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民国的对现代国家体制形成的十二个突出作用
郭向阳
1、推翻了帝制,并从思想观念上彻底的打破了人们对皇帝的无限崇拜。辛亥革命的最大错误就是对帝制的清算不够彻底,但即便如此,辛亥革命最大的功绩依然是打破了几千年以来人们对皇帝的无限崇拜,将现代社会人与人平等的观念引进了中国,从思想观念上改变了人们思想,为现代国家的建立打下了良好的思想基础。
2、确立了党政军权力分属的现代国家体制,不管后来运行的如何,民国的确确立了较封建社会具有很大进步的党政军权力分属的现代国家体制。孙中山先生、蒋介石先生,不管有多少不是,但是他们二人在确立现代国家体制是有突出贡献的。经由他们中国的现代国家体质得到了进一步的巩固和完善,给后来的国家现代体制的建立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3、用三民主义五权宪法代替皇帝的独裁统治,大力推进中国的现代化国家体制的建立进程,为国家的现代化提供了强有力的思想法律武器。
4、用总统制进一步将中国的国家现代换体制进行强化,极大程度的推进中国的民主进程。
5、建立行政院机制,促进了中国向现代化国家体制转变。
6、设立考试院,改变了吏治形态,促进了民主选拔官吏,加大了国家现代化的程度。
7、建立国防部、军事委员会等现代国家军事体制,为现代化国家体制的确立和完备,提供良好的范例。
8、用统一政令军令的方式,对国家军队政治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加大了国家的现代化民主化程度,让封建主义在中国复辟的可能性进一步降低,在客观上巩固了国家民主化现代化建设的成就。
9、领导国家与民族取得了抗日战争的巨大胜利,进一步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为国家的繁荣富强,民主与进步,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10、重视教育,尊重人才,用现代化的教育体系,为国家的民主与进步培养了众多的杰出人才,尤其是一大批法律人才脱颖而出,有效地保障了国家的民主与进步之路,不至于中断。
11、从法律上制度上不断强化国家体系的现代化民主化,用选举制民主化的推动国家的进步,是中国走上民主化的快车道,给后来政权的民主化,打下良好的思想基础。
12、在民国时期始终尊重人权,不搞大运动,不搞大迫害,允许百姓游行示威,允许各种报刊媒体自由表达对政府的看法,对新闻近民主化管理,这些更是为国家的民主化现代化打下良好的舆论基础。