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作为世界第二经济强国,经济上之所以能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与其及时制定合理的发展战略是密不可分的。在20世纪80年代之前,日本靠模仿国外先进技术的“模仿战略”,顺利地迈入了发达国家的行列。1985年“广场协议”的签订导致日元大幅度升值,日本在激烈的国际竞争和日益加剧的贸易摩擦中,逐渐认识到技术创新才是保持国家竞争优势的根本。因此,日本政府在经济发展战略上进行了革命性的变革,由“贸易立国”战略转向了“技术立国”战略。进入90年代后,一方面亚洲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开始以低成本优势占领国际市场,另一方面美国依靠高新技术领域的雄厚实力,迅速实现了产业结构的升级,而日本被夹在了二者中间,经济一度处于低迷徘徊状态。为应对这一形势,日本政府推出了“知识产权立国”战略,以创造高附加值的无形知识资产作为参与国际市场竞争的主要方向和手段。在发展战略的转变过程中,日本政府愈来愈重视研究开发活动,研发资金投入和研发人员不断增长。据统计,1972年日本研发资金投入1.8万亿日元,在GDP中所占比例为1.86%,从事研发活动的人数仅为24.7万人,到2002年研发人数增为79.2万人,研发资金达到了16.6万亿日元,在GDP中所占比例增为3.35%。而同期世界主要发达国家研发资金占GDP的比例分别为美国2.78%、德国2.53%、法国2.26%、英国1.87%。发表论文数、专利申请数以及技术贸易额等均是衡量研发成果的重要指标。据统计,1980~2000年间,日本发表在国际主要学术期刊上的论文数在主要发达国家中占10.1%,仅次于美国的33%;2002年在美国注册的专利数中,日本占20.9%,高于美国之外的其他发达国家。2002年日本的技术贸易额收支比例为2.56%,超过了美国的2.3%,位居世界第一。总之,通过对日本研发资金投入和研发产出的综合衡量,日本的研发实力仅次于美国,位居全球第二。
日本的产业研发
评论
7 vi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