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板在14年2月5日创出1571.40点历史新高以后开始回调,历经波折,10月9日反弹到1569.06点开始回调,显然没能越过前期高点,10月30日再次反弹到1539.21,又比10月9日第一点开始回落,说明反弹的力度逐步趋弱,从近两日盘面看,与主板强势相比,创业板走势就显得非常之弱了,
周三 创业板指数以1525.98点小幅高开,开盘后保持强势震荡格局,盘中一度最高上探至1535.80点,下午开盘后,创业板指数上行动力明显不足,开始持续震荡下行,盘中最低下探至1524.08点,尾市以1530.08点报收,上涨8.03点,涨幅为0.53%。与之相比,沪综指和深成指昨日涨幅都在1%以上,创业板指数表现明显落后。周三正常交易的344只创业板股票中,有265只个股实现上涨。其中,任子行、中航电测、花园生物等6只个股收报涨停,当日涨幅超过3%的个股共有49只。与之对比,昨日有71只创业板股票出
周四 创业板指数以1532.91点小幅高开,开盘后保持强势格局,盘中一度最高上探至1539.21点;上午11点过后,创业板指数跟随主板大盘出现一轮明显跳水,强势格局就此结束;下午主板市场重拾升势,但创业板收复失地的欲望明显有限,指数持续保持逆市下跌的走势,盘中最低下探至1522.64点,尾市以1525.77点报收,下跌4.31点,跌幅为0.28%。与之相比,沪综指昨日上涨0.76%。周四正常交易的351只创业板股票中,有124只个股实现上涨,上涨个股数量大幅萎缩。除当日上市新股外,金刚玻璃、花园生物、宝德股份等6只个股收报涨停,当日涨幅超过3%的个股共有32只,大涨家数明显萎缩。与之对比,昨日有222只创业板股票出现下跌。
金天虽然交易没有结束,但在主板大涨下,创业板再次逆市大跌近1.5%,个股更是普遍下跌,上涨寥寥无几,个股的跌幅更是大增,跌幅5%以上的个股就有不少,技术形态进一步趋坏,KDJ指标在相对高位出现明显拐点,MACD绿珍绿柱显加长,加上个股活跃度逐步下降,资金关注度下降,沪港通实施不可能阻挡,国内活跃资金在炒作新生事物下,活跃资金极有可能南下香港,炒作港股,预示调整依然没有结束,从股指反弹高度逐渐走低的事态看,笔者认为创业板已经在构筑三重顶的形态,后市又继续走弱的可能。
创业板调整既有技术因素,那就是涨幅过大,从最低585.44点涨到1571.40点,涨幅高达168.4%,而同期主板涨幅非常有限,这种单兵突进式的涨幅是偏离基本面的,也是不可持续的,是成熟股市中所没有见过的,任何一个市场虽然指数涨幅有偏差,但绝对不可能一个指数单边上扬,其他指数沉迷熊市,完全就是一种资金的恶炒,是偏离基本面的,截至目前创业板市盈率高达71倍,是沪市主板市盈率的10倍的7倍。仅仅高估值并不可怕,可怕的是高估值没有高成长相匹配,那高估值就成为了巨大的泡沫,就是一种资金恶炒,就失去存在的基础,从历年来看,创业板成长性并不突出,波动非常之大,创业板成立5年来,各年整体净利润增长率分别为43.5%、31.2%、19.94%、-6.87%和10.94%,就今年来说,三季报显示,400家创业板公司已全部公布了三季报,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2191.93亿元,同比增长24.81%;净利润239.56亿元,同比增长15.4%。但问题是第三季度增速明显放缓,,创业板公司营业总收入812.9亿元,同比增长21.92%;净利润84.45亿元,同比增长10.74%。单看第三季度,创业板公司营业总收入和净利润同比增幅都有所收窄。这为创业板高成长性敲起了警钟甚至是丧钟。
正是由于创业板成长性不好,高估值失去了生存的土壤和基础,71倍的而创业板成为众矢之的,市场对其泡沫也一直争论不休,但是作为最知根知底的产业资本做出了非常有力的回答,让鼓吹创业板的人士大跌眼镜,按托宾Q理论,产业资本减持的直接原因就是股价偏离估值,偏离度越高,产业资本减持欲望越强,据媒体报道,今年以来整体变动方向为减持的769只股票中,中小板和创业板企业被高管减持最为凶猛。截止10月17日,769只被高管减持的股票中,沪市主板股票有75只,创业板股票有231只,中小板股票有383只,深市主板股票有80只,分别占比为9.75%、30.04%、49.8%、10.4%。创业板和中小板股票数量占比合计近80%。创业板存量公司不到400家,也就是说有60%的公司遭遇产业资本减持,实际上,有的公司股份还没有解禁,实际减持比例更高一点。产业资本公司高管大规模套现甚至不惜放弃多年拼搏取得的地位离职套现,只能说明一点,那就是创业板绝大多数公司价格远远偏离价值,泡沫已经严重存在。
或许有人士会指出,创业板中很多个股产业资本越减持股价越上涨,笔者也认同这种现象,但不可否的是其中猫腻很多,有对赌的成分在内,有相互勾结的成分在内,其实质都是为了高位减持。
创业板历经多次下跌反弹,炒作非常充分,热点被充分挖掘,市场热度大减,难以找到新的兴奋点,而且反弹高度始终未能逾越前期高点,说明创业板已经是强弩之末,何况涨幅巨大,市场兑现利润心态浓郁,产业资本大规模减持也让投资者心有余悸,对估值纷纷提出质疑,沪港通在即,热衷炒作的游资大佬可能转向港股市场,也会对创业板资金造成分流,如果资金是水,那么资金就会选择忘估值低廉的主板流淌,一旦资金出现逆转,买涨不买跌的中国股市将加剧创业板资金的分流,加大调增压力。但创业板资金介入程度很深,公募基金就持有近40%流通股,调整的过程会异常复杂,但不管过程如何曲折,都难以阻止整体趋弱的本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