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地写作 诗意地栖息
梁真鹏
岚皋的黄开林是散文作家,近些年来,他蛰居山城一隅,默不作声地先后弄出了《巴山女儿红》、《岚皋赋》、《岚皋生态旅游导游词》,一本比一本精美,一本比一本醇香。前些年,又折腾出一本由他配文、
作家是靠作品来说话的。黄开林不善言辞,正应了那句话,口锐者天钝之,目空着鬼獐之。他不抽烟不喝酒不跳舞,惟一喜爱静静地读书,悠闲地写作,每每游离在官场与作文的边缘,沉湎在做人与作文之间。他又是一名科级“官”员,饭得亲自吃,厕所得亲自上,文章还得亲自写,创作是第二产业,三两年出一本书,虽不是高产,每本书却没辱没自个的名声。做官有忧国忧民之心,写作有闲情逸致之文,是为真性情也。依开林的性情,若生活在古代,想必会是有为的道人或是德劭的高僧,即使做官,怕也是陶潜式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可他生存在今天,在扎势成风的今天,他生活的自自然然,普普通通,就像在花花的世界里,遇到了一个乡下的亲人,让人亲近让人信赖让人温馨。
前两年,陕西师范大学
其实,喜欢他散文的人还真不少呢!许多熟悉开林的人都为他惋惜,以他的成绩和文学素养到外面倒腾,定会混个人模人样来,起码也比现在滋润。但他似乎心不在焉,一方水土养一方人,说不定出了岚皋还写不出文章哩。说这样的话时,从他眼镜片的光晕中,可以看到深邃的目光透出一份坚毅和信心。他懒得挪动,也不愿在人多的地方走动,至今也未混出个著名来的什么,依然醉心于读书,继续走朱自清、杨朔的路子,并把他们的风格发挥到极致;醉心于清词丽句抒情感,描山绣水写散文,在田园牧歌中放飞自己的闲情和哲思,水到渠成而又美不胜收。岚皋的一山一水成为作家的精神家园、梦里水乡,他有责任和义务把它们变成美文,奉献给来游玩的客人和读者。妻子有心想在街上弄个门面,退休后经个商什么的,他一百个不答应,成天操心经商,那样破坏了心境,哪里还能静心创作?自己的书籍出版,书商跟中介人给不给稿费都不在意,哪能在全民皆商中凑热闹!
按说,黄开林的散文很有特色,他在谜语、碑铭和演讲词也很有研究,是《演讲与口才》的优秀撰稿人,获陕西省自学成才奖,正是坚持有所不为才能有所作为的原则,主动放弃其它领域的嗜好,或者说,其它领域的爱好奠定了散文创作的根基。他的散文上过《人民日报》和《美文》这样有影响的报刊,在西安、上海等地屡屡获奖,在当地文坛引起良好的反响。哲学家海德格尔说,人应该诗意地栖息……我想,诗意地栖息不是说每个人都像诗人、艺术家一样地生活,而是诗意地存在着,历史地存在着,实际地存在着。他生活在陕南岚皋这块美丽的地方,难得的是拥有一颗平常心,沉浸山水,仁者乐山,智者乐水,一有闲情就爱写些寄情山水,慰藉心灵的抒情写景文章,总让人读后嫉羡而又爱不释手。啥时再见开林兄,得说,看了您的散文,才是真正的精神食粮,让咱想凑合出本书的念头赶快打消吧!
(作者单位:安康日报社;潘世东转载于安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