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曾经多次撰文,城镇化应该以发展服务业和实体经济为龙头,就近解决进城农民的就业和生活。但是,很多急功近利的地方政府,把房地产发展为城镇化的第一步。结果,客观上引发了地方的民间借贷。
中央一直在加快“城镇化”进程,很多地方政府也提出“一年一个样,三年大变样”的宏伟蓝图,于是,房地产,作为最近十多年的支柱产业,依然领跑其他行业,并成为地方政府的宠儿。
然而,很多开发商多数属于外行,也没打算永续经营,多数因为有关系而进入房地产业掘金。他们缺乏战略素质,仅凭感觉、豪情、盲从而从事经营,大规模借高利贷、盲目性拿地扩张。
房地产企业民间集资的形式有很多,有通过卖房号、卖商铺集资的,也有通过诚意金认购期房,还有通过担保公司、典当行等资金中介集资的,但本质都是大同小异。
这时候,数以万计的民间借贷人以几万、几十万,甚至数百万资金,化零为整地填补了地方房地产企业巨额的融资缺口,有的甚至高达百亿。
民间借贷如同一把“双刃剑”,在解决房企融资困难的同时,也可以给投资人带来可观的回报,这在房地产市场上行时,双方皆大欢喜;而当市场步入下行轨道时,“双刃剑”的杀气一面就会显现出来,伤疤就被血淋淋地揭开了。当高利贷的毒药遇上人性的贪婪,当房地产企业“拆西墙、补东墙”这一击鼓传花的高息融资再也难以为继时,持续紧绷的资金链终于发出“咯嘣”一声,这犹如一副推倒了的“多米诺骨牌”,吹破了疯狂的间融资神话。
(龙吟山论道,颜伦琴,2014-1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