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化产品的误解与误读


  误解:对于国内目前火热进行中的文化产业发展,及对外输出文化及价值观的事业中,在追赶、抗衡西方特别是美国文化产品的过程中,作为有着五千年文化积淀的中国,文化及价值观的输出并不顺利。即使是国内文化产品的也并没有被大多数国人特别是年轻人所接受,大家热切讨论、欣赏的是美国、日、韩等影视文化产品,而所谓专家更多探讨的是,把此看做是国外文化产品的推广和入侵,是西方文化及价值观的推广和入侵。所以政府也急切的把中国传统的文化包装成产品,以及大力扶持文化企业去推广中国的文化和价值观,这些做法都是不专业及抓不住事情的本质。因为美国等西方文化大国在做文化产品时,从没听说过他们是打着推广本国文化及价值观而制作文化产品的,对于他们的企业所看重的就是利益,是利益驱动各大公司要推出文化产品,而政府制定出合理、公正的市场规则和形成良性竞争、优胜劣汰的市场环境,这才是西方文化产品生产的土壤。

  误读:专家对于西方文化大国通过文化产品侵蚀他国文化的说法更是无知而愚昧。我们所熟知的美国好莱坞影视文化产品为什么会被大多数国家所接受和欣赏?而我国的影视作品却难以占领市场?难道是美国的文化比我们深厚?这当然不是,中国的文化博大精深,岂是美国短短几百年历史所能比肩。但为什么美国影视产品只占世界10%的生产量,却占了50%以上的市场?而中国的产量特别是动画产量已连年翻番,却依然暗淡无光?首先是我们生产文化产品的土壤环境还不科学,二是我们误读了他们文化产品的内涵,以为他们的文化产品有着强烈的本土文化为内涵加上技术才那么吸引人,才那么容易占领市场,这完全是误读。美国影视文化产品能被大多数国家包括中国能接受和解读,是因为他们的影视作品包涵的不是美国文化,而是普世文化(或普世价值),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价值观,是任何国家都具备的价值观,并非美国所独有。虽然我们可以说这就是美国文化,但对于中国有着几千年、儒、道、墨、法等传统文化哲学积淀的国家来说,这不能称为他们本土文化。我们文化中也包含普世价值观,但我们总是在文化产品中过于强调了本土文化哲学理念,轻视了所包含的普世价值的朴素化表现;我们过于陶醉甚至自傲华人文化的深厚和玄妙,满足于自我超脱和自我实现,忽视了在现实中运用和实践,忽视了人于人之间的交流再是文化的载体。虽然我们极力推广本土文化,但并不很成功的原因是:1)别国并不是非要接受或理解中国文化,并不是特别需求。2)中国文化主要是通过文字传播,中国的文字包含太多文化基因和哲学内涵,往往文字的含义在文字之外,除非是极熟悉中国汉字,不然通过翻译及影视演绎并不能很好表达中国文化内涵,其结果可能是国内人看的一知半解,国外人看的稀里糊涂。文化产品可以包含中国传统文化,但文化产品是人于人的交流而不是文化意境、文化内涵的自我陶醉。

  影视文化产品需要内容依托,内容需要故事表达,故事需要形式展现,形式需要市场专业化竞争和磨练。认识到文化内涵问题是容易的,但是形成专业化市场良性竞争是困难的,需要文化体制、国内长期积累的市场弊端的改革。美国影视文化能占领国际市场除产品文化(普世价值)内涵外,更多依靠的自己科学、合理的市场环境形成竞争力。所以(政府)与其把时间、资金、精力放在包装文化内涵上,不如把资金、精力放在建立、改革文化市场环境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