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豪的遗产,最终流向何处


富豪总有离开的一天,而那时,留在他们身后的巨额遗产如果没能合理的安排,恐怕又将引发一场场可怕的家族纷争。那么,富豪的遗产都去哪儿了
1.成立慈善基金
很多世界级的富豪同时也是世界级的慈善家。如美国的大富翁比尔·盖茨和沃伦·巴菲特,这两位在如何处理自己的庞大财产时几乎是一样的美式做法:“捐出去”。
盖茨的财产超过400亿,迄今为止他已经捐出了超过250亿美元,他的遗嘱中宣布拿出98%给自己创办的比尔·盖茨和梅林达·盖茨基金会,这笔钱用于研究艾滋病和疟疾的疫苗,并为世界贫穷国家提供援助。巴菲特则在遗嘱中宣布将自己超过300亿美元的个人财产捐出99%给慈善事业,用于为贫困学生提供奖学金以及为计划生育方面的医学研究提供资金。
2.捐给可以改变世界的人
据报道,谷歌CEO和联合创始人拉里·佩奇称,他去世后,希望可以将自己的全部财产捐献给可以改变世界的人。
3.财产转移给子女
2004年9月14日去世的台湾首富蔡万霖,仅仅缴纳了1亿多元新台币的遗产税。据《福布斯》报道,蔡万霖的财产高达46亿美元,约合1564亿元新台币,按照台湾现行50%的遗产税率来算,蔡家后人本应缴纳的遗产税为782亿元新台币。
然而在蔡万霖去世之时,人们才发现,其名下财产仅有3亿元新台币。原因即在于,蔡万霖生前早已通过各种途径将财产转移到子女名下。
蔡万霖在生前便中规中矩地通过投资子公司的名义,逐步把财产转移给子孙。此外,早年增资股票发行时,蔡万霖也按面值转让给子女认购。
4.遗产信托
遗产信托,是指委托人预先以立遗嘱的方式,将财产的规划内容,包括交付信托后遗产的管理、分配、运用及给付等,详细写在遗嘱中。等到遗嘱生效时,再将信托财产转移给受托人,由受托人依据信托的内容,管理信托财产。遗产信托在遗嘱人订立遗嘱后成立,并于遗嘱人去世后立即生效。
委托人即立遗嘱人或立信托人;受益人可以是亲人、朋友甚至是无关系的人,如一些公益信托;至于受托人,往往以成立信托基金的方式解决,由专业的律师、会计师及投资的团队对资产进行管理。
遗产信托由于采用委托第三方进行管理,能够很好地起到防争端、防侵占、防挥霍、防风险的四防功能,加上可以很好地规避遗产税,受到了国外特别是富裕阶层的欢迎,成为首选遗产继承方式。根据外媒的报道,乔布斯过世后的70亿美元遗产大部分就很可能已经归于信托机构的名下。
5.分拆避风险
瑞典宜家的创始人英格瓦·坎普拉德把公司资产拆成了三份,确保自己的子女无法动摇公司的根基。意大利经营高级男装的杰尼亚家族做得更绝,它把整个生意变成了两代人的合资公司,共同承担经营上的风险。
6.私人银行理财
私人银行业务,是一种向富人或家庭提供的私秘性的银行业务,它并不限于合法规避遗产税,还包括替客户实现财富在获益、风险和流动性之间的精准平衡,也包括与财富管理相关的一系列法律、财务、税务等专业顾问服务。
在欧美地区,大部分的富豪家族都已习惯选择私人银行为其提供专业的私人财富管理服务。这样可以避免企业家身故后将面临的诸多衍生问题,比如巨额的租税责任,企业的持续运营能力和资金维持能力,家庭和遗产继承,财产处理的市场风险,财产的变现能力等等。目前,国内已有这样的银行出现。
7.遗嘱继承
由于国内在法律上的障碍加之尚无遗产税之忧,使得国内目前尚无法开展遗产信托业务,更多的是按照《继承法》规定的方式,其中以遗嘱继承最为常见。即被继承人在生前订立遗嘱,指定继承人继承自己的遗产。按照《继承法》规定,遗嘱可以分为公证、自书、代书以及录音、口头遗嘱五种。
8.保险继承
保险继承即被继承人购买人寿或意外保险,并指定受益人,在被继承人出现事故时,受益人可以获取保险费用,能让父母亲或子女老有所终、幼有所养。这也正如李嘉诚所说“别人都说我很富有,拥有很多财富。其实真正属于我个人的财富是给自己和亲人买了足够的保险”的真正原因。
(龙吟山论道,颜伦琴,2014-1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