却知道今天的中国早就没有领导找下属谈心的概念了;而只有下属找领导汇报(送礼),然后领导借这个机会才会给你几点指示;而正是这几点指示才能使你获得权利,这就是今天中国社会的潜规则。虽然是下属主动找领导回报,但谈心的功劳依然可以算在领导头上。正因为如此,所以这官员10年找人谈心3268次的事起码我就相信;而且还相信这是保守估计。唯一使人怀疑的就是有整有零,从而才叫督导组的质疑;如果说大概就有3000多次,估计也不会引起质疑吧;如果一个官员10年没有3000多(人)次上门,这官员也太清廉了吧。

我们这次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要取得扎扎实实的成效,是要让老百姓感受到活动带来的新气象;估计这是不可能的社会现实。因为在改革开放后我们社会的官员除了送温暖要上老百姓的门外,其它时间是绝对不会上老百姓家的门的。正因为如此,所以别指望官员能解决一个又一个老百姓关切的问题;因为官员连老百姓有些什么问题都不知道,他们又如何能帮助老百姓解决实际问题呢?如我当年下岗时正是春节前夕,单位竟然连我的下岗生活费也都扣发;结果我没有一分钱的收入而过春节,但却没有任何领导上门看望;因为我还不是送温暖的对象,所以才没有领导上门看望呢?由于没有领导知道与关心老百姓的问题,所以我们社会的各单位领导从来没有把精力用在解决老百姓的问题上;这就是我们社会老百姓的问题是越来越多的根源,因为领导主要精力都花在解决自己的问题上了;所以我们社会才出现问题也是两极分化的中国特色。即官员现实生活的问题是越来越少,而老百姓现实生活的问题却是越来越多;这也是真正的中国特色,是改革开放后的产物。

不得不承认,改革开放后我们连形式主义都取消了;如这找下属谈心就成为了毛泽东时代的特色,而现在只有下属找领导回报与交心。如果说我们真的要开展教育实践活动,所要恢复的就是真正找下属谈心。现在就连我们部队的这个传统也在不断淡化,因而督导组见到这个汇报肯定惊讶。本着实事求是的态度,我们需要的不是挤干数字里的水分;而是实实在在地恢复这个优良传统。

朋友们:你们好!我今天外出旅游去了,不知道能不能上网更新;如果没有条件更新,可能只有回武汉才能更新博客了;请朋友们原谅!谢谢!预祝朋友们十一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