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格里污染为何总要劳烦习近平的批示?
10月5日新京报记者李雪莹 左燕燕写了一篇呼吁内蒙古腾格里工业园区环境治污不要麻烦习近平批示的新闻报道。读后,一方面荡气回肠,一方面激愤幽幽。一个工业园区的环境治污为何非要惊动、劳烦日理万机国家国际大事的习近平总书记呢?
10月3日,习近平总书记对内蒙古阿拉善盟腾格里工业园区的环境污染问题作出重要批示。
随后十一国庆节中的内蒙古自治区党委、政府等班子成员紧急开会,连夜部署,迅速形成中央批示、党委牵头、政府主管、全员出动、齐心治污的局面。
新京报、人民日报等媒体对内蒙古腾格尔工业园区沙漠污染问题的曝光,也不是一天二天的事了,为何非要拖延到劳烦习近平总书记的批示才能迅速行动起来呢?这是一个很值得我们冷思考的问题。
9月6日《新京报》用两个版独家报道了内蒙古腾格里沙漠中存在着工业园区向沙漠腹地排放工业污水的问题。
紧接着新京报、北京晨报、人民日报、中国之声等多家媒体开始展开了密集监督腾格尔沙漠治污的万里长征。
从9月6日到9月7日、9月8日、9月12日、10月3日,这几家媒体的记者频频出镜、跟踪追究,用他们的钉子精神死死追问、追责、追究这一重大环境污染的治理现状及进展情况。
然而,这些媒体的跟踪监督又监督到了什么呢?
——那是无尽的推诿扯皮、轻描淡写、假话谎言。
“我敢拿人格担保,污水没有埋到沙子里面。我们怎么可能把污水埋到沙子里呢,这不可能是事实。”9月8日阿拉善盟腾格里经济技术开发区环保安监局局长马巴依尔如是说。
经核实,目前还没有发现“将污水排入沙漠”的情况。9月12日内蒙古阿拉善盟副盟长赵占军首先表示。
中国媒体监督说出去的话多是没人理睬、不起作用的屁话。困境是一方面欢迎、鼓励媒体监督,一方面不把媒体监督当回事。
据新京报记者李雪莹披露,早在2010年,就有媒体曝光位于宁夏中冶美利纸业股份有限公司,将大量造纸污水排向腾格里沙漠,历时两年多。此后4年间,多家媒体都先后报道了该工业园区污染问题。2014年,污染问题仍在持续。9月6日,《新京报》报道内蒙古腾格里沙漠中存在着工业园区向沙漠腹地排放工业污水的问题。
媒体多次曝光,污染依然持续,这只能说明中国媒体监督纯粹是个花架子,一个好看不中用的摆设。
回首腾格里沙漠污染的曝光之路,它呈现出的是舆论压力中官员的坚决否认与媒体的持续关注以及污染的依然持续。
是我们对环境污染的监管缺位吗?绝对不是。看我们媒体的跟踪监督、持续关注,多么地一根筋,多么地死心眼。
是我们的官员缺乏责任担当吗?也绝对不是。看他们担保环境无污的胸脯拍得多么响,豪言说得多么壮。
监管又不缺位,官员又敢担当,那么环境污染又怎还会依旧持续呢?这里缺的到底是什么?一言以蔽之,是人民监督的权威,是媒体监督的权威。没有权威的监督,谁又会当回事呢!监督出来的话又岂能不被当做屁话!
说到底,还是谁有权谁才有威,谁能拿捏他们的乌纱帽他们才听谁的话。人民监督的话,媒体监督的话,为何总被官员们当作耳旁风、屁话,说到底还是手中无权,无法左右他们的官位,就像习近平总书记所说的那样,人民是形式上有权,内容上无权。正因为处于这种尴尬的境遇,所以才没有人愿意听的屁话,愿意给人民的面子。
不管怎么说,还是他们上面的领导有面子,说出来的话管用。正如一些网友所评论的那样:“违法,总是要违到领导重视起来了才被禁止”?“上面不说话,下面就装聋作哑,当初那个拿人格担保的环保局长,现在在干啥?”
解决问题,还得靠大领导批示。
在多家媒体监督腾格尔沙漠污染屡屡无果、屡屡无奈之际,忽然传来党中央对腾格里工业园区的环境污染问题作出重要批示的消息。这一重要批示犹若悬挂在不作为、慢作为腾格尔沙漠治污官员头上的一把达摩斯利剑,让他们万分惊惧、彻夜警觉、全员忙绿。有报道称,在中央做出重要批示后,“国庆假期,内蒙古环保部门却比工作日还忙。”10月1日,内蒙古环保厅紧急召开党组会议。10月2日,自治区环保厅紧急约谈各盟市环保局长。10月3日,自治区环保厅召开盟市环保局长座谈会……
对于内蒙古环保官员的这种急人民之所急的勤政行为,10月4日的人民日报客户端不由得感叹道,“领导一批示,下面就重视。这样的例子时常见诸报端。为什么长期没有得到及时治理和惩处,中央领导一批示,就立刻雷厉风行起来?”
基于此,新京报的记者李雪莹抱怨道:“习大大这么忙,你们总为自己分内的事麻烦他,好意思吗?”
中国的国家现代化治理何时才能跳出这种“领导批示才重视”的怪圈”,这可能是最值得中共十八届四中全会的“依法治国”潜心研究的一个最紧迫、划时代的大课题。通过依法治国,走出“领导批示才重视”的怪圈,须从解决人民“形式上有权,内容上无权”这个逻辑起点上进行顶层设计、通盘谋划。重要的是放权于民,让人民有权力监督,有能力监督,有胆量监督。一切权力属于人民,决不能永远停留在空泛的口头上,空洞的条文上,要通过人民三位一体的选举、撤换、罢免,把官员的命运交到人民手里,形成党和人民共同掌握官员命运的一种权力运行、监管新格局。如果还是继续人民“形式上有权,内容上无权”的旧体制、老格局,那么我们国家的现代化治理就依旧走不出大大小小的烦心事总要劳烦大领导批示的怪圈、迷局。
2014年10月6日初稿于论道书斋 胡显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