撕去理论体系的假面(10月17日)


 撕去理论体系的假面(10月17日)

 

关键词:理论  实践  实用

 

有个调侃,说为了增加学识,误加入一个博士群里。见到有一个人提问:一滴水从很高很高的地方自由落体下来,砸到人会不会砸伤?或砸死?群里一下就热闹起来,各种公式,各种假设,各种阻力,重力,加速度的讨论,足足讨论了近一个小时。这时,我默默的问了一句:你们没有淋过雨吗?群里,突然死一般的寂静.

有个故事说,某大型企业进口的大型设备充满了纵横交错的管子,某天管子内部发生了堵塞,但众多工程师束手无策,都无法知道被堵塞的是那条管子,请厂家的工程师过来维修的要价又很高。

在这个时候,一个其貌不扬的基层老员工自告奋勇“试试”,只见他悠闲地点燃一只香艳,吸足一口之后对准一个管子口吹进去,不一会儿从另一端冒出烟气,老工人在那个管子的两头各标上一个标记,再试另一个管子,并在畅通的管子两头做上标记,不久就用这种方法找出了出现阻塞的管子。

这个让我想起了经典案例,某跨国公司征集方案,去分拣流水线上的空肥皂盒,众多专家耗费数以十万计的预算,力争推出最科学的方案,最终一个质朴的老工人淡淡地提出——买几个硕大的排风扇,对着流水线上的肥皂盒吹,空的自然就会被吹跑了,实际仅仅花几百元就解决问题了!

经典案例总是有戏说的成分,但我们宁可相信其中来自生活启发的灵感。就如穿针引线的人,将丝线绑在虫子的腿上,并在出口处抹上虫子喜爱的蜂蜜,当虫子循着蜂蜜的味道从出口爬出来,就已经完成了穿针引线之类貌似不可完成的任务。

 

随着教育体系的转变,人们对崇尚书本理论知识的大学与科研院所逐渐理性,专科学校(学院)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并不一定饱读诗书,满腹经纶才能在社会上有一席之地,学有一技之长并拥有专业实操技巧,甚至在民间与市场中的师徒之间的口耳相传,也可以让自己形成安身立命之本。

其实民间有很多精工巧匠并没有受过太长时间的科班教育,却拥有丰富的实战经验,他们理应得到更多的赞誉。贾春宝就很是赞赏在顾问领域中的收徒制度,虽然未必能够沿袭师徒如父子的情谊,却会有效实现经验与技能的交接。

有效的才是实用的,有很高学历的人,未必会有高效的解决方案。学术与理论一旦成为体系,就会变成一种死板僵化的东西,成为实践中的束缚。

 

人的一生,基本都是开始的时候浑浑噩噩,不知道要干什么;然后忙忙碌碌,不知道在干什么;再然后嘻嘻哈哈,不知道都干了什么!我们每个人的生活压力已经很是繁重,是到为自己减负的时候了。迷茫的时候需要有目标,疲惫的时候需要缓解压力。

虽然有目标会让自己更充实,生活得更有意义,但当我们把关注点从我们自己身上移开,其实任何目标不管是否达成,也便没有了意义。更重要的是人需要知道自己想要什么,自己最终得到的结果是什么,并以结果去倒推过程,决定自己每时每刻需要如何支配自己的时间、财务以及其它资源。

我们总是习惯性地去关注别人,分担别人的压力,这并没有什么不对,虽然人与人之间总是存在微妙的因果关系纽带,但过于“作”就没有必要了。我们不是倡导自私,而是在基本条件具备的前提下,才去分散自己的力量。

人生苦短,是修行更是任何别人都无法替代的独特感悟,但我们不是苦行僧,无语无穷,修心有度,使命是动力不是压力。

其实没有必要给自己设立什么量化的目标!学习与生活原本就是以务实为首要原则的。在很多时候,未必志存高远才是成熟,只有脚踏实地才能取得实在的成就。

 

贾春宝

20141017日星期五

 

电话:13301122671,(010)89581930 

网络微博:http://www.chinavalue.net/MiniBlog/ 

http://t.sina.com.cn/jiachunbao

价值中国专栏http://bekings.chinavalue.net/ 

新浪网专栏 http://blog.sina.com.cn/beking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