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走的江水不走的情


 

 流走的江水不走的情

 

  

记者陶德斌 特约记者王东 通讯员刘昆 丁家国

 

  丹江口市有关领导和国家级剪纸大师刘士标(左一)交流剪纸艺术

  作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源头,随着正式调水日期的临近,丹江口市越来越成为国内外关注的热点和焦点。饮水思源,越来越多的游客慕名来到丹江口,开启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地水文化之旅,享受水源地美食、观赏水源地风光、体验水源地生态、品味水源地文化,感受宜居宜业宜旅的生态旅游城市丹江口的生态魅力和文化魅力。

  丹江口市是中国沧浪文化的发源地,而沧浪文化又是丹江口市享誉国内外的知名文化品牌。由该市新建的沧浪艺术馆位于均州老街,一期展厅分上下两层,建筑面积达10000余平方米,一楼为专业美术展厅,二楼设有多个名家工作室。

  丹江口市委宣传部副部长、文联主席刘长文介绍,沧浪艺术馆集艺术精品展示、文化讲座、艺术培训等功能于一体,将经常开展各类艺术作品展览、书画笔会、沧浪文化讲座、文艺小舞台等活动,该馆的启用将搭建起振兴水都文化的又一个平台。

  南水北调是缓解我国北方水资源严重短缺局面的战略性工程,也是全世界最大的跨流域生态调水工程,广大丹江口库区人民和工程建设者为之作出了巨大牺牲和奉献。为赞美伟大的南水北调世纪工程,919日,由湖北省中华文化促进会主办,丹江口市委宣传部、丹江口市文联承办的这次 “南水北调源头印象——全国百名书法家百副对联展”,意在宏扬水源地文化,颂扬为南水北调作出无私奉献的伟大精神,也是沧浪艺术馆开馆的同时举办的首场展览。沧浪艺术馆开馆当天,千余市民和游客在参观展览的同时,现场与艺术家们互动交流,感受剪纸艺术和根雕艺术的魅力。

  汉水丹心,碧水情深。著名书法家王朝阳,优秀青年人物画家、中国人物画研究中心秘书长陈皓,中国著名山水画家、中国三峡画院副院长张建新等知名书画家应邀出席开馆仪式,并即兴挥笔创作了书画作品。全国百名书法家百副对联展汇集了120多副对联式书法作品,由全国百名书法家精心创作。这些作品的作者,有年过90高龄的老书法家,也有20出头的书法新秀,作品涵盖楷、隶、行、草、篆等多种字体。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举世瞩目,今年汛后,一库清水将一路北上,润泽京津冀豫干渴的土地。为讴歌南水北调这一跨世纪的国家工程,中国三峡画院副院长、丹江口籍著名山水画家张建新,在实地踏访调水沿线城市和移民新村后,历时两年创作了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百米画卷。画卷总长136米,高0.8米,是国内目前最长的反映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宏篇巨制,画卷浓缩了从源头丹江口大坝到北京团城湖沿途城市的节点地标,清楚地展现了源头水的北上之路,吸引了数千市民驻足观看并拍照留念。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百米画卷首发式当天,还举办了南水北调中线源头丹江口库区移民摄影展,集中展出南水北调丹江口库区移民摄影作品100幅,尤其是曾经获得全国第九届摄影艺术展览 “金奖”的《南水北调移民》 12幅组照)让人久久难忘。一幅幅精彩的照片展示出库区人民对南水北调工程的无私奉献与大爱,也再现了中国水都丹江口的魅力。

  汉水文化、武当文化、道教文化、楚文化、沧浪文化、移民文化积淀深厚,丹江口市正用这厚重的地域文化擦亮源头生态文化旅游品牌,奏响南水北调源头文化的最强音。

 (潘世东转载于十堰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