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该如何尽责之2
现在的社会职场竞争激烈,做家长的自然希望自己的孩子能有一份稳定、轻松的工作,这种心理自然可以理解。也正是出于这种心理,家长们才坚决让自己的孩子加入国考的阵营。从现实的角度说,这样的初衷似乎无可厚非,但认真想来,却是并不可取。道理很简单,我们都生存在激烈竞争的市场环境下,无论从事怎样的职业,绝对的稳定状况根本就不存在。即便是很多人心目中的理想职业——公务员这个职业,竞争也是非常惨烈的。
首先是进入的门槛很高,那么多的人竞争很少的职位,在这样的竞争状况下,普通人的胜算自然是很低的。如果一年考不上,第二年再考,别说时间上的代价巨大,就是各种经济开销也是很重的经济负担啊。再加上连续失利对心理造成的阴影,对于很多普通家庭的年轻人而言,这种选择无异于是一场人生豪赌了。而更悲哀的是,即便有人侥幸过关,进入了公务员的队伍,其岗位的要求及工作的性质和内容,也很可能与个人的实际状况构成很大的反差。如同很多公务员在网上吐槽所言,在机关混了好几年,工作内容就是起草文件、报告和领导讲话,自己都觉得乏味。这种状况之下,不仅自身会质疑其价值取向,而且会觉得自己的生存能力被严重弱化,哪来的稳定和轻松感觉啊,反倒是忧虑、空虚、挫败感左右着自己的情绪了。
经常能听到一些年轻朋友在抱怨,都是因为当初家长的坚持,自己又没有主见,就误入了公务员的队伍。现在想想,自己在生命最有活力的时间段,却选择了一个别人眼里很光鲜,自己却感到很无聊的职业方向,真是有些欲哭无泪呀。从年轻人健康成长的角度上说,公务员职业的压力的确不算很大,但正因为如此,才不应该成为他们大学毕业后的首选嘛。这个阶段的年轻人就应该去基层一线的前沿岗位去摔打一番,在艰苦环境的历练中去除一些浮躁,多一些沉静、踏实,能够清楚地认清自己的长与短,真正明确自己今后的职业发展方向。有了这样的积累和思考之后,以后的发展才可能具备了较好的基础啊。
从很多社会现实中的实际案例中,我们可以看到,由于很多家长们对年轻人成长规律的认知缺乏理性。出于自身狭隘的一厢情愿,武断地对孩子的职业选择指手划脚,教训是很深刻的。从很多因家长误导而致使孩子的职业选择失当的案例中,我们的确可以总结出许多有益的启示:比如,年轻人的职业成长是有客观规律的,如果不切实际的追求开始时的高起点,往往却会事与愿违。这方面的教训太多了,盲目地投入国考大军,希望能一考就能越过龙门,确保日后高枕无忧,这样的定位显然是非理性的。更多的家长并不真正了解自己的孩子,对他们的兴趣爱好和价值取向完全无视,只是根据自己的价值判断来为孩子的职业选择做决策,其结果则往往是适得其反,不仅给孩子帮了倒忙,也许还会酿成难以挽回的不良后果。
在我们身边,家长因为疼爱孩子却适得其反,想帮孩子做正确选择却酿成大错,这样的事例屡见不鲜。究竟是什么原因促成了这么多的遗憾呢?坦白地说,就是因为我们的很多家长没有真正学会如何当个好家长。很多人年轻时经受过很多磨难,就希望自己的孩子应该有更好的生活,但却严重忽视了自身的局限。他们实际体验到了我们社会上存在的许多不公,却生出让自己的孩子成为人上人的念头,这大概就是他们如此看重公务员职业的重要因素吧。从现实和理性地角度上说,真正有见识、为孩子成长负责的家长,应该在正视社会现实的前提下,以发展的眼光去为孩子的职业选择当参谋,帮助他们自己作出理性的选择。因为只有自己听从内心呼唤而确定的职业方向,他才可能激发出足够的热情,无怨无悔地走自己的职业成长之路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