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从择业开始
记得上段时间,一天中午饭后、随手翻开了一门杂志,打开首页看到一篇关于成功的文章,写的非常好!是呀!谁不渴望成功呢?尤其是怎样才能获得快速成功,成为多少人心中无法放下问题。于是、为了寻找捷径,人们往往模仿成功人士,指望克隆出一样的成功。但是成功从来就不去敲他们的门,他们困惑不已,为何如此?
其实很多时候,人们往往不缺少勤奋,也不缺少坚持,但为什么未获得成功,这时候需要静下心来,想想自己究竟能做些什么?适合做些什么?不要总盯着别人的成功,那光芒会刺眼,令你方向不辩,令你只想成为别人,而不是成为自己。一句话,有时候,成功不是滴水穿石那么简单,也不是闻鸡起舞就够了,还得好好认识自己。
所以聪明的人不会复制别人的成功,而是要充分认识自己,在合适的时间、合适的地点、做好该做的事。
有一个寓言很有意思:一只老鹰俯冲抓羊,一抓一个准。乌鸦非常羡慕,就学者老鹰的样子也俯冲着去抓羊,结果爪子被羊毛挂住,挣扎不脱,被牧羊人轻易逮住了。牧羊人的儿子问牧羊人,“为什么乌鸦这么容易被抓住?”,牧羊人说:“因为他忘了他是一只什么鸟!
当然,不能完全否定这只乌鸦的行为,因为“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乌鸦渴望成功,有抓羊的理想,这没有错。但乌鸦的下场很可悲,原因让人深思:如果乌鸦知道自己是一只乌鸦,无论怎么练习也练不出凌空俯冲抓羊的本领,他就不会那样去做了。
由此可见,认识自己的资质,认识自己的长处和不足,扬长避短,在适合自己的领域里去勤奋努力,才有成功的机会!
这样的例子很多,邯郸学步、东施效颦等讲的都是相同的故事。
居里夫人曾说:“我们的天赋是用来做某一事情的,垃圾只是放错位置的宝贝”,是呀!天生其人必是才,天生其才必有用,这是亘古不变的真理。
造物主让我们出生,必赋其使命。为了让我们有能力完成这种使命,它没有忘记在我们身上注入为完成这种使命所必须具备的潜能,这种潜能就是我们的长处,就是我们打开成功大门的钥匙。
可惜的是,它没有把这个立世的长处明确地写在我们的掌心或额头,而是把它注入到我们的自信和汗水里,注入到我们的思考和精神里。
在人生的旅途中,每一个人都曾迷惑和彷徨,不知道自己的长处在哪里,不知道自己的潜能有多大,不知道自己的路在何方。然而,我们也都有过这样的经验:一个人一生好多都不止做过一个行业,但有的行业发觉怎么努力都赚不到钱,自己的健康状况有时还不好,但自从换了一个行业后,无论做什么都很顺,还会在不经意中发现自己的长处,好像找到了自己的使命,有时甚至会一举成功。
然而,有些人终其一生都不明白这个道理,认为这是迷信,其实造物主赋予每个人一把成功的钥匙,有人找到了,有人没找到。因此,人世间存在着两种生命形式:一种是腐烂,一种是燃烧。腐烂是才能的埋没,燃烧是潜力的闪耀。
树上每一片叶子都是相似的,每一片叶子又都是不同的。芸芸众生也是各有特色,各有所长。他有统帅三军之才,你有诗文辞赋之长;他善歌,你善舞;他能力拔大山,你能泅渡大河。没有一个人是为了和别人相同而出生。人各有天赋,各有使命。
人生下来是注定要做某一事情的,关键就是我们将自己的天生之才用在什么地方,如何去用了。许多成就一番伟业的英雄,无不是顺应自己的天性,因为无论你是一棵多么优良的树种,如果没有适宜的土壤,便不可能长成参天大树;无论你怀着怎样崇高的理想,如果寻不到适合他发展的行业和项目,便不可能取得任何成就。
据调查,好多失败过的人士,其实都是非常相信“天赋和命运”的,也知道“努力”只是助缘,就是当初为了自己的面子和一点咨询费,不愿意了解自己的“先天”信息,几十年由于走错方位一生碌碌无为,几万几十万甚至几百万的资金由于择业不准打了水漂家破人亡而后悔不已。
人生命运就像是一次长途跋涉,其间道路迂回曲折,只有走对路,人生的际遇才能比别人多一些,所以当你所走的路坑坑洼洼履历险滩的时候,你就要想一想自己是不是走错了方向迷失了道路!如果你发现自己确实走错了方向,那么就请你拿出你的勇气另辟捷径吧!!!
有这样一个寓言故事:小兔子到了上学的年龄,被父母送到动物学校。在学校里,小兔子最喜欢的课是跑步,几乎每堂课都得第一名,小兔子为此感到很高兴,小兔子最不乐意的课是游泳,不管他怎么努力,总是取得不了好成绩,小兔子为此感到非常苦恼,小兔子想放弃游泳,但他父母不同意,当老师看到小兔子为上游泳课苦恼时,表示愿意给小兔子提供帮助,老师对小兔子说:“跑步是你的强项,是你的优势,往后你就不要在练跑步了,只要您专心练习游泳,就一定能取得好成绩”,!从此小兔子就开始专心致志地练习游泳。但结果却是:一段时间训练下来,小兔子不但游泳水平没有多大长进,就连他的优势——跑步也降下了许多。这个故事虽然看似荒诞,但道理却十分明显,他告诉我们,“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只要功夫深,铁棒磨成针”等传统理念在某些时候并不适合用在发展孩子潜能这一方面。
成功的心里学家提醒我们,衡量家庭教育成功的标准,是看你的教育是否让孩子发挥了最大优势,这就要求父母认真研究孩子的个性特点,要认清自己的孩子是“兔子”还是“鸭子”。如果孩子是“兔子”,就应该让他放弃游泳,专门练习跑步;如果孩子是“鸭子”,就应该让他放弃跑步,一心为游泳而努力,只有发现了孩子的优势所在,才能开发孩子的潜能,引导孩子发挥其优势和特长,如果父母不能发现孩子的优势,不注意研究孩子的个性特点,看错了、教错了孩子,不管孩子愿意不愿意学,适不适合学,就硬性安排孩子参加这样或那样的所谓兴趣班、特长班、那么即使在热情,在努力,对孩子的成长也都无济于事。
总而言之,理想的教育。应该是让孩子能够按照自己的优势去发展,也就是说,为人父母,必须充分了解孩子的优势所在,并善于采取恰当的方式和方法,引导孩子,使孩子的优势最大的发挥出来,千万不要让孩子忙于“补短”而忽视“扬长”。在知识经济时代,父母师长要充分了解孩子的优势所在,让孩子在受教育的环境中感到心情愉悦,这样才能发挥他们的最大优势,孩子的学习才会富有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孩子才能提高综合素质,取得学习佳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