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服装化肥家居均出现饱和、产能过剩,均出现企业倒闭潮,均引来一些高增长的企业。下面,笔者做一探讨分析,理出其中高增长的因素,理出倒闭潮的因素。
在化肥行业,2014年前7月化肥行业销售4994亿元,同比增长4.9%,利润118.39亿元,同比下降31.6%,氮肥销售1476.15亿元,同比下降5.1%,钾肥销售152.98亿元,同比增长14.4%,磷肥销售534.94亿元,同比增长16.1%。受尿素价格大幅下降之外,氮肥行业亏损32.81亿元,利润率-2.22%,行业亏损面49.1%。磷肥、钾肥销售额增速虽然是两位数增长,但是利润同比分别下降18.7%、21%。复混肥利润85.73亿元、有机肥利润34.65亿元,两者利润总额已经超过氮肥、钾肥、磷肥行业。笔者认为,化肥企业年翻倍赢利在化肥之外。
即使是新洋丰这种上市公司化肥巨头,也难以提升业绩,为什么?到底哪里出了毛病?笔者认为,缺乏人才,一般来讲,需要在产品创新、销售创新、营销创新、研究客户、研究市场上着手寻找一个或多个突破口,然后把不能突破的单项删除,比如,产品创新没办法进行,就看销售创新能否突破,如果还是不行,那么营销创新能否突破,如果还是没有希望,那么继续往后移。问题是,现实生活中不可能给企业进行这种不断的试验,一旦两项试验失败,企业就完蛋了,但是,同时也表明企业缺乏人才。真正好的人才,一看就知道哪些没办法暂时突破,哪些可以马上突破的,一下子,就把企业的突破口引向有效的单项,下面以笔者给广东长绿有机酶肥为例。
广东长绿有机酶肥与笔者第一次通电话时,笔者思考了一分钟说突破口不是价格战,而是从增加农民收入上着手。笔者心中早就有这方面的战略准备了,可以提升农民收入30%或以上。接下来通过两三天思考,笔者进一步趁胜追击,发现打造有机肥的最大赢利在化肥之外的服务上,可以给化肥公司带来年翻2倍、2年翻5倍的利润额。
很明显,企业需要对口研究型人才,才能寻找突破口,才能进一步颠覆企业赢利当下的发展模式。但是,该企业只有二三百万元年销售额,却说成有二三千万销售额,二三百万元是支付不了一个国际领先人才的,最主要最基本的是奖励一套房子、百万年薪,这是几百万乃至年1000万元销售额以下的企业难以支付的。所以,小微企业不可能邀请到创新人才,除非,小微企业创业者本人是这方面的研究专家,否则小微企业大多数面临倒闭的命运。尤其在现在各行各业产能过剩的中国,小微企业缺乏产品创新能力,缺乏销售创新能力,缺乏打造品牌知名度能力,缺乏营销资金提供能力,缺乏营销创新能力,等等,大多数就是面临被收购、倒闭、僵尸化三种可能。
在家居行业,继知名家居品牌富之岛因拖欠生产线工人工资而停产倒闭后,近日,深圳华仁事业家居也是类似原因而破产倒闭。本来层层拖欠资金造成资金链紧张,一旦楼市不景气,没有创新能力的家居企业就首当其冲面临倒闭。这种倒闭即可以发生在大厂,也可以发生在小厂。
不过,家房地产衰退后,也有家居业企业逆势高增长的,如喜临门、慕思。今年2月,喜临门通过对部分高管、员工、加盟商融资增持公司股份,给予保底收入的承诺,2014年收入同比上升35%,利润同比增长30%;2015年收入同比增长30%,利润同比增长32%,喜临门保底年化收益率15%,若未达标年化收益率是5%。今年上半年财报显示,收入5.52亿元,同比增长30.03%,考虑到只是4个月的增资效果按6个月分摊成果,如此来看,完成35%的销售额基本上有可能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0.5亿元,同比增长20.29%,上半年总资产达17.58亿元,同比增长16.51%。很明显,这是在产品设计、消费者研究、渠道创新方面有人才突破的结果。
而慕思征对80后消费者推出V6产品,这是对市场细分的结果,另外,近几年来,慕思销售渠道下沉到三四线城市,也取得更多市场蛋糕。慕思上半年销售增速超过30%。
目前中国家电市场规模没有家居大,但是,有超过千亿元的家电企业,大的巨头是海尔、美的、格力、海信等,而家居企业最大的达到50亿元年销售额的比较少,所以,将来存在大力整合的周期。
笔者认为,一般来讲,可以是错位整合,比如,内销与外销整合,比如东部与西部整合,比如高端与中端整合,比如欧式与创意整合,等等。但是,这里最需要的是人才,需要研究外贸、研究家具业、研究销售创新、研究营销创新、研究打造品牌知名度、研究打造国际品牌影响力、研究各种不同款式家具与不同国际市场消费者的紧密结合度、研究消费者收入经济增速消费者审美变迁楼市趋势对家居的影响,等等。家居企业哪怕只有5000万年销售额,关键看能否有或挖到销售创新、产品创新、研究市场、研究营销、打造品牌知名度的人才,如果有,那么,这样的家居企业是可以壮大的,笔者认为,如果在这些创新方面全部进行,并且是有效的,那么年翻倍增长是可以实现的。如此,就能通过10年的年翻倍增长达到年销售额500亿元的规模。如果没有创新人才的支撑,即使现在是先销售十几亿的家居企业,也将面临淘汰的命运。所以,目前块头大小不是主要问题,主要是是否有创新人才。
对于服装行业,即有裕元鞋业等福建、浙江鞋服企业破产倒闭、老板跑路潮的出现,也有拉夏贝尔、海澜之家这样的高速增长50%左右的企业。
凡是服装鞋子倒闭的都是没有研究能力的,没有吃准市场的,拉夏贝尔、海澜之家都是走平价路线,比较切合当下市场的主流,所以高成长。但是,拉夏贝尔主要是自营,而海澜之家主要是加盟商,自营店很少,所以,海澜之家的风险进一步下降。但是,服装行业企业的库存基本上是200天左右,而优衣库是83.3天。高库存把一年25%的销售额转变成冻结资金了,相当于上市融资额,如果能够把库存降低到50天或60天以内,将是盘活资金的关键。
另外,服装鞋子企业,必须要设计达到让消费者尖叫,销售创新,一定要打造品牌知名度,一定要研究国内各省市服装动向、全球各国服装消费趋势、全球各国服装关税政策、全球各国服装传统文化以及如何推陈出新,打破各种界限趋向融合,不要跟风,形成自己特色的创新,笔者曾经给第五时尚艺术莞打造的穿戴混制战略能够增加3倍业绩,混售能够增加50%的业绩,销售创新能够增加2倍业绩。提倡打造品牌知名度,但是价格不要走中端路线,而是走平民路线,不能走定制死路,而是走限量的流水线操作模式。
很明显,服装鞋子企业,像家居行业、化肥行业一样需要的是创新人才,倒闭企业与高增长企业一样同时存在。企业大小不是主要,关键是需要留着创新人才,挖来创新人才,进行渠道创新、制造创新、产品创新、营销创新、款式创新、服务创新、包装创新、品牌创新,研究市场,研究消费者,研究全球各国相关政策,研究国内各省市政策,研究同行竞争对手,研究全球经济增速、收入变迁,等等。只要企业年销售额能够达到数千万元销售额,就可以邀请创新人才加盟,可以给予一部分干股留住人才。在当前国内大多数行业产能过剩的情况下,而且未来10年全球产品进入无利润周期,当然这是平均数,但是创新企业依然是可以高增长的,而不能创新的企业出现大幅亏损,平均就是无利润了。所以,创新将成为决定服装、化肥、家居等各行各业企业倒闭、增长的生死关。
作者简介:吴东华,知名经济专家,预测欧美元趋势第一人,第一经济整合专家,服装战略专家,印度经济专家,外贸专家,世界经济专家,前商务部国际经济合作学会经济研究员、前商务部中国企业走出去研究中心顾问。吴东华已经指导过美国大使馆、伦敦ARM国际、法国国立高等应用艺术学院、巴黎奥利维尔时尚设计学院、德国《明镜》等国内外数十家机构。近来打造的第五时尚艺术莞服装战略、混制战略可增3倍业绩,打造的长绿酶肥营销战略每年翻2倍、2年翻5倍,同行中大企今日谈妥明日便可运用。【吴东华经济诊所】指导经济转型、企业创新、服装设计、销售脱困、品牌,欢迎困境企业邀请加盟,助其成国际品牌、国际名牌。网络搜索《中国企业初级创新何时到中级高级》,这是国内外企业创新最好研究,详见吴东华网易官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