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化的四大定义


(1)   地理性的意义:中国人包括中国大陆的中国人,包括台湾、香港,甚至新加坡和在其他国家的华人。由于种种原因,台湾、香港、新加坡和其它海外华人的管理,与大陆社会主义制度下的管理不同。

(2)   种族性的意义:中国包括汉、满、蒙、回、藏、苗、壮等不同的民族,虽然汉族占绝大多数,但少数民族所分布的范围却占非常高的比例,而且,中国版图广大,地理人文条件不同,我们很难只用上海人、北京人、陕西人、广东人、四川人、东北人、内蒙人、香港人、台湾人或湖南人来代表中国人。

(3)   文化性的意义:中国人信仰儒家、道家的思想、佛教(藏、蒙、汉人所信仰的又大不相同)、回教和其它宗教,尤其前三者对汉人有深远的影响。此外,近一百多年来,西方文化又透过种种方式进入中国,并影响海外的华人。

(4)   历史性的意义:在长期的中国历史中,中国境内的民族经历了不同程度的融合和变迁;自唐宋以后,佛教成为中国主流思想的主要成分;清末西方思想的侵入和学习,加上近五十年来,中国大陆的发展前阶段大规模引进了马列主义和苏联的制度,以及在后阶段的开放政策,大量的引进外资和与西方资本主义世界的交流,工业化因而更快速的发展,这些都是改变中国历史性格的因素。由于各地政治、经济和文化条件的不同,台湾、香港、新加坡以及其它地区华人的价值观和行为也呈现不同的面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