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地产的高危性


  

   有好事者统计,说倒下的贪官几乎都与房地产有关。于是,更有好事者呼吁,主管房地产是高危行业,除了平日给高危工种补贴,还得定期轮岗。果然,澄迈县有3个贪官出事了。
 
     据南海网报道,澄迈一县委副书记、一国土局长,一房管局长,都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为他人谋取利益,分别在“在工业项目用地、土地使用性质变更、房地产项目容积率调整等事项过程中,多次收受他人贿赂”;“办理房地产项目土地使用性质变更过程中,多次收受他人贿赂”;“在审批办理商品房预售许可证过程中,多次收受他人贿赂”;严重违纪违法被省纪委立案检查。
 
事件正在调查之中,收受他人贿赂的过程目前尚未公布,但3起案子起于一个地方,3个官员同时被立案调查,人们很自然能揣度这是一起一窝端的窝案。报道不长,但透露出的信息很丰富。
 
这3起案子都用了“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为他人谋取利益”这句话,这说明贪官常常辩解自己受贿是感情因素纯属扯淡。没有职务,谁会理你?不为人谋利,谁给你送礼?在台上有人行贿,下台了门前冷落,用我的钱买你的权,这成了一条潜规则。眼看到又要到了年底,年底是商人散财的大好时机,也是官员大面积遭受贿赂的高危时刻。端了3个官员,能警醒其他官员吗?
 
既然是“利用职务之便”各自的职务凸显出受贿特色。县委副书记管得多,受贿原因是“工业项目用地、土地使用性质变更、房地产项目容积率调整”;国土局长是比较单一,只在“土地使用性质变更过程中”;房产局长则更专业,是“在审批办理在商品房预售许可证过程中”。权力是把双刃剑,很多人以为自己拿的是刀把子,可一旦事发,掌权的握的不都是“刀尖子”么?
 
一窝端了3个官员,这3个官员都是多次收受他人贿赂。这说明现在商人都很熟悉政府部门的工作套路,腐蚀官员都按照分管程序,从上到下一条龙打通关。只有打通了全部关节,事情才能办妥,利益才能最大化。也许,这些官员在犯事时都心知肚明,受贿的不止我一个,最终事实也证明,受贿的还真的不止一个。但一只羊牵着,一群羊赶着,成系统地受贿就安全吗?
 
澄迈3个官员在同日宣布立案调查,其中的细微差别耐人寻味。其中一个已经调离了原岗位,提拔到了省国土厅机关当工会主席。可是岗位变了,前科还在,顺藤摸瓜,很容易就摸过来了。这既说明贪官隐藏很深,上级提拔也容易走眼;也说明贪官不管隐藏多深,就是看走眼了也不怕,大不了再看一次。一朝收受贿赂,终身担惊受怕,升官了,可这就过去的一切就过去了吗?
 
眼下反腐败,一些官员有怨气了,他们感觉现在没以前方便了。比如吃喝不方便,收礼不方便,用车不方便,办事不方便等。澄迈的3个贪官被查,原因很多,但以前他们办事太方便,也是落马因素之一。更多人建议,与其最后算总账一窝端,不如及早把权力关进笼子里,斩断权力伸向市场的黑手。要不,有风险的岂止是房地产?收贿赂在哪不危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