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生事业管理专业本科毕业论文关注结构及矫正策略


 

 摘要:对卫生事业管理专业本科毕业毕业论文关注结构调查发现,毕业论文存在着“重视过程,忽视前提和结果”以及“重视外在形式,忽视实质内容”的问题。对此提出“抓两头、保中间、培能力”全程化管理的策略。

 关键词:卫生管理专业;本科;毕业论文;关注结构;矫正策略

 

 

 毕业论文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有效手段。2004年教育部《关于要求加强普通高等学校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的通知》(教高厅[2004]14 号)中指出“本科毕业论文在培养大学生探求真理、进行科学研究基本训练、提高实践能力及综合素质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本科毕业论文作为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重要环节,对卫生事业管理专业人才的能力培养和职业发展均发挥重要作用。近年来,卫生事业管理专业就业形势日趋严峻,学生难以从心、脑、身全方位投入到课题研究和毕业论文设计中,加上学生基础薄弱、导师指导不力、系部监管不严,卫生事业管理专业本科毕业论文往往流于形式,难以起到应有的预设作用。

 

1 问卷调查及结论

1.1 调查方法及过程   

笔者自2006年起一直承担着全程组织和专门指导卫生事业管理专业本科毕业论文的选题、开题、设计、答辩工作。在毕业论文的组织及指导过程中发现,毕业论文的质量与学生对毕业论文的关注结构密切相关。为了弄清学生对毕业论文的关注结构及其对毕业论文质量的影响效果,笔者设计问卷进行调查。(1)具体方法:按照毕业论文意义、流程、内容、结果设计调查项目(问题),并依据问题的关注程度来设计问卷选项;每个项目(问题)设置三个选项,分别是非常重视、一般重视、基本不重视;在填写问卷的时候,要求每个项目(问题)只能有一个选项。(2)主要过程:以右江民族医学院管理系09届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医学与信息管理方向)毕业生为调查对象,发放问卷50份,收回有效问卷50份,有效问卷回收率100%;同时,结合问卷中的相关问题对指导教师、毕业论文管理人员进行了现场交流和电话访谈。

1.2 问卷调查及结论  

依据重视程度排序:怎样收集资料(48)、毕业论文流程(45)、毕业论文撰写(42)、毕业论文题目(40)、论文内容(35)、社会调查(34)、论文格式(30)、毕业论文的结果(27)、毕业论文的意义(14),见表1。(1)重视程度最高的三个项目依次是材料收集、论文流程、论文撰写。从毕业论文整体角度看,毕业论文的题目、内容才是实质,必须受到重视,而毕业论文资料收集、撰写不过是服务于内容的形式,应该处于辅助地位。但是,学生对毕业论文的“实然性”重视结构与“应然性”重视结构恰恰相反,此说明学对在毕业论文关注结构的错位。(2)重视程度最低的两个项目是毕业论文的结果、意义。毕业论文的结果主要包括毕业论文得分高低、能否通过、能否评优、能否发表四个方面,在填写最重视的27人中有25人是主要关注能否通过,至于得分高低、能否评优、能否发表三个本应该关注的项目却很少有学生关注。毕业论文的意义主要有三个方面的意义,即对智慧的转化意义(理论教学培养才华、实践教学培养能力、毕业论文将分析问题的才华与解决问题的能力融合并升级为智慧)、创新能力的培养意义、职业发展的推动意义(主要指信息收集、信息分析、信息表达),在填写最重视的14个人中有12个人关注职业发展的推动意义,很少有学生关注智慧的转化与创新能力的培养。

顺序

问题项

最重视

一般关注

 不重视

合 计

1

毕业论文的意义

14

30

6

50

2

毕业论文的流程

45

4

1

50

3

毕业论文的题目

40

10

0

50

4

毕业论文的内容

35

10

5

50

5

毕业论文的格式

30

10

10

50

6

怎样收集资料

48

2

0

50

7

怎么社会调查

34

15

1

50

8

毕业论文的撰写

42

8

0

50

9

毕业论文的结果

27

15

8

50

表1 毕业论文问卷调查

 

 

2 主要问题:关注结构错位

 

2.1 问题所在  

从调查数据统计结果看,卫生事业管理专业学生对毕业论文存在严重的关注结构错位问题。(1)学生对毕业论文“重视过程(中端),忽视意义(始端)和结果(末端)”。此“萝卜型”关注结构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学生将毕业论文视为实现毕业的手段,而不能从创新型能力的培养、职业生涯目标的实现来看待和对待毕业论文。结果必然是稀释学生对毕业论文的重视程度,并抑制毕业论文对人才培养及职业促进的积极作用。(2)学生对毕业论文“重视外在形式,忽视内在实质”。学生对毕业论文的“重表轻里”,一方面说明学生以“工具性态度”对待毕业论文,而不是“目标性态度”对待毕业论文,从哲学上讲此为价值观错位;另一方面说明学生将本科毕业论文当作“作文撰写”,而不是“课题研究”,从哲学上讲此为方法论错位。由于毕业论文对于卫生事业管理专业大学生智慧的转化、创新能力的培养、职业发展的推动有着特殊而重要的意义,学生对本科毕业论文关注结构错位的性质和后果均是严重的,应该而且必须引起卫生事业管理专业办学主体的高度重视。

2.2 根源分析  

毕业论文的组织主要涉及治、导、研三方,所以必须从管理、指导和研究三个角度探求关注结构错位的根源。(1)“导”方指导不力。在调查过程中发现,80%的学生提出毕业论文指导存在次数不足、力度不高和效果不好的诸多问题。另外,75%的学生指出指导教师对毕业论文的指导重点是“如何写作”,而非“如何思想”。当然,全方位的指导必须是毕业学生的“主动”和指导教师的“积极”及管理制度的“完备”的有机结合。以笔者组织毕业论文经验来看,毕业生因为主、客观原因,对毕业论文的推、拖、拉非常严重;指导教师方面常因为时间冲突,以及激励机制与制度约束的问题,没有时间,也没有动力、压力投入毕业论文的指导。(2)“治”方监管不严。毕业论文设计的有效实施有赖于毕业论文的有效管理。一方面,毕业论文启动环节的宣传不力是引发学生对毕业论文意义漠视的主要原因。当前,毕业论文重要性的宣传往往从毕业条件与学院要求的角度进行,而不是从能力培养和职业发展的角度进行,而且宣传方式往往假、大、空,所以学生对毕业论文自然是“从而不服”和“形从实背”。另一方面,毕业论文评审环节的把关不严是引发学生对毕业论文结果漠视的重要原因。管理者往往出于“好心”要求指导教师、答辩教师、评阅教师“尽量让学生过关”,而且“分数不能低于80分”。(3)“研”方重视不够和水平有限。对毕业论文的重要意义认识不够和思维有限(主观因素),及毕业论文和就业高峰的时间冲突(客观因素)是学生对毕业论文重视不够、难以全身心投入的两大原因。但是,内因是事物发展的依据,外因是事物发展的条件。 所以,毕业论文的教方、治方和导方要从教学、宣传和指导上下功夫,让学生深切认知毕业论文对于能力培养和职业发展的战略意义,同时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全面培养学生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技能。这才是提高毕业论文质量的根本方法。

2.3 危害分析  

当前,办学主体主要从“通过不了”及“毕业不了”的“恐吓式方式”反证本科毕业论文的重要性。其实,毕业论文的顺利通过和本科毕业证书的顺利获得只是本科毕业论文的形式意义,而并非实质意义。毕业论文的实质意义在于其应有功能的充分发挥(人才培养和职业发展)。从毕业论文思维流程来看,毕业论文的研究主要涉及信息的收集、处理和表达三个方面。信息收集涉及“眼”的能力,信息处理涉及“脑”的能力,信息表达涉及“手”的能力。眼、脑和手三大能力又分别指向发现问题的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众所周知,发现、分析、解决问题是卫生事业管理人才的基本素质和卫生管理人员的基本要求,所以,以培养三项能力为重要目标的本科毕业论文对卫生事业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和卫生管理人才的职业发展均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然而,对本校卫生事业管理专业毕业生追踪调查发现,学生应该具备三项能力往往是残缺不全的,这与当前办学主体对卫生事业管理专业毕业论文“形式化对待”及学生对毕业论文“错位化关注”密切相关。

3  矫正策略:毕业论文哑铃型管理结构

改变传统毕业论文管理的萝卜型结构,开创毕业论文管理的哑铃型结构。哑铃型结构的意义是在从人员和经费上保障“中端”指导环节质量的前提下,突出毕业论文“前端”的规划和说导,以及毕业论文“后端”的反馈和评审,多方位、全过程保证毕业论文的完成、完善、完美,并达成人才培养的预期目标。

3.1 抓两头  

“抓两头”是指一头抓毕业论文始端环节的思想认知,一头抓毕业论文终端环节的严格把关。在始端的思想认知方面,一是毕业论文重要性宣传要转变方式方法:只有使学生认识到科研能力是实现职业目标的根本,学生才会因为重视职业目标而重视毕业论文的设计。实践证明,将毕业论文设计和职业生涯规划挂钩的办法宣传毕业论文重要性是有效举措,可以切实改变学生对毕业论文漠视和敷衍态度。二是毕业论文质量提高要增进思维水平。毕业论文的完成、完善和完美,不仅需要“心”的倾注,更需要“脑”的思维。从根本上看,毕业论文的质量就是学生思维水平的集中反映。所以,要切实提高毕业论文质量必须从专业教学抓起,毕业论文的启动绝非毕业论文质量工程的始端。当然,有重视毕业论文的“心”和思考社会问题的“脑”,未必有完成毕业论文的“行”。所以,不仅要从“头”打造毕业论文的可行性、灌输毕业论文的重要性,还要从“尾”的审评环节保证毕业论文的完成、完善和完美。毕业论文的评审包括“评”与“审”两个环节,其中“审”是开题资格与答辩资格的认定,而“评”是对具备开题资格与答辩资格的毕业论文的评分。资格把关和质量评分是保证毕业论文按时、按量完成的两大制度保障。

3.2 保中间  

毕业论文的中间环节是指选题、开题、设计、答辩四大环节。只有抓两头、保中间,才能切实保证毕业论文的质量与学生科研能力的提升。要实现“保中间”的目标,必须具备三个保障。(1)师资保障:毕业论文实行专业人员专职辅导制度。首先要严把“专业关”,即毕业论文指导教师遴选必须严格依据“学”(理论水平)与“用”(实践能力)两个条件,“学”指专业理论水平,“用”指专业实践能力。其次要严把“专职关”,毕业论文指导主要有两种指导形式:专职和兼职。兼职指导本质是不合格人员的替代指导,必然降低毕业论文的指导水平,从而降低毕业论文的完成质量。所以,必须严格推行毕业论文的专职指导制度(2)经费保障。从长远角度看,对毕业论文进行“课题式管理”,不仅是提高本科毕业论文质量的根本举措,更是优化卫生事业管理人才培养质量的战略选择。从近期角度看,对毕业论文进行“课题式管理”,可以解决毕业论文研究“自费”而引发指导教师“无心”指导毕业论文(因为没有经费激励)以及毕业学生“无力”完成毕业论文的难题(因为没有经费保障)。所以,对毕业论文进行课题式管理,配备3000—5000科研经费是非常必要的。(3)制度保障。为了确保毕业论文的质量及专业人才培养的效果,应该构建连续性的制度安排,即“两事三把关”的流程设计。其中,“两事”指对毕业论文“题目的确定”和“内容的构造”。“三把关”指设置三大关口确保毕业论文题目的合理性和内容的充实性。毕业论文题目的合理性是体现毕业论文质量的首要条件,为了确保毕业论文题目的合理性(主要包括为何写、写什么、如何写等),必须设置三大关口:第一关是学生对题目的初选关、第二关是指导教师对题目的复选关、第三关是开题教师对题目的终审关。毕业论文内容的充实性是体现毕业论文质量的关键条件,为了确保毕业论文内容的充实性,必须设置三大关口:第一关是指导教师的指导督导关、第二关是本科学生的调查撰写关、第三关是答辩教师的最终审评关。由于三大关口是对毕业论文进行递进式纠偏、补缺、提高的连续过程,所以通过“两事三把关”的制度安排,毕业论文的题目和内容必然从粗陋转向精美。

3.3 培能力  

毕业论文的高质量完成需要开头阶段的意义认知,结尾阶段的制度把关,以及中间解决的师资、经费保障。但是,外因必须通过内因才能发挥作用。所以,必须发挥学生在毕业论文设计过程的主体地位,不能颠倒指导教师“领路人”与毕业学生“行路人”的位置,正确处理好毕业学生“主体角色”和指导教师“主导作用”的关系。树立学生在毕业论文设计过程的主体地位,一要通过思想教育确保学生“愿写”毕业论文,二要通过能力培养保障学生“能写”毕业论文,三要通过严格管理保障学生“必写”毕业论文[9]。三管齐下,方能保证毕业论文按时、高质、高效地完成。其中,“能写”最为重要,学生要能写关键是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智”、分析问题的“才”和解决问题的“能”。对“能写”的认识一直存在一个致命性误区:能力的关键是提高书面表达技能。其实,毕业论文(学术论文)并非中学作文,其精彩程度不仅取决于“妙笔生花”(表达能力),更取决于“才思泉涌”(思维水平)。所以,思维能力的培养是从根本上提高毕业论文质量的必由之路。

5  结论   

学生对毕业论文重视过程,忽视两头以及重视形式,忽视内容的问题,近期影响毕业论文的质量,中期影响人才培养的水平,远期影响职业发展的路径。因此,毕业论文撰写过程是卫生事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之一。做好毕业论文要实现治、导、研三方通力合作,同时实现起始、中间、结果的全过程管理,只有全方位联动、全过程管理,毕业论文的质量才能切实提高,撰写毕业论文的目标才能真正达成。

 

                    参考文献

[1] 郭守军杨永利.加强本科生毕业论文指导,培养学生创新能力[J].西北师范大学学报(自 

然科学版),2004,40(2):103-105.

[2] 章礼明.本科论文的创新性与本科生的创新能力[J].嘉应学院学报,2011,29(1):59-64.

[3] 王淑梅.本科毕业论文创新性存在问题及对策探讨[J].河北农业大学学报(农林教育版),2013(2):67-69.

[4] 教育部.加强普通高校毕论文业设计工作[EB/OL].

 

http://www.edu.cn/20040412/3103591.shtml

 

[5] 王建华,任光圆,潘传德.加强实践教学培养应用型卫生管理人才[J].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2006,26(11):23—25.

[6]赵云农乐颁.毕业论文答辩主要影响因素与答辩技巧[J].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2009,34(6):1092-1093.

[7] 宋律.卫生事业管理专业本科毕业论文质量影响因素及控制模式研究[D].安徽医科大学,2010.

[8] 姚卫光.卫生管理专业本科生毕业论文质量调查与对策分析[J].基础医学教育,2012(2):156-158.

[9] 赵 云农乐颁.新医改形势下卫生管理专业立体式发展模式探索与实践[J].医学教育探索,2010,9(3):727-730.

[10] 赵 云,农乐颁.卫生管理专业跨越式发展战略探讨[J].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2010,30(4):257-2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