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价下的触摸屏行业如何保命生存


李星

触摸屏价格透明

先别说在信息泛滥情形下的今天,想要保密什么价格,已经是一件不太实际的事情,就是行业里频繁的人员流动,也让价格的透明度日趁明显。真正的小众触摸屏产品,可能会因为订单数量或技术壁垒的原因,可以维持比较好的价格。至于普通行货大订单,即使在刚开始接单的时候拿到了一个好价格,也会在比较长的交货期内,因竞业价格冲击而在收款时受到折扣的回损。如果不小心碰到一个恶心意竞争的,伙同一帮同业来报个低价,但又不供货,把你卡死在所谓的大客户上,你若没有壮士断腕的决心,或是被清水煮青蛙而不知的话,那么恭喜你“喜当爹”,被人给“坑”杀了。所以,对于触摸屏价格,在内部财务的时效跨度管理上,一定要十分的谨慎。

大厂财务压力不小

对于眼下的大中华地区触摸屏大厂来说,要在低端的组装加工上跟小厂们竞争,在成本上已经不太现实。而在品牌订单的争夺上,整个行业的形势也不容乐观,就算你有较大的产能,接到了数量可观的品牌订单,如果没有很好的老板交情背景,也会在遥遥无期的货款兑付上给拖得半死,即使好不容易能拿到货款,也还有数量不菲的回扣倾吞,以及当初未曾预算的折扣成本削减呢。大陆上市企业还好说,反正可以做财务预收给冲掉。对于那些没有上市的非大陆背景厂商,这些出自你们之手,当年疯狂拿大陆供应商货款帐期发财的收付规则,现在也已经让你们自己手忙脚乱了。

上下扩张是出路

对于那些暂时傍不上土豪、大妈,短时间内也上不了市,但自身又打通了任督二脉,有条件扩张的触摸屏大厂来说,明年的精力用在往上、下游扩张上,会是比较合适的战略选择。所谓上、下游扩张,就是往利润率更高的产业链两端扩张,而触摸屏的制造,放下身段来做现金流吧。这样的话,往上,储备了核心技术,也给后面转型留下了空间;往下,切入终端市场,更贴近用户,给树立自己的口碑有更多机会。说白了,在市场日趁成熟,行业走向寡头垄断的时候,要做好往上多捞几根稻草救命,往下多赚几个眼球卖身的基本准备。

中小企业要注意什么

当然,在大家“一窝疯”上马的之后,难免有的企业会沉不住气,做出杀鸡卵的事情来:这个时候,如果你是上市公司,那就拿着订单增发(蒸发)股东的钱;如果你只是土豪,那就当减肥瘦身;如果你不是上市公司,也不是土豪,只是个中小企业,不好意思,您最好是绕路走。如果实在是眼馋他们的市场,那就抄他们的后路,做他们的售后市场吧,在学到他们技术的同时,也有不错的现金收入。

总之,明年中小企业,如果没有自己特色的核心技术在手的话,那么,在客户和竞争对手这两个方面,依我李星的建议,远离上市公司是比较明智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