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怀,成了最近很多企业家挂在嘴边的一个词语。为此,我专门上网百度了一下。情怀有多层含义,主要指心情、情趣、兴致、胸怀、文学情致。
我相信,我们很多企业家是有情怀的,这是他们创业的原动力。但是,我们要警惕,不要让情怀变成欺骗的工具。
第一,用情怀欺骗消费者
2014年上半年,闹得“满城风雨”的某手机老板,应该是“最有情怀的”。 手机老板在手机发布会上,在两个多小时的产品介绍之后,他说:“尝试努力去把这个世界变得更好,是我们启动这个公司的初衷。通过处心积虑地改善人类的生活品质来获取利润,而不是通过处心积虑地获取利润来获取利润。”但是,用情怀去感召消费者之后,这个手机的产品质量却是千疮百孔。就连基本的质量都无法保证,又何谈情怀?谁的情怀?这就是赤裸裸的欺骗,欺骗善良的消费者。
第二,用情怀欺骗员工
2014年下半年,某商贸集团出现了关店潮,而在此这前,商场老板一直被冠以“情怀”二字,并且被各大媒体津津乐道,还成了很多企业家效仿学习的对象。甚至被吹捧为中国的稻盛和夫。但是,很多人并不知道,稻盛和夫在中国其实已经被神化,他本人并没有那么多情怀。结果呢,商场老板在微博上抱怨,“伤透了!数千员工没人站在他这一旁。”
情怀是企业家自己的,消费者需要的是货真价实的产品和服务,员工需要的是一份稳定的薪水用于过一份踏踏实实的生活。这些蕴含丰富情怀的企业家,需要知道,情怀不是一个虚无缥缈的东西。
不论企业家创业出于什么动机,为了赚钱也罢,为了光宗耀祖也罢,为了振兴民族产业也罢,当然还有其他的动机。但是,如果要让一家企业能够持续健康地发展,企业家必须肩负使命,并且让企业能够使命化生存。
(龙吟山论道,颜伦琴,2014-1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