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阿拉伯之春”期间也门“资源换治权”的解读


  “革命”火烧也门,LNG“出使”美国。

2011年1月的“阿拉伯之春”革命,使已稳坐也门总统宝座30多年的萨利赫惴惴不安。

萨利赫游刃于国内外各种政治和宗教势力间,并被誉为也门政坛的“常青树”。尽管长时间以来,他声称自己是美国的盟友,与美国是反恐伙伴关系,并获得了美巨额的资金援助,但这次的“阿拉伯之春”革命之火不仅即将烧到也门,而且会殃及他的总统位置。

为防万一,2010年底,也门主动提出以优惠的价格出口LNG给美国,试图增加变局中美国在其统治权上的砝码(也门历史上只在2004年6月出口过1500MMcf的LNG给美国)。由于贸易条件“超优惠”,也门很快就如愿以偿了。从2011年1月开始,也门撕毁对欧洲既有老客户的供气合同,全面启动了向美国供应LNG的“资源换治权”工程。

但“革命”比预期来得要快。2011年2月12日,数千名年轻人聚集到也门首都萨那,要求萨利赫下台;2月16日在反政府示威游行时有1人被打死、多人受伤。随后几天,反对派死伤人员不断增加。2011年2月21日,萨利赫发表声明,拒绝了反对派要其下台的要求。

进入2011年3月,事态持续恶化。也门军队在驱散示威者时向群众开火,几十人在冲突中被打死。这年5月,事态进一步升级,军队向示威人群发射催泪弹与实弹,又造成数十名示威民众死亡和数百人受伤。许多大使馆的外交官纷纷撤离也门,国际舆论开始向萨利赫施压。萨利赫陷入腹背受敌的困境。

为摆脱困境,也门将输美的LNG量比2月份增加了一倍,从2688MMcf(百万立方英尺)增至5591MMcf,价格也从1月的每千立方英尺4.64美元下降到3月的4.21美元,见图一。到11月23日萨利赫离开总统位置时,2011年也门共向美国出口LNG46002MMcf,其加权平均价格仅为每千立方英尺5.23美元。其间,卡塔尔出口给美国LNG的价格为每千立方英尺5.7425美元,全美LNG平均进口价为每千立方英尺5.5032美元,比较之下,也门LNG价格比全美平均进口价低4.96%,比卡塔尔出口给美国的价格低8.89%。与卡塔尔相比,相当于也门为美国公司输送了2371.9万美元的政治捐款。



尽管美国国内有着巨大的天然气消费市场,油气商对价格又有着超高的避险能力,但从全球看,无论哪个成熟市场,偶发性的大规模LNG进口都会造成紊乱或动荡,美国也不例外。更何况美国因“页岩气革命”及国内管输系统的限制已放空燃烧了大量天然气(贝肯页岩构造区就有35%产量的天然气被放空燃烧而不能进入消费市场)。但即便如此,面对从天而降的巨大利益,美国公司还是会不顾一切地全盘接纳。

在2011年的“阿拉伯之春”革命中,受到冲击的资源国几乎都急于寻求美国对其统治地位的支持。因此,“资源换治权”工程让LNG现货的定价权轻而易举落到美国公司的手中,构成“周瑜打黄盖”式的贸易条件。而这种贸易条件又迅速传导到美国NYMEX、ICE等商品交易所,在抑制美国天然气期货价格上涨的同时,助推欧洲天然气市场价格上扬。

这些无端制造出来的全球LNG市场失衡,市场份额再分配权、定价权以及在全球都极具竞争力的LNG贴水价格,又迅速转化成服务美国全球战略的筹码,并以转口再分配的方式,到达能够实现或体现美国国家利益价值最大化的地方。

即便在“资源换治权”的交换中会有极个别的交易无法使美国经济利益最大化,但通过贸易条件的调整或变更,可以清晰地亮明美国政府在全球治理中的立场,以及对资源国施加的政治影响,实现美国政治利益的最大化。

面对“阿拉伯之春”,美国公司沿袭“火中取栗”的伎俩,通过全球治理的主导地位牟取商业利益,控制全球资源的流向、定价和风险敞口,高效实现着政治服务于经济的战略目标。

本文刊于《中国石油报》国际周刊,2014-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