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来源:中信建投经济咨询
摘要:中信建投经济咨询酒店餐饮行业研究员姜惠认为,提升旅游产业融合是满足游客复合型需求的不断提高以及我国旅游业升级的内在要求。近年来,我国旅游业与其他产业相互渗透和融合逐步提升。如工业旅游、农业观光旅游等新型业态不断出现;旅游景区兼具养老、医疗功能等新型产业功能逐步显现;旅行社集会议组织、咨询、展览策划于一身的新型企业组织结构不断演进。
1月6日,2014年全国旅游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会议提出,要注意把握全面深化改革的新形势、谋划好旅游业发展的大思路;注意把握转变发展方式的新任务、努力打造中国旅游业的升级版;注意把握贯彻落实《旅游法》的新机遇、切实走上依法治旅的轨道。
2013年随着限制“三公消费”和《旅游法》的正式实施,我国旅游行业产生巨大的变革,休闲游、自助游的主流趋势愈加明晰化,游客的复合型需求不断提高。中信建投经济咨询酒店餐饮行业研究员姜惠认为,提升旅游产业融合是满足游客复合型需求的不断提高以及我国旅游业升级的内在要求。近年来,我国旅游业与其他产业相互渗透和融合逐步提升。如工业旅游、农业观光旅游等新型业态不断出现;旅游景区兼具养老、医疗功能等新型产业功能逐步显现;旅行社集会议组织、咨询、展览策划于一身的新型企业组织结构不断演进。
姜惠指出,旅游产业融合将带动生态产业、现代服务业等行业巨大发展,对我国经济增速的提高以及产业结构的升级都将产生重要意义。目前,我国就旅游产业融合出台了相关政策支持。2009年,国务院出台《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将产业融合确定为实现旅游产业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2010年全国旅游工作会议上,国家旅游局进一步明确了通过加强旅游业与第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来培育战略性支柱产业的工作思路。2013年,随着《旅游法》的正式实施,我国旅游产业融合进程进一步加速。此外,在产业融合方面也有诸多经验借鉴。例如,腾邦国际将旅游服务业与金融业相结合,其小额贷款公司的盈利前景受市场看好;金陵饭店将养老服务业与旅游服务业相融合、华侨城将旅游综合业与地产业进行融合发展,吸引了资本市场关注的眼球。
旅游产业融合的市场前景广阔。然而,姜惠指出,目前我国旅游产业融合处于初级发展阶段,面临较多的发展障碍。主要体现在:各相关产业、部门、地区信息交流缺乏;受行政部门分工与行政区经济制约,跨部门与跨地区融合困难;行业进入壁垒高,旅游行业涉及相关环节多,经营能力要求较高。中信建投经济咨询发布的《2013-2015中国园区运营模式深度分析及趋势预测报告》指出,解决上述旅游产业融合发展障碍问题的机制:一是构建产业融合的信息交流平台,如定期举办当地、区域与全国的旅游产业发展大会,加强信息交流。二是克服行政分工与经济制约障碍,如建立地区与全国的旅游发展领导小组,加强跨部门与跨地区融合。三是制定激励其他产业积极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政策。四是开放其他行业经营旅游业务的大门,同时,加强旅游市场监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