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五---1)
从当前国际环境来看,总体上仍然有利于中国经济的发展。尽管近期西方发达经济体有走出此次金融次贷危机的迹象,美国联邦银行也放出消息,计划退出所谓的QE,美元表现出回升的势头,但是它们并没有完全恢复,仍处在一个小心翼翼的修补经济阶段,并试图给受到重创的经济找到更好的出路,就像对待一个大病初愈的巨人。在这个阶段,以美国为首的西方经济发达国家,主要精力还是在解决本国问题上,并无更多的闲暇顾及国际对手,除非像乌克兰危机,‘’伊斯兰国‘’危机这样迫在眉睫的突发事件,触及了它们的核心利益不得不作出反应外,基本上不会主动挑起争端。前文分析过即使这两个危机突然爆发,美国和北约各国反应迟缓,应对乏力,并显示出缺乏有效的强有力的手段来解决冲突的能力,即使采取了行动,也显得犹犹豫豫,再也看不到二战后朝鲜战争,越南战争时期,甚至海湾战争时期那种果断杀伐,诸侯争霸的现象和气势了。因此对阻止中国发展更显得力不从心。
中国提出和平崛起,复兴中华大业,这显然是一个比较理想化的指导思想。在践行过程中,必须做好两手准备,即和平的发展手段,和用来保卫和平发展的非和平手段。基于这种出发点来看,当下这个时期,仍然是中国经济发展的黄金时段,中国政府和中国民众对此应有更清楚的认识。政府除了制订美好远景计划,和采取务虚的激励性的宣传手段外,更重要的是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总结改革开放三十年来的经验教训,以科学的,严谨的态度,冷静的而非过热头脑,掌握和分析国内外政治军事经济大趋势,制订一套注重实效的国民经济发展规划,以应对复杂的国内外形势,扎实再扎实的夯实国家经济基础,为实现中华民族复兴奠定稳妥的长久的保障。
以作者的粗见,历史留给中国和平发展的时间,也可以说本次历史机遇不会太长了,如果一定要框定一个时间区间,作者认为,会是3至5年,最长不会超过8至10年。为什么,因为随着西方资本经济的恢复,中国在世界范围内的各种发展势头,必然会影响到它们深层的既得利益。如果世界各国都以和平的,公平的,符合国际准则的对待中国整体强势崛起,替代美国,建立全新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作者认为其可能性几乎为零,因为人类上世纪的历史,几乎全部可以归纳为,两种意识形态和两种社会制度的斗争史,并且延续至今,以一种上世纪后期被普遍认为已经失败的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来替代被认为已经胜利的绝对优势一方,是不可能通过和平发展实现的,尤其不可能被优势一方所接受,否则就意味着西方自以为是的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的彻底破产。不用拿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东欧的社会主义国家崩塌作例,仅仅从头至尾研究一下俄罗斯,放弃自己创造的经济社会模式,全盘西化的深刻教训,就会明白西方集团想要的中国是什么模式。作者仍然想强调前文曾经指出的观点,若不是突发事件打乱美国的全球部署,现在中国一定纠缠在东海或南海方向,或大或小的流血的军事冲突中,进而会出现世界有关评级机构,及时地给出中国经济安全的最低分,以扰乱中国的改革进程。
另一方面,此次短时间接连突发的事件,西方国家的表现,除了前段指出的美欧仍处于经济恢复期而应对迟缓之外,另一个有说服力的原因就是,它们在用这段时间评估东西两面战场的演变和得失。否则你很难解释为什么,日本首相居然主动要求会见中国领导人,也很难理解菲律宾在南海岛屿之争中有所收敛,千万不要自以为它们是被强大的中国国力所吓倒了。我也不认为中国近几年连续不断地曝光尖端武器,和大规模的陆海空军事演习,真的是演戏。作者坚持认为当世界针对美欧的事件趋于平息时,就是中国各方面利益面临新一轮挑战的开始,大规模的经济冲突和较量会全面铺开,并伴随着不断的周边小规模军事冲突,特别是中国的经济总体规模真正接近于美国的一半时,将有可能是极危险的政治经济军事冲突期,什么是“ 真正接近于美国的一半 ”?这里的意思是指美国高级政府决策机构内部推演评估的结论,绝不是所谓的世界银行,评级机构之类的估算推演之类的结论!归结为一句话,就是历史留给对方控制中国的时间也不多了,对方的出路同样是两条,要么随顺中国崛起,自己退出历史舞台,要么做最后努力,阻止或延缓中国的崛起。相信一个懦弱的,松散的,动乱的原料提供地和廉价的劳动力来源地,比一个强大的,先进的能替代美国的中国更能令西方所接受。
这里有一个令人感兴趣的问题是,为什么中国能够基本平稳发展三十年,而不被严重干扰?事实上这个问题正是本文要提出的,作者也有兴趣关注的问题,并建议有关学者做更深的学术研究,以供中国政府决策者借鉴。作者的主要观点是,这三十年的的确确是中国从十八世纪中叶工业革命以来,历史赐予中国的最佳发展时期,这个时期具备了如下几个条件,有些条件甚至极具巧合性,如1,苏联解体,即东西方两大对立集团消失,世界局势缓和;2.美国由于朝鲜战争,越南战争及后期的反恐战争引起国力衰退,3.而且美国越来越缺乏强有力的有战略眼光的领导人;4.中国恰到好处的宣布改革开放,放弃以斗争为主要内涵的国内外政策;5.中国适时的对外宣扬的和平发展方针,及实施有一定战略欺骗性的韬光养晦策略;6.中国成功的有效的大量利用了国际资本,和引进大量的先进技术;7.在这段时间的后期在国际资本准备反扑时,适时爆发的亚洲金融危机和世界次贷危机,和当前的突发事件,及时阻止了中国国际环境的进一步恶化。8.发展中国家的政治经济迅速崛起,独立自主的意识和能力大大加强,使得世界逐步向多极化发展,严重削弱了以美国独霸世界的西方主导的后冷战时期局面。等等,给了中国千年一遇的发展时机。这个问题当然可以进行更深入的研究。
在这有限的时间段内,中国采取什么样的经济战略性策略,将是决定中国未来,关乎能否实现复兴中华梦的关键所在。
〔 下一篇,作者愿意针对中国经济体在有限的最佳发展阶段内,应该怎么做,提出几点自己的看法,以期给有关专家学者提供点多样性的思考角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