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对满足基本的物质需求是不可或缺的。人们的生产生活须臾离不开能源,能源的安全关系着国计民生的安全,尤其是像中国这样一个人均能源拥有量很低的发展中大国,能源就是经济命脉。国外敌对势力正是看准了这一点,为达到削弱、遏制、胁迫的目的,竭尽所能破坏中国的能源安全供应。对中国来讲,最主要的能源供应就是油气供应,据权威统计我国石油对外依存度2011年已超过56%,天然气的对外依存度已超过20%,并将随经济发展而逐年增加。对中国的持续发展来讲,节流不是根本的解决办法,替代能源因技术水平的阶段限制还是一个长期的愿景,能源供应多元化仍是当下必然的解决渠道,也是我国高层近年来一直在积极推动的。我国的国际油气来源主要集中在中东和非洲,并以海上运输为主,海上通道则主要依赖霍尔木兹海峡和马六甲海峡。近几年因中东、非洲以及海上运输的地缘政治风险不断加大,供应出现极大地不确定性。政府又适时推动与俄罗斯、中亚等国的能源谈判,启动东北、西北、西南建设陆路通道,以期保证能源供应的长期、稳定和安全。我国的能源外交开展的不能说不到位,但敌对势力全方位的破坏直接地威胁着我国的能源安全。美国怂恿并支持的日本东海争端、东南亚几国的南海纷争,澳大利亚、新加坡驻军驻舰钳制马六甲,拉拢缅甸企图阻断西南通道,印度洋增兵增舰打压伊朗控制霍尔木兹海峡,在中东、非洲排除异己,培养代理人,控制石油供应等无所不用其极。
现在不缺乏对能源安全的认识,而缺少的是在短期内解套反制的策略。我国的海洋能源全面开发受制于海洋划界和权属纷争,是一个长期的问题,畅通国际供应通道则是眼下最急需解决的。必须看到能源问题不但是一个经济问题,同时也是一个政治和军事问题,能源安全各国都有,最重要的是看在博弈中谁能取得战略优势。破坏能源供应是美国针对中国的新冷战战略最直接的一步棋。反制美国,中国首先必须展现积极正义、敢作敢为的国际影响力,多交朋友,争取国际支持;其次是展现负责任大国形象,在众多国际事务中积极发挥作用和影响,把握美国的全球诉求,以之为砝码牵制美国;再次是巩固和发展与能源供应国的全面关系,改善中国的单纯“商人”形象;最后也是关键所在,要全力发展军力尤其是海洋军事力量,以此为后盾,增强威慑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