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行(5):赶集


云南行(5):

赶集

几年前我去过一趟普者黑。

那种高原上的喀斯特地貌引人入胜,而且那里的民俗传统也颇为迷人。后来一再与雨燕说起,引起她的兴致,于是决定在这次回家探亲之际再去一趟。

在高原平坦的高速公路上驰骋是一件颇为惬意的事情。阳光灿烂,风和日丽,还有一路的美景,一路的水果相伴。进入丘北境内,才两点多钟。于是放慢车速,以更好欣赏窗外美景。

三点多到了一个叫做“笼陶”的集镇,这一天正是赶集的日子,远远就可以看到集镇的熙熙攘攘。高原上的集市,大多就在公路上。笼陶集市分布在高速公路的一侧,有栏杆隔着。将车子停靠在路边安全地带,兴致勃勃地赶一次集。

眼前的集市正是我记忆中的集市。看似五花八门形形色色却又井然有序。卖农产品的集中在某一区域,其中蔬菜、水果、粮食、药材、家禽又分别有相对稳定和固定的区域;大牲畜则一律在集市边缘大块的场地上。集中的核心区域是工业品市场。服装、家电、农具、化肥农药都有其固定的区域。

在笼陶集市看到的最有意思的是一种叫做“拉色子”的赌博游戏。边长十几二十厘米的色子固定在前端木板上,色子六边分别是鸡、猪、羊、大象、孔雀等图案。赌客一端也有相应的几种图案。赌客在面前的图案上押宝之后,拉下固定色子的铁棍,让色子滚下。如果色子图案与下注图案一致,则赌客赢。想一想这是一种绝对有利于专家的玩法。考虑色子侧翻的可能性不大,专家取胜的概率是四分之三,而赌客仅有四分之一的胜算。一条侧街上都是“拉色子”的,生意相当红火。而在靠里面的走廊上,还有一堆堆用扑克赌博的。

我以前读施坚雅的《中国农村的市场结构》,对他所讲的农村市场的交易功能、信息传递功能有着非常深刻的印象,后来我写过一个叫做“一个村庄与三个市场”的文章,用他的观点解析了我的老家与附近三个集市之间在商品交易、信息传递以及联姻等方面的关系。这次在笼陶所看到的“拉色子”,使我对集市的娱乐功能有了进一步的认识。

 

2013-8-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