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先明:借助时代的根基,放飞想象的翅膀


刘先明:借助时代的根基,放飞想象的翅膀

精细管理工程创始人刘先明
2014年10月16日

2014年10月15日,“纪念大连经济技术开发区成立30周年大型成就展”在大连开发区开展,本人观摩了这一成就展,感到非常欣慰。之后,在大连观摩了一个与“民族复兴与文化交融”有关的全国性会议,受益匪浅。

晚上,结合在大连看到的襄阳市襄城区人民法院快递出的一份《说明》,撰写、发布了《襄城区法院的一份<说明>“四模糊”,说明了啥?》或《看大连开发区30年成就展,看襄城法院“四模糊”的说明》。

10月16日晨,从新华网上看到了习近平10月15日在北京主持召开文艺工作座谈会时的讲话,习近平的以下讲法,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文艺创作迎来了新的春天,产生了大量脍炙人口的优秀作品。同时,也不能否认,在文艺创作方面,也存在着有数量缺质量、有“高原”缺“高峰”的现象,存在着抄袭模仿、千篇一律的问题,存在着机械化生产、快餐式消费的问题。文艺不能在市场经济大潮中迷失方向,不能在为什么人的问题上发生偏差,否则文艺就没有生命力。低俗不是通俗,欲望不代表希望,单纯感官娱乐不等于精神快乐。精品之所以“精”,就在于其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
我国作家艺术家应该成为时代风气的先觉者、先行者、先倡者,通过更多有筋骨、有道德、有温度的文艺作品,书写和记录人民的伟大实践、时代的进步要求,彰显信仰之美、崇高之美。
艺术可以放飞想象的翅膀,但一定要脚踩坚实的大地。文艺创作方法有一百条、一千条,但最根本、最关键、最牢靠的办法是扎根人民、扎根生活。应该用现实主义精神和浪漫主义情怀观照现实生活,用光明驱散黑暗,用美善战胜丑恶,让人们看到美好、看到希望、看到梦想就在前方。
文艺不能当市场的奴隶,不要沾满了铜臭气。优秀的文艺作品,最好是既能在思想上、艺术上取得成功,又能在市场上受到欢迎。
每个时代都有每个时代的精神。文艺是铸造灵魂的工程,文艺工作者是灵魂的工程师。好的文艺作品就应该像蓝天上的阳光、春季里的清风一样,能够启迪思想、温润心灵、陶冶人生,能够扫除颓废萎靡之风。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也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坚实根基。要结合新的时代条件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和弘扬中华美学精神。
......

习总的“艺术可以放飞想象的翅膀,但一定要脚踩坚实的大地。”让我想到了本人2014年8月30日在大连时代之巅拍摄“焕发青春”的作品。这副作品的创作背景就是祖国进入了新时代,如果不是进入新时代,就绝无可能有创作的动力和机会、灵感。

2014年8月30日,在得知襄阳市免去夏先禄襄阳市公安局局长职务,任命陈翀为襄阳市中级人民法院副院长的消息后,本人兴奋不已,在大连开发区奠基石最近的一栋高楼上拍摄了一张放飞自由、焕发青春的照片,本人把这一“焕发青春”的照片及另一张“与青春同行”的照片,投发到新华网。2014年9月17日,由联合国人口基金与新华社、新华网共同主办的“爱青春我们在行动”随手拍有奖征集活动,公布第二轮抽奖网友名单,本人的作品名列其中。

结合本人的亲身经历和创作成果,我深刻体会到:伟大的时代,催生、成就伟大的作品;伟大的作品,辉映、感染伟大的时代。

同时,结合本人长期以来所从事企业文化、精细管理工程、管理创新等培训、咨询工作,以及多次准确及时的公益质疑而维护了国家的形象和尊严,尤其是结合中国网罕见地于2014年7月29日13:05:33——13:09:41连续发表精细管理工程创始人刘先明的《网友:“千古帝乡智慧襄阳”不宜作襄阳旅游口号》、《襄阳竟把“阴阳图中的鱼眼”当成喊“帝乡”理由》、《网友对口号提出异议襄阳“千古帝乡”能喊多久》等三篇质疑襄阳“千古帝乡”旅游口号的文章,我认为,习近平在北京文艺座谈会的讲话,是一篇“精品”的讲话,是一次具有划时代意义的讲话,是指引我国文艺事业健康发展的明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