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发展迫切需要解决


 每次谈到中美差距,大家都在讲军事、工业、服务业、金融、IT方面的差距,却忽略了第一产业,即农业的差距。

  有人讲,中美农业产值基本一致啊,棉花大豆小麦大米等作物的产量,不是中国第一美国第二,就是美国第一中国第二。多数作物,中国的亩产还比美国高啊。有什么差距?
  差距实在太大了!远远比其他行业的差距大的多!美国农业人口200万,28亿亩土地,中国呢?7亿农民,18亿亩土地。美国一个农民的耕作面积,相当于中国400个农民的耕作面积。
  而在工业领域,中国工人的效率就好的多,是美国工人20%~80%不等。在服务业,IT等行业的人员工作效率,就更没有什么差距可言了。
  近些年来,中央为什么一号文件都指向农业?因为不指不行了。最新的决策是,要在2020年,向三个方向解决3亿农民的城镇化问题。不解决农业人口的城镇化问题,农民是没有富裕的可能性的!
  改革开放以来,各届政府都想办法解决农业问题,如实行家庭联产责任承包制,给农民免税,种粮给予粮食补贴,发展养殖,搞大棚蔬菜,鼓励种植经济作物, 但是这些办法,只不过是治标不治本啊。每亩地的亩产,中国的农民已经做到极致了。亩产再高,每人只有两三亩地,又能够赚多少钱呢?
  中国的粮食价格和肉类价格,因为是国家为了补贴农业,人为的提高了很多,远远超过了国际粮食价格。大家老说CPI涨了太多,买不起肉和菜了,其实如果放开进口,中国的粮价可以立刻下降20%。 但是如果放开,农民的收入就更加可怜了。
  最近媒体老在报道给农民发年终奖的事情,一个是在江西,一个是在四川。江西的那个事,就是讲一个老板,以一年400多元一亩的价格,租来1万8千多亩地,雇佣100多个农民,机械化种植,年末给予农民奖励的事。四川也是类似,是规模化养殖之后,给农民发奖励的事。
  其实这两个事,就是中央想在2020年以前完成的事,以租用或参股的方式,实现规模化生产。
  但是,这样的方式并不能长久啊,江西的那个种地老板,已经被每年上涨的租金烦恼不堪了。解决中国农业的现况,我有一种办法,那就是以地换房。房地产商可以用自己的大量的房子换取农民的土地,同时解决城镇化和土地集约化两个问题,还能解决现在各地出现”鬼城”的问题。然后地产商靠自己雄厚的资金,购买机械,规模化种植收来的耕地。
  这个问题唯一的缺点是,那些进城后的农民,没有任何技能,如何解决就业问题呢?
  其实,如果农民有个一技之长,谁会守着自己的一亩三分地呢?
  土地集约和规模化生产,不是中央的难题。难题是,城镇化后,这六七亿没有技能的农民,如何在城市中生存呢?这样一来,问题的本质出现了。农业问题的本质,不是土地的集约问题。其实是城镇化后,新增的几亿无技能劳动力的生存问题。

  大家都知道,巴西和印度,城市中都有大量的贫民窟的存在,而这些人,正是土地集约,被城镇化后,无技能的劳动力,在城市中艰难生存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