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安康的发展


  我们昨天驱车沿着西康高速向南疾驶,穿过号称“亚洲第一、世界第二”的终南山特长隧道和一系列大大小小的山洞高桥,只用了两个多小时就跨越了作为南北地理分界线的大秦岭,来到了早已春意盎然的陕南重镇安康。

      安康市古称金州,地处陕西省南端,周边与四川、重庆、湖北毗邻,北依秦岭、南靠巴山,汉江自西向东横贯全境,自古为川陕鄂渝毗邻地区重要的物资集散地,襄渝、西康、阳安三条电气化铁路在这里交汇,是沟通我国西北、西南和中南的重要交通枢纽。由于独特区位和地缘优势,安康自古以来就是兵家必争之地,也是历代执政者关注的要点。从商周伐纣之战到战国秦楚相争,从东汉讨伐巴蜀到三国曹魏攻占,从相继归属南北朝到隋唐之后多次设改易名,从清末辛亥革命到近代国共战争,安康其实一直没有安康过。但是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哺育了这片沃土,养育了一方子民。

      安康在大地构造上属于东西走向秦岭地槽褶皱和北西走向的大巴山弧形褶皱带复合交接组成,具南北衔接,东西过渡的特点。以汉江为界分成两大地域,北为秦岭地区,南为大巴山地区。其地貌呈现南北高山夹峙,河谷盆地居中的特点。全境地貌可分为亚高山、中山、低山、宽谷盆地、岩溶地貌、山地古冰川地貌6种类型。山地约占92.5%,丘陵约占5.7%,川道平坝占1.8%。海拔高程以汉江右岸为最低(海拔170米),秦岭东梁为最高(海拔2964.6米)。秦岭、大巴山主脊与汉江河谷的高差都在2000米以上。安康境内山峦起伏,水量充沛,林木茂盛,物种丰富。    

     独特的自然条件和地理位置,形成了颇具特点的秦巴文化。这里的民风既传承着黄土高原人的豪爽坚毅性格,又兼有四川盆地川民的泼辣勤劳品德,还颇具长江流域楚汉人的精明开放头脑。地理位置封闭但不闭塞,自然环境优越却不懒散,生活富足亦未满足。所以,当地领导自豪地给我们介绍,安康无论从地貌、气候、植被、物产、语言、饮食、文化都有别于陕西关中陕北,也不同于四川、重庆和湖北,是一个集合了涵盖了周边地区的一种过渡性选择性文化。

      此行我们到了安康的汉滨(即以前的安康,现在是安康市所在地)、旬阳、岚皋、石泉等地,感觉各个地方都是依山傍水,山清水秀,景色宜人,风光无限。在这片土地上,我们可以强烈的感受到,峻岭就是历史,长河就是见证;群峰就是依托,河流就是灵魂;青山就是母亲,绿水就是乳汁。大山大河就是她的生命源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