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周旋于中国故事之时,偶然望见天际一缕青云吐纳苍碧,忽而发觉以时空观来研究中国文化特点一定会很有意思。
中西的比较学喧嚣一时,却不见有什么特别的成果。或许没有显著成效正是一种特别的成效,一切都已化为行动。而中西的比较,一般来说就是中国和美国的比较,因为美国是西方的超级大国,美国的科学文化也是西方文明的最终结晶。
其实只要能很巧妙而有说服力地说明中国的事情,则不用比较学一样能引来对比之风。想想《菊与刀》虽然分析的是日本人的性格,却依然不失为世界人类学的杰作。我想我的这部书也应如此。至于用时空观研究美国文化,还是该由美国人或熟悉美国的人来完成吧。
爱因斯坦的狭义相对论对时间做了有趣的论述,即不同惯性系中的时钟快慢不一。速度越快的惯性系,其时间就越慢。如果把不同文化比作不同的惯性系,那么它们所观察到的时间(或空间)是不是也不一样呢?
爱氏广义相对论又对空间做了大胆的想象和精细的预测,空间在大质量星体周围是弯曲的,或者说空间的弯曲度跟星球质量成正比。如果不同的民族对地理空间的看法也不尽相同,是否也可以称之为“文化的曲度” 呢。
这些看似很好玩儿的论断其实很正经,姑且称之为“文化相对论”。而要想说清楚文化相对论,就要对中国文化做一番周全而彻底的考察。
按照人择原理,宇宙正是按照人所认识的那个样子呈现出来的,而人所认知不到的宇宙是无法呈现的。同样,中国文化正是按照中国人的认知模式呈现的。那么,中国人的认知模式是怎样的呢?
文化相对论
评论
6 vi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